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SHC)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病理证实为S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C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或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癌及肉瘤双重特征,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患者中4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1例单纯癌肿破裂修补;病理镜下见肿瘤明确的癌和肉瘤样双相成分,肉瘤样变区癌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样标志物CK阳性7例、EMA阳性5例、MSA阳性1例、CK7阳性2例、HepPar-1阳性3例,间叶组织标志物Vimentin阳性6例、DES阳性1例。随访期内2例无瘤存活,2例复发、带瘤存活,3例死亡。结论:SH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的化生变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细胞病理特征复杂多样,分化较差,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胰腺间变性癌(ANPCs)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对ANPCs的认识.方法 报告我院收治的2例ANPCs患者临床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患者1,男,55岁,肿瘤位于胰体尾部,侵犯脾脏、横结肠横部近脾曲、胃后壁至贲门和左肾上腺;行“胰体尾巨大肿瘤、脾脏、部分横结肠、全胃切除术,横结肠端端吻合术,食道空肠Braun吻合术”;术后17d死于并发症.患者2,男,79岁,肿瘤位于胰头,肿块堵塞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增粗,未见肿瘤侵犯,肝十二指肠韧带见肿大淋巴结;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Child消化道重建术”;术后99 d死于肿瘤复发.2例患者术前根据临床表现均无法明确诊断,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结论 ANPCs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主要依据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肿瘤发现时多属晚期,手术风险大,术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应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原发性胆囊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胆囊癌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探讨提高胆囊癌疗效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并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共有89例获得随访,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1.29个月,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1%、38.2%、19.6%.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术前血总胆红素、手术切除类型、有无神经浸润、病灶浸润深度是影响胆囊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早期发现胆囊癌,并进行根治性切除是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paroscopic-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L-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9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行L-TME患者的临床资料。49例中L-TME联合低位前切除术(L-TME+LAR)27例,L-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术(L-TME+ISR)14例,L-TME联合腹会阴切除术(L-TME+APR)8例。结果:全部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1例,皮下气肿1例,无严重出血并发症。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直肠阴道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L-TME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其优越性。掌握正确手术技巧、沿正确解剖间隙进行分离是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手术用于肝外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我院腹腔镜外科近年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total laparoscopic liver resection,TLLR)治疗肝脏肿瘤13例,效果较好.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2005年6月至2010年5月我科共采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肿瘤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9~77岁,平均52岁.术后病理证实肝海绵状血管瘤6例,原发性肝癌4例,肝转移性鳞癌(肺)、肝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各1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Intersphincter Resection,ISR)逐渐代替了传统的Miles术,它具有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成为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一种手术方式.但它同时也存在着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大便失禁等.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院对18例超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行腹腔镜TME联合ISR保肛术,效果满意,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对比同一术者、同时期内完全腹腔镜(32例)和开腹(36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等指标.总结手术方法和技巧.结果 所有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术均获成功实施,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当,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少于开腹手术.结论 强调规则性切除、掌握正确手术技巧,能使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左侧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行;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区域性控制左半肝入肝血流情况下,运用多种器械对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255min(平均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0mL(平均225mL),术后第1天自行下地活动,术后1~2d拔除胃肠减压管、进食,术后1周左右(平均7.1d)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同时具有微创的优势,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女,57岁.反复右上腹部疼痛30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有"胆石症"病史.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扪及,剑突下轻压痛.血清CEA0.8 μg/L,CA19-9 54 U/ml,AFP 1.0μg/L,HBsAg阴性,HBsAb阳性,抗HCV阴性,梅毒特异性抗体(TPHA)>1:160阳性.B超:左肝内胆管结石,左肝外叶上段肝内胆管明显扩张,直径约17 mm,内见一个30 mm×17 mm大小的团块样偏强回声,内部回声不均匀,性质待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