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8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73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381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527篇
内科学   591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09篇
综合类   2609篇
预防医学   1267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277篇
  13篇
中国医学   1149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527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47篇
  2004年   461篇
  2003年   310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无需缝线的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12只眼)患者进行无需缝线的角膜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进行人工晶体睫状沟固定术。结果 术后效果良好,术中并发症少,未见术后并发症。结论 使用折叠式人工晶体行二期无需缝线的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得手术切口减小,手术安全,术中易于操作。同时术口封锁不需缝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2.
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5月-2007年5月,29例患者接受116枚计算机影像导航技术引导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手术治疗,T10-T1250枚胸椎弓根钉,L1-L3 66枚腰椎弓根钉。术中记录椎弓根钉植入所需时间及C-臂透视工作次数,椎弓根钉植入完成后,即行C-臂正侧位摄片并与导航路径进行比较测量。术后CT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根据椎弓根钉与椎弓根皮质问关系分为四级:A=在椎弓根内;B=突破皮质,〈2mm;C=突破皮质,2-4mm;C=突破皮质,〉4mm。结果术后CT椎弓根位置扫描显示:A级101枚(87.07%);B级10枚(8.62%);C级2枚(1.72%);D级3枚(2.59%)。1枚椎弓根钉植入平均所需时间:2.73±0.64min(1.15~4.02min)。下胸椎9枚(7.75%)胸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上腰椎6枚(5.17%)腰椎弓根钉突破皮质,且临床观察未发现与椎弓根钉突破皮质相关的神经血管等并发症。植入的椎弓根钉C-臂正侧位摄片与导航路径吻合比较,进钉点均差2.6mm(最大3.1mm),角度均差3.3°(最大5.4°)。结论计算机影像导航辅助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提供二维、多平面实时显示,保证了脊柱胸腰段椎弓根钉植入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明显减少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我院2010年4月至6月的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合理用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方法依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方法进行点评,填写表格,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2010年4月至6月间的465300张门(急)诊处方中随机抽取了470张处方点评分析,各项指标都符合相关要求。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和平均每张处方金额有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依照《规范》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剖析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适当干预,有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4.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由高能量损伤所致的Pilon骨折,由于胫骨远端骨折粉碎往往不能进行坚强内固定,手术固定难度较大。自1997年6月~2004年5月共收治该类骨折28例,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经皮血气分析方法在动态监测皮瓣血液供应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兔制作双侧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随机分为3组:动脉阻断组,静脉阻断组,动静脉阻断组。阻断及复通血管,动态测定皮瓣经皮血气分析值,与皮瓣颜色、温度变化时间作比较。结果:动脉阻断后皮瓣经皮氧分压(tcPaO2)陡然降低,复通后(309&;#177;63)s后回升达到(8.8&;#177;0.7)kPa。静脉阻断后tcPaO2缓慢降低,复通后(1043&;#177;135)s后平缓到达稳定值(8.8&;#177;0.7)kPa,动、静脉阻断组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68~3,95,P&;lt;0.001)。全血管阻断后tcPaO2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与静脉阻断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动脉阻断组相似。动脉或静脉及全血管阻断之后,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即开始上升,实验的观察时间内未见最终稳定值。皮瓣温度、颜色的变化时间与皮瓣tcPaO2和tcPaCO2变化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经皮血气分析方法能够敏感、客观、连续定量的反映皮瓣的灌注状况,是皮瓣血供动态监测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26.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鲍氏不动杆菌(ABA)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了耐药性.为此,对我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135株ABA分布及耐药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爱心满分     
我猜那个穿着有卡通图案黄色上衣、在沙堆上玩沙、扎着10根小辫的小女孩就是赵毛毛了.  相似文献   
28.
<正>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时间长,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作者通过常规治疗辅以肠复康与654-2使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病儿来源为1995年10月~1996年2月我院门诊秋冬季以腹泻为主100例患儿。男65例,女35例,男女之比例为13:7。年龄最小为4个月,最大为2岁6个月。1.2 主要症状:均为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24小时,大便次数最少4~6次,最多10余次。病程1~2天46例,占46%,2~4天32例,占32%,4~6天22例,占22%,伴有呕吐56例。 发热,体温在37.0~38℃45例,占45%,38~39 ℃10例,部分无发热症状。 脱水:本组有脱水症状88例,占88%,其中轻度脱水75例,中度脱水13例。 呼吸道症状: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65例,占65%.2例支气管炎,1例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29.
几种手性药物对映体的HPLC分离与生物样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CHIRAL-AGP柱,通过优化色谱条件,以HPLC法对3种手性药物SFZ-47〔(±)-3H-1,2-二氢-2-(4-甲基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KMBZ-009〔(±)-反式-4-苯基-5-(邻氯苄基)-吡咯烷酮-2〕和地丙苯酮〔(±)-2′-(2-羟基-3-(特戊胺基)丙氧基)-3-苯基苯丙基酮〕进行了对映体的直接分离,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在此基础上测试了动物血浆样品中SFZ-47的对映体,对其药物动力学的对映体选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见解独到,疗效显著。笔者随师临证多年,深得教诲,受益匪浅。兹将其经验整理介绍于下。1 察病因,明病机,为辨证关键刘老认为暑湿发热所致病邪是暑湿之邪,暑为热之盛,湿为重浊之阴邪,暑湿之邪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