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BD2)与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血凝素(HA1)基因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PCR技术分别从质粒pcDNA3.1(+)/mBD2和peDNA3.1(+)/HA1中扩增mBD2与HA1基因片段,再用重叠延伸PCR法(overlap-PCR)将HA1与mBD2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融合为mBD2-HA1。将mBD2-HA1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入HEK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瞬时表达。结果:融合基因mBD2-H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BD2-HA1构建成功,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融和蛋白。结论:融合基因mBD2-HA1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防御素在流感病毒核酸疫苗中的佐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1病例资料1.1临床基本资料患者,男,70岁,因反复发热5+d于2013年10月7日就诊。患者5+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5℃,伴畏寒、寒战,伴干咳,偶有头痛,无明显乏力,无心累、气促、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双下肢水肿等,2+d前在当地医院"头孢西丁等"输液治疗后无缓解,门诊以"发热待诊"收入感染科。查体:T 39.5℃,P 106次/分,R 23次/分,Bp 116/77 mm Hg,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本地区耐环丙沙星(CIP)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测定75株大肠埃希菌对CIP和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PCR法检测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果 53株(70.67%)对CIP耐药。耐CIP菌株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3.58%、64.15%、62.26%、50.94%、16.98%、13.21%;与非耐CIP菌株比较,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耐药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表型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CIP菌株aac(3)-II和aac(6′)-I的检出率为主(56.60%、41.51%);与非耐CIP菌株比较aac(6′)-I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CIP菌株多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提示耐CIP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存在一定相关性,尤以AAC(6′)-I为明显。  相似文献   
94.
目的了解某地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存在状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 K B纸片扩散法对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做药敏试验,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MEs基因。结果7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7株(49.33%)。产ESBLs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包括中介株):庆大霉素78.38%,链霉素75.68%,卡那霉素67.57%,妥布霉素64.86%,奈替米星24.32%,阿米卡星13.51%;共检出5种基因,其中以aac(3) Ⅱ(64.86%)和aac(6′) Ⅰ(45.95%)为主,其次为ant(3") Ⅰ(29.73%)、ant(2") Ⅰ(10.81%)、aac(3) Ⅰ(5.41%),未检出aac(6′) Ⅱ;除ant(2") Ⅰ和aac(3) Ⅰ外,其余3种基因检出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2个基因携带率也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该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携带AMEs基因的比率较高,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亦高,应加强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分析破伤风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医生防控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破伤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HAP分为两组,统计病原菌分布,分析破伤风患者合并HAP的危险因素。结果 75例破伤风患者,发生HAP者44例(58.7%),死亡11例患者均合并HAP。破伤风患者合并HAP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HAP组患者年龄≥60岁、长期吸烟、合并慢性肺疾病、Ablett分级≥Ⅲ级、气管切开的比例均高于非HAP组患者(均P<0.05);log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长期吸烟(OR=7.00,95%CI:1.17~41.91)、合并慢性肺疾病(OR=9.84,95%CI: 1.37~70.52)、Ablett分级≥Ⅲ级(OR=24.53,95%CI:3.81~157.76)是破伤风患者合并HAP的独立危险因素。44例患者分离出病原菌24株,以铜绿假单胞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等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破伤风患者合并HAP的发生率高,H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长期吸烟、合并慢性肺疾病、Ablett分级≥Ⅲ级的破伤风患者易发生HAP。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CSD)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CSD病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CSD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10~67岁,中位年龄32岁。临床表现以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伤口经久不愈常见,所有患者经活检病理结合流行病学史确诊,经治疗后预后均良好。结论CSD临床表现以局部淋巴结肿大为主,流行病学史结合活检病理是确诊的主要方法,抗菌药物联合手术为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多数良好。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对3′BS-PCR法用于快速、准确鉴定耐药细菌染色体基因突变进行探讨。方法 3′BS-PCR方法检测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gyrA基因常见突变点(C-248)是否突变;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PCR产物序列分析进行验证;研究菌株包括大肠埃菌野生株Ecs及其实验室诱变药株R2、R256和临床分离耐药株R5、R6。结果 R5、R6和R256均存在gyrA基因第248位C→T的突变;对R2、R5和R6的序列分析显示R5和R6 发生了259位G→A(R5)/T(R256)突变。结论 3′BS-PCR方法具有确定突变碱基特异性高,可靠且简便快速的优点,适合用于细菌发染色体基因耐药突变的快速探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大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细胞感染弓形虫RH株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 以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SD大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细胞0 h、6 h后提取细胞总RNA,采用NimbleGen 12x135K微阵列基因表达分析芯片检测差异表达基因,并对部分表达变化的基因进行Real time PCR验证。结果 表达分析芯片涵盖大鼠26 419个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Fold Change≥4.0)进行聚类分析显示,经弓形虫RH株作用6 h和0 h 的RNA表达谱相比,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上调的基因有49个(主要包括Zfp90,Map4k4,Mrpl42等),下调的基因有130个(主要包括Pitx1,Chpt1,Chd6等)。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上调的基因有136个(主要包括Map2k3,Il17b,Phka2等),下调的272个(主要包括Tlr2,Tgfb2,Wnt2等)。GO、Pathway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能够引发更多和弓形虫有关的信号通路变化,其肺泡巨噬细胞则不能引起这一效应。Real time PCR和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大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细胞感染弓形虫不同的表现型,可能和其基因表达差异引起的信号通路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本地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AGs)的耐药情况,分析ESBLs、AGs耐药表型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纸片扩散法对6种AGs做药敏试验以及采用PCR技术检测AMEs基因。结果临床分离的75株大肠埃希菌中共检出产ESBLs菌37株(49.33%)。产ESBLs菌耐药情况:庆大霉素(78.38%)、链霉素(70.27%)、卡那霉素(62.16%)、妥布霉素(50.05%)、奈替米星(18.92%)、阿米卡星(10.81%)。与非产ESBLs菌株相比较,除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外耐药性均有差异,且产ESBLs菌中耐多药模式明显(P0.05)。产ESBLs菌携带AMEs基因结果:共检出5种基因,其中以aac(3)-Ⅱ(64.86%)和aac(6’)-Ⅰ(45.95%)为主,未检出aac(6’)-Ⅱ。除ant(2")-Ⅰ和aac(3)-Ⅰ外,其余3种基因检出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2种基因携带率也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产ESBLs菌株AGs耐药表型和修饰酶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结论 ESBLs的产生可使大肠埃希菌对AGs的耐药情况加重,提示ESBLs和AGs引起的耐药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调查分析抗生素临床应用存在的不合理性,探讨合理的应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0例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毒副作用以及注意问题等.结果:规范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可以降低医疗费,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引起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加,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应引起临床医师和医院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