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患者24岁,孕1产0,妊娠19w,胎死宫内.因自觉胎动消失,1d后B超提示宫内死胎,于2004年8月6日入院.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停经40d出现早孕反应,彩超示宫内早孕,双角子宫.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医E百数据库检索UC相关方剂,选择UC治疗的常用从"肝"论治代表药物。利用DisGeNET数据库进行UC的疾病靶标预测;利用中药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工具(BATMAN-TCM)对药物进行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标分子对接印证,建立"药效成分-靶标蛋白"对应关系;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模型;利用韦恩图(Venny2.1)进一步分析代表药物干预UC的靶点异同。结果根据数据库检索,经用药频次统计后,以柴胡、白芍为UC从"肝"论治的代表药物,共筛选出活性成分48个,共涉及UC相关的29个靶点,通过分析,其中柴胡治疗UC的靶标为100%,柴胡与白芍共有靶标占24.1%,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某些协同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柴胡与白芍两味代表中药成分靶标的生物学分析,初步得出从"肝"论治在UC治疗中的多靶点治疗网络效应,挖掘了UC从"肝"论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验证丹参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抑制人大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进一步通过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阐述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肠癌细胞HCF-116,分成HCT-116组、HCT-116+H2O2组、HCT-116+SalB组、HCT-116+SalB+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分组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ROS含量、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SalB对HCT-116细胞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1);SalB、H2O2促进HCT-116细胞内ROS生成(P<0.01),ROS清除剂NAC预处理可清除由SalB产生的ROS(P<0.01);SalB抑制HCT-116细胞增殖(P<0.01)并促进其凋亡(P<0.01),该作用可被NAC部分逆转(P<0.05);SalB引起HCT-116细胞G0/G1周期阻滞(P<0.01),NAC预处理完全逆转SalB导致的周期阻滞(P<0.05)。结论 SalB可通过增加HCT-116细胞内ROS水平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162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81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住院时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愈合更快,肛周疤痕小,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浆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对冠状动脉损伤(CAL)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4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科收治KD患儿125例为KD组,根据是否合并CAL再分为CAL亚组53例及NCAL亚组72例,另选择同期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儿童125例作为健康对照(HC)组及因消化道感染发热患儿125例作为发热对照(FC)组。收集各组临床资料,检测所有受试儿童血浆YKL-40、CRP、IL-6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浆YKL-40、CRP、IL-6诊断KD患儿发生CAL的价值。结果 血浆YKL-40、CRP、IL-6水平比较,KD组>FC组>HC组(F/P=296.352/<0.001、35.162/<0.001、20.266/<0.001)。CAL亚组血浆YKL-40、CRP、IL-6水平高于NCAL亚组(t/P=7.434/<0.001、7.967/<0.00...  相似文献   
57.
闵丽 《中外健康文摘》2012,(38):330-331
护士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离不开要同病人说话,只要说了话,这种语言刺激就会作用于病人,不起治疗作用,便起致病作用.因此,护士要学习掌握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1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复杂性肛瘘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治愈时间、复发率、肛门功能等。结果: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治疗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N(P〈0.01),治疗组在术后、痊愈时、6月随访时的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可明显缩短治愈时间,较好的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以马应龙痔疮栓为对照,观察痔点挑治加拔罐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本文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治疗组用痔点挑治加拔罐治疗;对照组予马应龙痔疮栓纳肛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结束1年后随访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7%。经统计两组近期及远期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痔点挑治加拔罐治疗内痔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60.
血液透析是治疗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但由于小儿学液透析的并发症多,建立血管通路难度大,而且对透析技术和设备有一定要求,使血液透析治疗受到很大限制.自1999年我院对9例肾功能衰竭患儿予以血液透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