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PCR组建巨细胞病毒抗原决定簇基因的表达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目前临床诊断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但由于缺少高效价、高纯度和高特异性的抗原,使各种血清学方法在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不能令人满意。文献报道,通过分子生物学得到的或化学合成的单一病毒蛋白或部分成份可作为血清学诊断的良好抗原。本文报道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了巨细胞病毒主要磷蛋白pPUL32的一个强抗原决定簇基因,并同时在扩增产物的两端引入了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序列,经与表达载体连接后转入相应的细菌中,得到了能够表达此抗原决定簇的克隆,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在免疫转印检测中与人巨细胞病毒阳性血清有强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32.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手段。 方法  对 14 2名经尿CMV DNA及血清CMV IgM抗体测定确认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用FQ PCR法反复多次检测尿中CMV DNA ,利用ELISA法检测血中CMV IgM抗体诊断CMV感染。 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以肝脏损害最多见 ,以神经系统缺陷为最严重 ,还可累及周身各脏器 ;FQ PCR法及ELISA法诊断CMV感染方便、敏感、有效  相似文献   
33.
阮强  Ripal.  A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29(5):361-363
目的:确定人巨细胞病毒PPUL44蛋白单克隆抗体CH13在PPUL44上的抗原决定簇位置,探讨随机多肽文库在研究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方面的应用。方法:用CH13在一个随机分肽文库中筛选出能与CH13结合的克隆,测定上述克隆随机我肽的DNA序列,用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同源序列与PPUL44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比较。结果:能与CH13结合的随机多肽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随机多肽同源序列NEL  相似文献   
34.
弓形虫(Toxoplasma)是一种机会性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人类弓形虫感染分先天性感染和获得性感染两种。孕妇感染后有30%~46%的机会从母亲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先天感染,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性弓形虫病[1-2]。本研究采用LIAISON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定量检测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孕妇血清取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共1764例,其中≤25岁476例,26~30岁共745例,>30岁共543例,年…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水平对婴儿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Q-PCR检测348例临床疑似HCMV感染婴儿尿液中HCMVDNA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婴儿血清HCMV-IgM抗体。在尿液HCMVDNA检测阳性患儿中比较血清HCMV-IgM抗体检测阳性与阴性患儿尿液中HCMVDNA拷贝数差异。结果FQ-PCR检测尿液HCMVDNA的阳性率为41.74%,CLIA检测婴儿血清HCMV-IgM抗体的阳性率为19.83%。2种方法对HCMV感染诊断的符合率为76.7%。前者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χ^2=69.44P〈0.01)。在尿液HCMVDNA检测阳性患儿中,IgM抗体阳性组尿液HCM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FQ-PCR检测尿液HCMVDNA是早期诊断婴儿HCMV感染的敏感有效的方法。HCMV感染婴儿尿液中高HCMVDNA拷贝数与活动性HCMV感染密切相关;FQ-PCR方法检测尿液HCMVDNA水平对于判断是否为HCMV活动性感染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6.
928例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产前诊断指征在胎儿染色体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940例妊娠中期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羊水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940例孕妇羊水培养成功928例,成功率98.72%。发现异常核型26例,占2.80%。其中,各类三体11例占42.31%,为最主要的异常核型。高龄(≥35岁)孕妇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出率为1.94%(6/310),明显高于非高龄孕妇胎儿0.65%(4/618)的检出率(P=0.037)。另外,35岁以下唐氏筛查高风险者胎儿确诊阳性率为0.69%(3/432),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水平。结论合理应用产前诊断指征可以明显提高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效力。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48序列在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方法 对38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Q-PCR)检测HCMV-DNA为阳性的临床低传代分离株的细胞培养上清液进行HCMV UL148全序列PCR扩增,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 38株临床低传代分离株有17株PCR扩增阳性,与HCMV Toledo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17株临床分离株ULl48开放阅读框架(ORF)长度均与Toledo株相同。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变异率为0.3%~2.3%。所有分离株均有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的新增或缺失。与Toledo株相比17株临床分离株UL148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结果均为第15~18位之间由α-螺旋变为β-折叠。结论 17株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UL148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8.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中人类巨细胞病毒基因的含量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目的探讨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中HCMV-DNA含量对于临床症状性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FQ-PCR方法与定性PCR方法的敏感性.方法应用双标探针水解的FQ-PCR方法检测89例临床怀疑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病例组)尿液中的HCMV-DNA拷贝数,并以82例同年龄组健康婴儿做对照,比较两组阳性标本中HCMV-DNA含量.同时,在两组中随机选取94例(其中疑诊为HCMV感染的56例,健康儿38例),用FQ-PCR方法与普通定性PCR方法共同检测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阳性52例,称为症状性感染组,对照组阳性30例,称为无症状性感染组.症状性感染组52例,尿液HCMV-DNA拷贝数对数值(log10X)在3.81-9.93,平均为5.30;无症状性感染组30例,尿液中HCMV-DNA拷贝数对数值在2.70-4.60,平均为3.46,两组均值差异有显著性(T=8.09,P<0.01),拷贝数大于105拷贝/mL高度预示症状性HCMV感染.FQ-PCR方法阳性率为60.64%(57/94),定性PCR方法阳性率32.98%(31/94),两方法一致率70.21%(χ2=25.30>6.63,P<0.01),FQ-PCR方法优于定性PCR方法(χ2=23.32>6.63,P<0.01).结论婴儿尿液中HCMV-DNA拷贝数与临床症状性HCMV感染密切相关,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中HCMV-DNA量可以作为临床诊断HCMV症状性感染的一种快速、有效的实验室方法.  相似文献   
39.
黄疸婴儿人巨细胞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疸婴儿HCMV感染的诊断.方法:FQ-PCR检测248例黄疸婴儿和50例对照组患儿尿液中HCMV DNA,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黄疸婴儿血清HCMV IgM抗体, 在尿液HCMV DNA阳性黄疸婴儿中, 比较血清HCMV IgM抗体阳性与阴性组HCMV DNA拷贝数的差异.结果: 黄疸婴儿尿液HCMV DNA的阳性率为41.5%, 对照组患儿阳性率为2.0%, 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 CLIA检测黄疸婴儿血清HCMV IgM抗体的阳性率为19.8%. 在尿液HCMV DNA检测阳性的黄疸患婴儿中, IgM抗体阳性组的尿液HCMV 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组(t = 5.51, P<0.01).结论:FQ-PCR检测尿液HCMV DNA是早期诊断婴儿HCMV感染的敏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47基因在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5株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DNA为阳性的临床株的尿液上清液进行HCMVUL147全序列PCR扩增,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25株临床株扩增阳性产物进行HCMVUL147全序列PCR扩增,结果有19株PCR扩增阳性;与HCMVToled株进行序列比较分析,所有UL147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em,ORF)长度在477-480bp,序列呈现较高多态性,UL147基因变异率为2.7%-10.9%;氨基酸变异集中在30-40氨基酸位点,变异率为4.3%-8.75%;所有研究标本中没有序列与Toledo完全一致.序列差异多位于序列的5’端,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和无症状患儿之间的UL147基因DNA序列是一致的.NCBIPROS数据库预测UL147编码蛋白功能区显示几乎所有的UL147序列中都存在1个CKP和1个PKC位点.结论: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临床株中的HCMVUL147基因序列呈现高度多态性.UL147基因多态性与其对肝脏损害的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