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80篇
  免费   1384篇
  国内免费   683篇
耳鼻咽喉   177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925篇
口腔科学   151篇
临床医学   4187篇
内科学   1725篇
皮肤病学   230篇
神经病学   480篇
特种医学   7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278篇
综合类   7206篇
预防医学   3322篇
眼科学   305篇
药学   3151篇
  32篇
中国医学   2798篇
肿瘤学   610篇
  2024年   137篇
  2023年   499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457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629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555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362篇
  2011年   1426篇
  2010年   1317篇
  2009年   1370篇
  2008年   1388篇
  2007年   1502篇
  2006年   1310篇
  2005年   1424篇
  2004年   1296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814篇
  2001年   849篇
  2000年   741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34篇
  1997年   494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392篇
  1994年   368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食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0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病例,收集并总结了其中9例食管再狭窄的介入治疗。结果 9例介入治疗中,3例再次支架置入,1例校正支架位置,3例球囊扩张,2例清除支架腔内食物,均保持食管再通。结论 对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后再出现狭窄,仍可再次行食管球囊扩张治疗和食管支架再置入术,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的准确性。方法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60份抗凝静脉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再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并对5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静脉血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每份标本重复计数10次,然后计算出CV值进行比较。结果60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和目测法计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系数(r)为0.9996,P<0.01。仪器法和目测法对5份嗜酸性粒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CV值分别是1.98%和6.63%,显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目测法。结论用SysmexS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9.02×109/L)是一种快速和较准确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由肾小管、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在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的作用下,正常人尿液蛋白含量极微(<25 mg/24 h),且主要蛋白为白蛋白,而微量蛋白中的各组分(如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仅为微克或毫微克水平.各种致病因子作用所致肾脏损伤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形成蛋白尿.尿蛋白产生机制大致可分为生理性尿蛋白、肾小球性尿蛋白、肾小管性尿蛋白、混合性尿蛋白、溢出性尿蛋白、功能性尿蛋白.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小球性、小管性两种.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无需缝线的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12只眼)患者进行无需缝线的角膜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结果 术后效果良好,术中并发症少,未见术后并发症。结论 使用折叠式人工晶体行二期无需缝线的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得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安全,术中易于操作。同时术口封锁不需缝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5.
马凡氏综合征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结缔组织病变,其患病率约40~60/百万人口。病理改变主要是主动脉瘤样扩张,早期为主动脉中层囊性坏死,晚期为弹力纤维消失,疤痕形成和平滑肌过度增生。马凡氏综合征出现的心血管病变至今仍是不可逆性的改变,自然预后险恶,手术治疗是当前唯一的治疗手段。我科于近期收治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并成功地对其进行了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及冠状动脉成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求医问药     
人参蜂王浆是上等的滋补品。近年来,服用的人越来越多,在年龄、体质、目的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参有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的功效;蜂王浆有滋补强壮、益肝健脾的功效,两者合二为一,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7.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我院2010年4月至6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合理用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方法进行点评,填写表格,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2010年4月至6月间的465300张门(急)诊处方中随机抽取了470张处方点评分析,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要求。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和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依照《规范》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适当干预,有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9.
骨科手术中自动气压止血带应用失败原因探讨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动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手术中应用日益广泛,自动气压止血带不但能减少手术视野的出血,方便术者的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为病人术后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还能减少血资源的应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3月应用气压止血带治疗486例骨科手术病人,出现了56例失败病例,延长了手术时间,并为病人的康复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因此,笔者不断探讨失败原因,总结经验,制定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2年收治的45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立即手术5例,中转手术8例,其余均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自20世纪60年代盛兴至今,仍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