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常规行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时一般不用镇痛剂或麻醉剂,受术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人工流产综合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希望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术。我院于2004年1月-2004年10月将安桃乐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小婴儿经胸微创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SD)患儿79例,拟行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治疗。术前行TEE检查,明确室间隔缺损的位置、类型、大小及边缘情况。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TEE引导封堵器释放,评价即刻效果。术后1周内复查超声心动图。结果6例患者术前TEE剔除,69例患者封堵成功,4例封堵失败,转体外循环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TEE显示,64例无残余分流,5例有微量残余分流。术后1周内超声随访,均见封堵器位置良好,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结论TEE对选择适合行封堵的VSD患者、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引导封堵器的释放及疗效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厌氧菌的感染遍及临床各科,为及时的把厌氧菌分离出来,正确的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依据,除合格标本的采集、运送和适于厌氧菌生长的培养基外,最重要的条件是要有合格的厌氧培养环境。原有的厌氧培养装置〔1、2〕,如抽气换气装置、GasPak法、焦性母...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同视机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8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前、术后和训练后540 d的融合功能和斜视度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7.50%,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组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眼位回退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P<0.05).结论: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能提高融合功能恢复,增大融合范围并减少眼球回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金荞麦片(金荞麦)质量标准。方法:TLC法鉴别制剂中金荞麦,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表儿茶素、原矢车菊素B2含量,采用SymmetryC18色谱柱(5μm,3.9mmid×15mm),水(用磷酸调pH值3.00±0.02)-乙腈(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柱温:35℃。结果:TLC可鉴别出金荞麦的特征斑点。(-)-表儿茶素的进样量在0.1136~2.272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r=0.99996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12%,RSD=0.92%(n=6)。原矢车菊素B2的进样量在0.1664~1.66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702(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6%,RSD=0.61%(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控制金荞麦片质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应用内表面覆盖多壁碳纳米管(MWNT)的聚四氟乙烯(PTFE)新型人造血管(PTFE-MWNT)对提高血管通畅率、减轻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将MWNTs通过羧酸化及氨基化处理,分别得到功能化的MWNTs-COOH和MWNTs-NH2,然后在PTFE血管内表面层层自组装制成PTFE-MWNT人造血管.动脉模型选用羊股动脉血管移植.16只成年公绵羊,两侧股动脉随机选用两种不同的人造血管.8只于术后3个月,另外8只于术后9个月取下双侧人造血管标本进行组织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PTFE-MWNT血管术后通畅率(87.5%)高于PTFE血管(62.5%),内膜增生程度较PTFE血管轻,血管内皮形成速度要快于PTFE人造血管,血管壁内的炎细胞浸润较轻;而PTFE人造血管壁内主要是炎细胞浸润,细胞增殖程度高于PTFE-MWNT人造血管.结论 用多壁碳纳米管覆盖聚四氟乙烯的内表面制成的新型人造血管,可以提高移植血管通畅率,减轻内膜增生,提高小口径人造血管移植手术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38.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远近立体视觉恢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手术对远近立体视觉恢复的影响。方法:观察83例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远近立体视情况,比较不同发病年龄和手术年龄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83例,56例术后获得远立体视,35例术后获得中心凹立体视,手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恢复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越小,术后获得立体视的可能性越小;手术年龄越早,立体视恢复率越高,手术年龄越大,立体视恢复越差,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严重影响立体视觉的发育,早期手术可提高远近立体视觉恢复。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术应用利多卡因的护理观察.方法 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200例孕妇分为2组.实验组:100例术前使用F6硅胶吸痰管向宫腔及宫颈管内推注2%利多卡因4 ml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100例在术前、术中不用任何麻醉药物,按常规人工流产术操作进行手术.2组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的相同护理方法.对2组的术前、术后血压、脉搏变化;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及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术前、术后血压升高、下降,脉搏加快、减慢例数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1、0、2 vs 1、3、11、30,实验组术前、术后血压、脉搏波动小;出血量在<10 ml、10~20 ml、21~30 ml、31~50 ml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分别为19、61、18、2 vs 5、25、64、6,出血量在30 ml以内2组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为2% vs 23%,2组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向宫腔及宫颈管内推注2%利多卡因后行人工流产术,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血压、脉搏平稳;出血量相对减少;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心理护理对临床疗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