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索手机短信管理模式对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成功率的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安徽省6个县(区),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现并登记的符合条件的肺结核患者35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160例)与对照组(190例)。干预组采用手机短信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管理,定期进行结核病相关核心知识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督导模式进行管理。结果干预组接受医务人员访视频次(t=3.93,P=0.000);访视率(χ~2=7.55,P=0.006);接受宣传率(χ~2=22.60,P=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治疗完成率、继续服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52、13.86,P=0.002、0.000)。治疗中断率、漏服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28.54,P=0.001、0.000)。干预组患者2月末查痰率、6月末查痰率及6月末X线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17.61、10.65,P=0.002、0.000、0.001)。结论手机短信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完成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选择安徽某“职业”供血员中,1992~1996年间抗-HCV(+)和/或HCVRNA(+)共118例调查对象。追访了他们HCV感染及其后演变的有关重要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信息,同时调查HCV感染者的现况和实验检测指标,描述了供血员人群HCV感染后慢性化率变化趋势。结果HCV感染6mon后慢性化率为55.93%,1年至4年慢性化率依次为50%,48.54%,46.47%和46.43%。表明HCV感染后慢性化率一直持续高水平,下降缓慢,尤其2年后基本稳定在46%~48%之间,远高于乙型肝炎5%~10%的慢性化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安徽省实施“项目”3年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根据2002~2004年各实施“项目”县(区)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及年报表,分析项目实施效果。结果项目实施3年,人口覆盖率由2002年的24.14%提高到2004年的79.82%。活动性病人登记率、新发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由2002年的41.61/10万、7.32/10万提高到2004年的63.88/10万、19.51/10万。新发涂阳病例中15~54岁年龄段占62.05%。治愈率由2002年的68.99%提高到2004年的78.82%。结论实施“项目”3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为加速安徽省结核病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分析安徽省实施“项目”3年结核病控制效果。方法根据2002~2004年各实施“项目”县(区)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及年报表,分析项目实施效果。结果项目实施3年,人口覆盖率由2002年的24.14%提高到2004年的79.82%。活动性病人登记率、新发涂阳病人登记率分别由2002年的41.61/10万、7.32/10万提高到2004年的63.88/10万、19.51/10万。新发涂阳病例中15~54岁年龄段占62.05%。治愈率由2002年的68.99%提高到2004年的78.82%。结论实施“项目”3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为加速安徽省结核病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安徽省新发涂阳患者现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安徽省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现况特征。方法选取我省50个县,收集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一般情况,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Epi.inf0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6407份新发涂阳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患者随年龄增加患者数有所上升,女性在15~44岁有就诊高峰;78.6%的患者在农村;至结核病控制门诊的患者以就诊和转诊为主要途经;山区患者延误时间较长。结论农村是我省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青壮年是结核病控制和宣传工作的重点人群,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是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26.
肺结核病发病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安徽省2000年全国流调人群中发现的肺结核病人为病例组,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因素分析,计算OR值.结果在因素分析中,以肺结核病例接触史、卡痕及宣教等因素OR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46、2.62和1.88.病例组年支出高于对照组.结论肺结核病例接触史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成功接种卡介苗对肺结核发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接受结防宣教对肺结核发病有一定的影响,肺结核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安徽省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延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统一的调查表,收集2003年10月至2005年9月安徽省结核病控制县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的一般情况,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地区以及确诊单位等。结论针对病人延迟和医生延迟两方面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迟。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控制现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怀远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哮喘控制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所有医疗机构均未设哮喘专科门诊,无哮喘专科医生,哮喘诊治新知识极度贫乏,基本不了解<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和现代哮喘管理方案.诊断的主要仪器设备为X光机和听诊器,无肺功能仪和峰流速仪等肺功能检测与评估设备,漏诊和误诊较为普遍.仅使用口服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医疗机构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患者的治疗仅是临时缓解症状,未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结论:农村地区哮喘防治水平极为低下,必须加大农村地区哮喘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某省级结核病专科医院抗结核药特别是二线抗结核药的临床使用情况及趋势,为抗结核药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的方法,对2009-2012年该院抗结核药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一线抗结核药在抗结核治疗中仍占主要地位,二线抗结核药的用量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其比例仍小于一线抗结核药。结论:该院抗结核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同时也反映了临床实际和结核病化疗的趋势。但对二线抗结核药物在结核病治疗中的应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30.
目的:针对吸烟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戒烟劝导,了解吸烟的肺结核患者对戒烟的态度、信心,评价戒烟干预效果。方法对前来就诊的肺结核患者中吸烟者应用5 A和5 R策略进行戒烟劝导,记录戒烟信心、动机分值,收集5次随访信息建立Epida-ta数据库,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项目门诊医师劝导戒烟的效果。结果登记肺结核患者491例,其中有302例吸烟患者,可随访到的患者第2个月、第5个月、第6个月以及12个月后的戒烟率分别为32.1%、30.6%、27.9%和18.0%;第5个月、第6个月、12个月的连续3个月戒烟成功率分别为4.1%、5.0%和3.7%,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Friedman法对5次戒烟动机和信心进行比较,5次动机得分都各不相等,动机分值呈下降趋势,信心分值呈下降趋势。结论在肺结核患者接受督导治疗的同时,给予戒烟宣传、劝导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