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肝脂消煎剂治疗脂肪肝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肝脂消煎剂对脂肪肝大鼠肝微粒体、线粒体膜流动性及微粒体后上清SOD、MDA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MDA、膜荧光偏振度较正常组明显增大,且二者呈正相关(r=O.9651、r=0.9746),表示肝脏因脂质过氧化引起膜流动性降低;肝脂消组能提高肝脏SOD活牲,降低MDA含量及荧光偏振度,拮抗膜流动性下降,均明显优于东宝肝泰。结论:中药可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拮抗其膜流动性降低,具有良好的防治脂肪性肝炎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7-二氟亚甲基-5,4'-二甲烷氧基异黄酮(dFMGEN)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 ♂新西兰兔40只,随机抽取32只制作AS模型,余8只为正常对照组;造模60天后,32只分为模型对照组、dFMGE组、洛伐他汀组、金雀异黄素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及相应药物5 mg·kg~(-1)·d~(-1),治疗30天,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dFMGEN组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P<0.01);内皮素(ET-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降低(P<0.0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增加NO合成、减少ET-1释放及抗LDL-C氧化,可能与dFMGEN抗AS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3.
某部中高级干部住院疾病构成及危害程度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是反映人群疾病谱及其变化的重要依据,而明确住院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对调整、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科学的防病措施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对某部中高级干部的住院疾病构成进行了统计,并对其危害程度进行了秩和比(rank sun ration,RSR)分析。1资料来源和统计方法1.1资料来源于2006年某部所属所有驻军及以上医院的卫生统计资料,以出院病人第一诊断为依据。中高级干部界定为师级干部和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干部,资料能反映该人群住院疾病特点。均住院费高,而治愈率低作为疾病危害严重程度的标准。1.3分析方法采用RSR法进行分析评价[1,2]。2结果军队中高级干部住院疾病构成基本情况及对健康的危害程度的秩和比分析见表1。20种疾病的RSR呈正态分布(表2),回归方程为RSR=-1.5709+0.4044Y(t=2.1520,0.05>P>0.01),r=0.9681。军队中高级干部住院疾病危害程度的档次以百分位数表达,分档标化为4档,20种疾病的危害程度排序见表3。表220种疾病的秩和比分析疾病名称RSR f f↓R R/n×100%Y(概率单位)恶性肿瘤0.140111.05.03.3551...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我院脑膜炎败血黄杆菌致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从临床患者送检的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57株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57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脑膜败血黄杆菌的科室分布以ICU和呼吸内科为主,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于该菌引发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临床要予以足够重视,应根据病情,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5.
目前所用清洗液虽然对尿液有形成份没有破坏作用,但清洗后管道和计数池仍易粘附细胞和蛋白质。我们研究的清洗液在等渗缓冲液基础上辅以微量表面活性剂和醇类物质,对细胞等有形成份无任何破坏作用,清洗效果良好。1材料与方法1.1材料OP乳化剂;Triton X-100;无水异丙醇、NaCl、Na  相似文献   
76.
本文针对医学检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技能和临床标本的鉴定。  相似文献   
77.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调节中扮演着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的双重角色,对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起重要作用.目的:探讨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基本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设计,于2006-09/2008-02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8周龄的Balb/c纯系雄性小鼠,体质量20~25 g,用于分离和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方法:将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5组在不同的培养体系中进行体外诱导培养: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因子)、树突状细胞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血管活性肠肽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地塞米松)、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动态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S0、CD86、CD40、CD11c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树突状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特异性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测定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结果:①利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脂多糖等因子体外培养能生成具有典型树枝状突起的树突状细胞.②树突状细胞组、血管活性肠肽组、地塞米松组、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CD11c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组、地塞米松组、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CD40、CD80和CD86表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2水平均低于树突状细胞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组以质量浓度为40μg/L、地塞米松组以10 μg/L减低明显,其中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在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为40 μg/L、地塞米松为10 μg/L条件下为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血管活性肠肽组、地塞米松组、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高于树突状细胞组(P<0.05),血管活性肠肽组以质量浓度为40 μg/L,地塞米松组以10 μg/L升高明显,其中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组在血管活性肠肽质量浓度为40 μg/L,地塞米松为10 μg/L条件下为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活性肠肽或/和地塞米松、脂多糖联合诱导培养生成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②与常规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方法比较,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具有CD40、CD80、CD86表达低,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弱的特点;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培养体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水平高而白细胞介素12水平低.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管活性肠肽+地塞米松、脂多糖联合诱导培养生成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效果较佳,其中以血管活性肠肽40μg/L、地塞米松10 pg/L的培养条件为最好.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分型试验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1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分型试验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分型试验阳性患者给予泼尼松或加用环孢素A治疗。结果 51例血细胞减少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分型试验阳性40例,阴性11例。阳性患者中,单纯IgG阳性16例,单纯C3阳性4例,IgG+C3阳性4例,单纯IgM阳性4例,IgG+IgA阳性4例,抗IgG+IgM阳性8例。泼尼松或加用环孢素A治疗有效率87.5%。结论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分型试验对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了解西北五省区军队干部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驻西北五省区部队7172名干部血清总TC、TG进行调查。结果:西北五省区军队干部高TC血症患病率男女分别为4.15%和5.18%。高TG患病率男女性分别为13.60%和8.47%。男性45~54岁组,女性55~64岁血脂异常患病率上升较快。结论:西北五省区军队干部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年男性干部和更年期前后的女性干部是血脂异常防控应重点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