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9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目的 探讨左室退化的定量标准,分析影响左室训练效果的因素,评估动脉调转手术(ASO)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就诊的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86例,43例接受左室训练术和分期ASO(A组),43例接受一期ASO(B组).测量并计算两组患儿左室前后径及其Z值、左室质量指数(LV mass指数)、左室压力退化率、LV ...  相似文献   
572.
患儿女,15岁,反复血尿、尿频3个月。临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反复抗炎治疗无效。超声检查示:膀胱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位于膀胱三角区.厚约0.6cm,膀胱腔内见-4.5cm×1.9cm的团状强回声伴后方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膀胱腔内另见一管状低回声,长约2cm,宽约0.4cm,体位改变后,略有移动,强回声与管状低回声一端相连,并伴随移动(图1)。  相似文献   
573.
目的 分析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1984年1月至2004年1月手术治疗肠梗阻606例。按年龄进行分组,大于或等于65岁为老年组,小于65岁为中老年组,老年组156例,中老年组450例。结果肠粘连引起的肠梗阻老年组占62.8%,中老年组58.69%,老年组的发病率略高于中老年组;腹内肿瘤引起肠梗阻中,老年组占32.6%,中老年组占16.2%,老年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嵌顿性腹股沟疝引起的肠梗阻中,老年组占3.2%,中老年组占6.8%.老年组的发病率低于中老年组。结论 ①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粘连和肿瘤;②手术治疗切不可盲目强调根治;而应以解除肠梗阻、保证患者安全为目标。  相似文献   
574.
目的:回顾总结近年来动脉调转术(ASO)治疗心室大动脉连接异常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方法: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78例患儿行动脉调转术,其中室间隔完整型[或含小的室间隔缺损(VSD)]大动脉转位(TGA),为室间隔完整型组30例;<6个月的VSD型TGA和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瓣下VSD(简称TaussigBing畸形),为<6个月VSD型组20例;>6个月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VSD型TGA和TaussigBing畸形,为>6个月VSD型组24例;矫正型TGA为矫正型TGA组4例。平均年龄(8.55±14.84)个月(2天~11岁)。合并主要畸形:左心室流出道狭窄7例,肺动脉瓣轻~中度狭窄7例,肺动脉瓣重度狭窄1例,主动脉弓中断1例,肺动脉瓣下隔膜1例,主动脉瓣下隔膜1例,镜面右位心1例。在全麻、低温(18~22℃)、低流量[50ml/(kg·min)]体外循环下完成动脉调转术,合并畸形者同期矫治。结果:全组病死率为14.1%(11/78)。其中室间隔完整型组、<6个月VSD型组、>6个月VSD型组和矫正型TGA组病死率分别是13.3%(4/30)、15.0%(3/20)、12.5%(3/24)、25.0%(1/4)。67例患者痊愈出院。平均随诊13.5±7.9(0.5~5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紫绀消失,活动量增加,发育正常,无死亡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动脉调转术是解剖矫治TGA、TaussigBing畸形及矫正型TGA的首选术式。对年龄较大(>6个月)、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复杂畸形同期矫治以及一期姑息术后的二期动脉调转术患儿,手术疗效及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75.
Hybrid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结果,分析该联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手术联合栓堵治疗的46例伴有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资料:2007年6月前主要采取手术前、后联合介入栓堵13例(分期组),2007年6月后采用Hybrid技术行术中栓堵33例(同期组)。全组造影发现体肺侧支共89支,成功栓堵70支。结果:同期手术组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小于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组病死率(6.1%)较分期手术组(31%)低。结论:应用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枝的法洛氏四联症可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矫治成功率;术中联合栓堵安全有效,优于术前或术后联合栓堵。  相似文献   
576.
目的:探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复杂畸形一期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11至2008-09收治的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复杂畸形一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病例.共计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平均(7.7±8.8)个月,体重(6.1±2.4)kg.主动脉缩窄包括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5例,单纯主动脉缩窄13例.不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者,切除缩窄段,端端吻合降主动脉;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者,切除缩窄段,用自体心包或自体肺动脉片加宽主动脉弓.心内复杂畸形的矫治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大动脉调转术8例,右心室双出口根治术6例,右心室双出口陶西平畸形大动脉调转术3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例.结果:所有患儿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缩窄解除,吻合口通畅,血流正常.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早期上、下肢收缩压基本相等者4例,上肢高于下肢15~20mmHg者8例,上肢低于下肢收缩压5~10mmHg者6例.死亡3例,死亡率16.7%.1例术后当天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术后9天死于肺部感染,1例术后7天死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术后另3例出现右侧膈肌麻痹行膈肌折叠术.结论: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复杂畸形经胸骨正中切口一期手术治疗,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上段显露良好.同期矫治心内复杂畸形手术效果满意.深低温停循环区域性脑灌注可有效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7.
新生儿窒息后 ,若全身缺氧时间较久 ,易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尤以心、脑、肾、肺损害多见 ;但若能及时正确地复苏 ,则可减小其各脏器损害。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明确不同复苏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后各脏器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1 999~2 0 0 0年收治的 6 7例本病患儿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5 0例 ,女 1 7例 ;生后 1~ 2 4小时。新生儿窒息轻度 (生后 1分钟 Apgar评分 4~ 7分 ;或生后 1及 5分钟 >7分 ,1 0分钟 <7分 ) 43例 ,其中正规复苏 2 3例、非正规复苏 2 0例 ;重度 (生后 1分钟 Apgar评分 0~ 3分 ,5分钟 <5分 ) …  相似文献   
578.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3 6例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非体外循环手术组 )。包括 2 8例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 ,8例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男性 2 5例 ,女性 11例。年龄 5 7±5 4岁 (6个月~ 2 4岁 ) ,体表面积 0 72± 0 3 4(0 3 5~ 1 2 8)m2 ,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 0 75± 0 0 7(0 45~ 0 83 ) ,术中肺动脉压 14 3± 3 6mmHg(1mmHg =0 13 3kPa)。并以 1994~ 2 0 0 0年间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的 3 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体外循环手术组 ) ,进行比较。结果 :非体外循环手术组病例无死亡 ,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所有患者发绀明显减轻 ,顺利出院。出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 0 93± 0 0 4。与体外循环手术组相比 ,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操作较为简便 ,术后早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9.
目的探讨影响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预后的多种因素,为改善其预后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6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的预后为死亡、短肠和治愈,分别对比研究死亡组与治愈组、手术后短肠组与非短肠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便血、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和血栓栓塞位置,比较影响其预后的多种因素。结果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死亡组患者≤6 h病程的比例明显低于治愈组、血栓栓塞的位置明显高于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便血及合并心血管疾病与治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系膜上动脉血栓短肠组≤6 h病程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短肠组、血栓栓塞的位置明显高于非短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肠组的年龄、性别、便血及合并心血管疾病与非短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和血栓栓塞的位置是影响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预后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80.
患者男,72岁,因上腹腹胀不适15d,进食后呕吐4d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便血。既往无腹痛及消化道疾病等病史。门诊腹部X线片:膈下有游离气体,无气液平面。腹部CT:腹腔少量积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平软,右上腹有轻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