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44篇 |
免费 | 404篇 |
国内免费 | 26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篇 |
儿科学 | 44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369篇 |
口腔科学 | 282篇 |
临床医学 | 1110篇 |
内科学 | 515篇 |
皮肤病学 | 38篇 |
神经病学 | 147篇 |
特种医学 | 205篇 |
外科学 | 369篇 |
综合类 | 1996篇 |
预防医学 | 872篇 |
眼科学 | 96篇 |
药学 | 829篇 |
21篇 | |
中国医学 | 926篇 |
肿瘤学 | 1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57篇 |
2022年 | 263篇 |
2021年 | 330篇 |
2020年 | 208篇 |
2019年 | 236篇 |
2018年 | 225篇 |
2017年 | 145篇 |
2016年 | 175篇 |
2015年 | 165篇 |
2014年 | 399篇 |
2013年 | 355篇 |
2012年 | 450篇 |
2011年 | 475篇 |
2010年 | 448篇 |
2009年 | 406篇 |
2008年 | 415篇 |
2007年 | 424篇 |
2006年 | 329篇 |
2005年 | 333篇 |
2004年 | 290篇 |
2003年 | 207篇 |
2002年 | 226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205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92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SUI的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并根据漏尿点压测定(ALPP)对29例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UI)进行分型,对其中21例患者行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TVT-O)术,并对TVT-O术后10例治愈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38例SUI患者经尿动力学分析,诊断GSUI29例,对其中ALPP分型为Ⅱ型、Ⅱ/Ⅲ型及Ⅲ型的21例患者行TVT-O术,18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对术后10例治愈者进行尿动力学测定,结果最大尿道关闭压(MUC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尿失禁的病因鉴别诊断上有重要意义。ALPP对GSUI的诊断、分型、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参考价值。TVT-O术具有简单、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优点,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最大尿道闭合压有关。 相似文献
103.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并探讨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初次手术方案、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及相应的再次手术方案。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椎间盘突出。②腰椎不稳。③椎管狭窄。④椎管内瘢痕形成。⑤漏诊和(或)误诊。39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腰椎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3例,良8例,可5例,差1例。颈椎手术1例术后JOA评分17分,疗效为优;胸椎手术1例,参考脊柱手术后Beau jon-Lassale功能评分标准评分:20分,疗效为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术后,腰腿痛复发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原因大部分为医源性。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病因对患者制定个性化再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4.
微小颗粒骨移植骨细胞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微小颗粒骨在移植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的骨细胞存活情况和生物活性. 方法 建立大鼠桡骨骨缺损模型,近交系DA大鼠88只,其中雄性大鼠28只,作为供体;雌性大鼠60只,作为受体.将受体随机分为块状骨组(n=56)、微小颗粒骨组(n=56)和空白对照组(n=4),取雄性大鼠髂骨为供体骨,分别制成直径为2mm的骨块和直径为300~500 μm的微小颗粒骨,植入骨缺损,于术后1 d、4 d、1周、2周、4周、6周、10周取材,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受体内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ry)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磷酸酶(ALP)和I型胶原的表达情况. 结果 块状骨组在移植早期Srv的表达逐渐减少,至1周消失,4周后再次出现,并且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多;微小颗粒骨组各时间段均有Sry的表达,在同一时间点,微小颗粒骨组Sry的阳性细胞数多于块状骨组(P<0.05),两种骨移植物中参与修复骨缺损的细胞类型不同.微小颗粒骨内和周围组织中BMP-2、TGF-β1、ALP和Ⅰ型胶原的阳性细胞数在术后2周内多于块状骨组(P<0.05). 结论 微小颗粒骨与块状骨修复骨缺损时均有供体骨细胞参与,但微小颗粒骨内有更多的骨细胞存活.微小颗粒骨内存活的骨细胞具有生物学活性,合成并分泌骨生长因子和骨基质蛋白,可以加速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分析HIV感染者血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HIV感染者血β2MG、蛋白电泳、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肌酐,分析血β2MG与蛋白电泳、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HIV感染者血β2MG升高者占86.5%(64/74),其中无症状期、AIDS期患者中血β2MG升高者分别占90.9%(20/22)、84.6%(44/52).AIDS期患者血β2MG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期感染者(P<0.01),且CD4<200/ml的HIV感染者血β2MG明显高于CD4>200/ml的感染者(P<0.05);78.8%(67/85)HIV感染者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升高,其中无症状期和AIDS期感染者分别为75%(27/36)和81.6%(40/49).未观察到无症状期和AIDS期感染者γ球蛋白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无症状期感染者血清白蛋白百分比明显高于AIDS期感染者(P<0.05).HIV感染者血β2MG与血清γ球蛋白百分比呈正相关:r=0.455(P<0.01),而与血清白蛋白百分比呈负相关:r=-0.586(P<0.01).HIV感染者血β2MG与CD4计数呈负相关:r=-0.279(P<0.05),也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399(P<0.01).对血β2MG>3.0 mg/L的HIV感染者,其血β2MG与CD4计数、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434、r=-0.427 (P<0.01).几乎所有的HIV感染者肾功能指标都正常.结论 绝大多数HIV感染者血β2MG升高,且随着疾病进展而升高,可能与免疫系统被激活和淋巴细胞被破坏有关.HIV感染者血β2MG升高是因机体产生了更多的β2MG,而非因HIV感染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滤过功能受损所引起.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介绍棘突悬吊式颈椎管扩大成形肿瘤摘除术,评价其在治疗颈椎管内肿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03年7月~2006年6月,治疗26例颈椎管内肿瘤,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25~57岁,病程3~24个月。四肢肌力~级,四肢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2例出现髌阵挛及踝阵挛。术前MRI检查示肿瘤大小1.5cm×0.8cm~2.8cm×2.0cm,位于C3-6节段,其中C3、4节段8例,C4、5节段9例,C5、6节段9例。术前摄颈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患者颈椎平均活动范围,前屈30~45°,平均39.3°;后伸32~45°,平均40.5°;左侧屈20~45°,平均25°;右侧屈30~45°,平均36.6°。术后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摄动力位X线片,测量颈椎活动范围,其中15例患者复查MRI及CT。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感觉、肌力、肌张力、反射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生活全部自理。术后10例出现颈部酸痛,功能锻炼后逐渐缓解。术后7周复查MRI及CT可见棘突与椎板间骨性愈合,未出现“关门”现象,后柱结构基本恢复。术后复查动力位X线片示无颈椎不稳、椎管狭窄,颈椎活动范围:前屈28~43°,平均37.9°;后伸32~44°,平均41°;左侧屈25~45°,平均23°;右侧屈35~45°,平均36.2°。结论棘突悬吊式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既可充分显露肿瘤,又可在悬吊固定后最大程度保留后柱结构,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肿胀麻醉脂肪抽吸术28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肿胀麻醉抽吸术治疗局限性肥胖的安全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术前设计选择隐蔽切口,采用肿胀技术,负压为0.06kPa,选择直径2.8-4.0mm的钝头侧孔吸脂针,沿术前设计抽吸范围分层、隧道内、放射状抽吸脂肪。结果本组284例患者,术后157例随访3-20个月,术区平整对称,切口瘢痕隐蔽细小,效果满意。结论该方法麻醉效果彻底且作用时间较长,出血少,组织损伤小。正确的脂肪抽吸方法和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优化生长因子微包囊制作方法,观察其释放规律和复合微小颗粒骨异位成骨的效果。方法正交设计优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微包囊制作工艺,于2、4、8、12、24、36、48、60、72、84、96、120、144、168、192、216、240和264h计算微包囊的累计释放量。实验取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6),每只大鼠于双侧股部作1cm切口,制备臀大肌肌袋模型。A组双侧植入胶原,B组双侧植入胶原和颗粒骨,C组双侧植入胶原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rhBMP-2)/PLGA缓释微包囊;D组双侧植入胶原、颗粒骨与rhBMP-2/PLGA缓释微包囊。于术后3、4和5周取样(n=2)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优化变量对微包囊粒径及其包封率均有影响,包囊表面光滑,成球较好。体外能够在11d内缓慢释放。术后3周大体观察,A组未触及移植物,B、C、D组可触及,微包囊呈白色颗粒包裹于组织中。组织学观察:术后3周,A组胶原已经完全吸收,其余3组可见残余胶原;术后4周,A组胶原已不易见到,B组可见微小颗粒骨继续吸收,体积变小;C组包囊体积缩小,囊间成骨性细胞增多;D组微小颗粒骨和微包囊继续吸收,成骨性细胞和软骨性细胞团增多;术后5周,B、C、D组均可见植入物体积减小,包囊被吸收破碎,但颗粒骨和包囊周围的软骨性细胞、成骨性细胞更加密集。结论优化PLGA微包囊制备工艺,使其在体外能够长时间缓释。自体微小颗粒骨可在臀大肌肌袋内异位诱导生成大量成骨性细胞,PLGA微包囊可以与其有机复合,并在减少生长因子用量的同时协同微小颗粒骨成骨。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