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8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377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140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370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1118篇
内科学   690篇
皮肤病学   61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3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26篇
综合类   2328篇
预防医学   889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916篇
  7篇
中国医学   896篇
肿瘤学   287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82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02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310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76篇
  1995年   273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5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格列美脲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格列美脲的降糖作用。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测定给药前后小鼠血糖值、糖耐量、大鼠血糖值的变化;同时用放免方法测定给药前后不同时间大鼠血清胰岛素的变化。结果:格列美脲0.16 mg·kg~(-1)以上对正常小鼠和大白鼠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分别降低20.6%,23.3%和血清胰岛素升高率为30.9%。结论:格列美脲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对生产敌枯双6年期间共生育的26名儿童(该期间接触女工共怀孕28人次,一次为外伤性流产,一次为人工流产),在其出生后进行了三次随访。结果表明,孕期接触敌枯双浓度0.45mg/m~3(0.013~3.97mg/m~3);接触时间最短3个月(妊娠头3个月)和最长9个月(妊娠全过程),所生子女未见外观畸形,其他检查如心电图、一般内科检查、长骨摄片、智商测验和实验室检查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控制中药注射剂的产品质量,降低临床安全风险,探索在药品生产企业中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应用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HACCP原理,对中药注射剂原料、生产、运输、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技术标准。结果与结论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将极大地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对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速效抗晕胶囊对Beagle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小鼠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Beagle 犬实验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和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分别单次给予速效抗晕胶囊5, 10和20 mg?kg-1(ig),观察血压、心电图以及呼吸频率和节律。小鼠实验也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和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分别单次给予速效抗晕胶囊20, 40和80 mg?kg-1(ig),观察动物的自发活动、爬杆能力以及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速效抗晕胶囊5, 10和20 mg?kg-1单次给药对Beagle犬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心律、ECG的P波电压、T波电压、QRS时间、PR间期、QT间期、ST段、节律和幅度均无明显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犬60~120 min呼吸频率明显加快。速效抗晕胶囊20, 40和80 mg?kg-1单次给药对小鼠爬杆能力无明显影响,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无明显协同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60~120 min自发活动明显增加。结论:速效抗晕胶囊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20 mg?kg-1剂量可使犬呼吸频率加快,80 mg?kg-1剂量可使小鼠自发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建立奥硝唑对映体的手性拆分方法,并用于测定左旋奥硝唑原料和制剂中的右旋异构体。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on ES OVM手性柱(150mm×4.6mm,5μm,Agilent),通过考察影响分离的一些因素,最终确定拆分的最佳条件,即以20mmol[DK]?L-1醋酸钠(pH 5.4)-乙腈(98[DK]∶2)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DK]?min-1,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在此条件下,奥硝唑对映体之间的分离度为2.5,奥硝唑对映体最小检出浓度为0.1μg[DK]?mL-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分离和测定左旋奥硝唑原料和制剂中的右旋异构体。  相似文献   
996.
血浆置换治疗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极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以来我院重症医学科极收治的重型格林-巴利综合征23例临床资料,并将其分成两组:其中2003年1月~2009年4月治疗的18例为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组(IVIG),2009年5月~2010年6月治疗的5例为血浆置换组(PE)。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肌力改善Ⅰ级平均时间、临床干预距离发病平均时间以及气管切开构成比例等指标。结果 PE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肌力改善Ⅰ级平均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IVIG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气管切开构成比PE组低于IVIG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而两组间临床干预距离发病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起效快,它能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严重症状持续期,缩短其病程,疗效优于静脉大剂量输注免疫球蛋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97.
江苏省姜堰市卫生监督所作为姜堰市卫生局卫生行政执法的执行机构,于2003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承担着全市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等监督执法任务,监督管理对象8000多户,分布于23个居委会及18个乡镇。2年来,全所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同心协力,开好头、起好步、打基础、树形象,初步建立起主体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执法有力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展示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新形象。先后获得泰州市文明单位、泰州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泰州市执法文书评比一等奖称号,同时连续3年分别获得姜堰市万…  相似文献   
998.
朱林根  陈俊  移钱华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2):232-232,234
目的 改进密度计密封源使用工艺,提高放射防护效果。方法 对内装拉杆移动式密封源在伸杆、拉杆移动与进行密度测试时进行辐射剂量率检测,然后调整使用工艺方法,把内装拉杆式密封源改装成外装固定式密封源,并安装在输出管道一旁,在密度测试时进行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 改进后,外装固定式密封源无论在关闭和使用时,作业人员操作处辐射剂量率在0.12~0.37 μSv·h-1范围。作业人员受照剂量远远低于内装拉杆移动式密封源。结论 密封源使用工艺改进后,防护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9.
[摘要] 目的:制备左羟丙哌嗪缓释骨架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HPMC为骨架,采用湿法制粒,制备左羟丙哌嗪缓释骨架片,评价不同pH值条件下的释放度,并将释放数据拟合方程。结果:HPMC用量增加,左羟丙哌嗪释放速度下降;溶出介质pH对药物的释放特性有一定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HPMC用量对水溶液中药物的释放机制无明显影响,释药过程符合Higuchi方程(R2=0.988 9~0.990 4)或一级方程(R2=0.987 5~0.990 2),释药机制为非Fickian扩散(n=0.615 3~0.633 9)。结论:左羟丙哌嗪缓释骨架片的体外释放符合缓释要求,释放表现为药物扩散和凝胶溶蚀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张鲁峰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4):1237-1240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普罗布考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100 mg?d-1)治疗、处理并发症及基础疾病等。普罗布考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 0.5 g,bid。 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1,6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评估,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脂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6个月后,普罗布考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用药6个月后普罗布考组血脂、血ET-1及ox-LDL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普罗布考组NO及FMD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NO,ET-1,ox-LDL及FMD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普罗布考能显著地改善神经功能,调整血脂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