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目的 总结一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治疗广泛主动脉瘤样病变的早、中期结果和单中心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21例广泛主动脉瘤样病变的患者进行了一期全主动脉或次全主动脉置换术.男16例,女5例;年龄(34±9)岁.病因为高血压10例,马方综合征9例,其他1例;其中20例为主动脉夹层.手术采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脑灌注技术,分段阻断病变主动脉,通过胸部正中切口,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依次置换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三支头臂血管.通过胸腹联合切口经腹膜后入路,应用另一四分支人工血管置换全胸腹主动脉至髂动脉分支处.术中对胸(T)6-12肋间动脉和腰(L)1、2动脉行动脉管法原位重建,分别将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左右肾动脉和双侧髂动脉与人工血管主干和分支吻合.结果 无术中死亡.术后早期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发生脑梗塞但无脊髓损伤所致截瘫和下肢轻瘫.随访18 -84个月,出院20例患者均生存.3例重建肋间动脉的动脉管发生闭塞,但无截瘫症状.结论 一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是治疗广泛主动脉病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患者早、中期生存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2.
瓣膜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 探讨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5年1月1日至5月31日间完成的507例瓣膜手术病人,按术后有无呼吸功能衰竭分为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呼吸衰竭定义为术后机械通气48 h以上或全麻拔管6 h后再次插管行机械通气.结果 发生术后呼吸功能衰竭31例(6.1%).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年龄、心脏手术史、心功能分级、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胸比率、呼吸功能、血浆白蛋白浓度,术中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二次体外循环支持,术后氧合指数与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有关.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术前最大通气量显著减退、术中二次体外循环支持、术后ICU第2h血气氧合指数低于300 mm Hg,为瓣膜手术后发生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结论 临床上可根据年龄、最大通气量、术中是否二次体外循环支持、术后氧合指数预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并可预先采取措施预防,以减少呼吸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一种新型机械瓣术后血栓形成二例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瓣膜研究室钱向阳朱晓东Jyros瓣是英国MedosWestren公司新推出的全热解碳双叶人工机械瓣膜。它最主要的特点是瓣叶的可旋转性,我院自1994年3月至1...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取的29例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患者为成形组,并随机收集同期30例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置换组),出院后通过门诊复查和电话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风险因素为院内死亡风险,建立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床旁风险评估模型。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血管病中心收治的999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745例、女254例,平均年龄(49.8±12.0)岁。急性夹层837例。在急诊科药物治疗或等待外科治疗的术前患者182例(18.22%),获外科手术治疗的817例(81.78%)。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确立院内死亡风险因素,并量化评分院内死亡的风险值用于预测每例患者的院内死亡率。结果总体院内死亡率25.93%。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中,以下独立变量增加了院内死亡率:增加的年龄[OR=1.04,95%CI(1.02,1.05),P0.000 1],急性主动脉夹层[OR=2.49,95%CI(1.30,4.77),P=0.006 1],晕厥[OR=2.76,95%CI(1.15,6.60),P=0.022 8],下肢麻木/疼痛[OR=7.99,95%CI(2.71,23.52),P=0.000 2],De BakeyⅠ型[OR=1.72,95%CI(1.05,2.80),P=0.030 5],头壁血管受累[OR=2.25,95%CI(1.20,4.24),P=0.011 7],急性肝功能不全[OR=2.60,95%CI(1.46,4.64),P=0.001 2],白细胞总数15×10~9个/L[OR=1.87,95%CI(1.21,2.89),P=0.004 9]以及中大量心包积液[OR=4.34,95%CI(2.45,7.69),P0.000 1]。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一个简易有效的床旁风险评估模型。结论主动脉A型夹层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预示着院内死亡的风险程度。简易快捷的床旁风险评估能有效协助临床医师识别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St.Jude瓣替换后的远期疗效。方法:503例患者植入St.Jude瓣624枚,其中主动脉瓣替换102例,二尖瓣替换280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替换121例。对491例出院患者进行信件随访,用Kaplan-meier方法总结其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均随访3.4年,最长随访9年,总随访1444.9人年,随访率为86.00%,远期血栓栓塞率为0.20%人年,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率为0.14%人年,人工瓣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0.14%人年,晚期死亡率为0.48%人年,所有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为0.76%人年。9年免除血栓栓塞率为(99±1)%,9年免除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率为(99±1)%,9年免除人工瓣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99±6)%,9年生存率为(97±2)%,9年免除与瓣膜有关的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为(87±8)%。结论:St.Jude瓣替换有较低的血栓栓塞率及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28.
1临床资料患儿男性,7岁,出生后不久发现心脏杂音,哭闹及活动时口唇发绀。查体: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发育欠佳,口唇轻度发绀,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尖部可闻及Ⅱ/6级收缩期杂音,第2心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总结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手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的再次外科治疗结果,探讨相关治疗策略。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28例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手术后远端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23~52岁,平均(38.5±8.7)岁。首次手术包括Bentall手术24例,David手术4例。Stanford A型夹层8例,主动脉根部瘤20例。再次手术包括:胸腹主动脉置换术10例,全主动脉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术7例,胸降主动脉置换术6例,全主动脉置换术2例,全主动脉弓置换术2例,部分主动脉弓置换术1例。两次手术间隔1 ~12年,平均(6.43 ±3.07)年。结果 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4例(17%),包括脑卒中1例,截瘫1例,单侧下肢一过性运动障碍2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血滤治疗1例。3例因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延迟接受气管切开术。术后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0~ 118个月,平均(40.8±29.5)个月。住院死亡2例(7.1%),术后1年、5年实际生存率分别为(94.5±1.3)%、(90.6±1.4)%。结论 马方综合征行主动脉根部手术后因远端主动脉病变再次外科治疗临床结果满意。对于患主动脉A型夹层的马方综合征,首次手术即采用积极的主动脉全弓置换及象鼻手术更好。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长期结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胸腹主动脉替换术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进行生存分析和免于再干预分析,采用Cox方法分析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男77例,女33例,年龄(39.5±10.3)岁;DeBakeyⅠ型夹层46例(41.8%),Ⅲ型64例(58.2%);CrawfordⅡ型99例(90%),CrawfordⅢ型11例(10%)。术后30 d死亡7例(6.4%),截瘫5例(4.5%)。全部患者完成随访,随访42(15~72)个月。随访期间远期死亡9例(8.2%),术后1年、5年估计生存率分别为90.9%±2.7%和86.8%±3.5%。多因素Cox分析死亡危险因素为年龄(β=0.062,Wald=5.254,P=0.022,OR=1.064,95%CI:1.009~1.122),主动脉直径(β=0.283,Wald=6.331,P=0.012,OR=1.328,95%CI:1.065~1.655),截瘫(β=1.803,Wald=4.166,P=0.041,OR=6.069,95%CI:1.074~34.289)。免于再干预:1年93.9%±2.4%,5年83.6%±4.4%。结论开放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合并胸腹主动脉瘤能够取得较好的远期生存,再干预率较低。年龄,主动脉直径,术后截瘫是术后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