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73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406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528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2515篇
内科学   656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154篇
特种医学   317篇
外科学   386篇
综合类   3650篇
预防医学   1561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1479篇
  21篇
中国医学   1188篇
肿瘤学   26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269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73篇
  2010年   716篇
  2009年   635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379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77篇
  1996年   222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祁志高  张一琴 《临床医学》1998,18(12):F004-F004
1 临床资料 例1.女,13岁,初潮12岁,患者正常行经5月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一直给予调经,止血,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三个月,但病情无明显好转,且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一系列贫血症状,故以“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转上级医院,在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的同时行诊刮,术中扩开阴道见阴道前壁上段有2.5cm×2.5cm的粗糙面,且有数个息肉状突起,经取材病检,证实为阴道透明细胞腺癌。给放射治疗,加强营养后,病情逐渐好转。 、 例2.患者,24岁,已婚,因阴道流血淋漓不尽  相似文献   
992.
背景大量基础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一定的消退作用,但缺乏随机对照、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实验数据.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作用,并与阿司匹林作用相比较.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药研究中心和超声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临床医院中医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对象选择2002/2004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门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脏内科就诊的年龄40~80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 mm的患者162例,随机分为两组丹参滴丸组89例(软斑、硬斑患者分别为49,40例),阿司匹林组73例(软斑、硬斑患者分别为42,31例).方法丹参滴丸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阿司匹林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75 mg/次,1次/d),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前后利用高分辨力B型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主要结局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变化.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共有143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进入结果分析.①软斑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值丹参滴丸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12±0.34),(2.44±0.40)mm,t=4.267,P<0.01];阿司匹林组患者治疗后也较治疗前下降[(2.25±0.3),(2.41±0.38)mm,t=0.583,P<0.05].②硬斑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值无论丹参滴丸组还是阿司匹林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丹参滴丸组(2.46±0.42),(2.34±0.40)mm,阿司匹林组(2.42±0.44),(2.36±0.38)mm,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使动脉粥样硬化软斑消退的作用,其效果与阿司匹林相似.  相似文献   
993.
炎性肠梗阻的特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邢娟琴 《现代护理》2004,10(1):32-32
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 ,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 ,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1 ] 。本组 1 5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PII) ,均经B超、X片明确诊断 ,以营养支持保守治愈。现将本病特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0年至今我科共收治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1 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5 0~ 70岁 ,梗阻发生时间均为腹部手术后 3~ 1 0天。1 .2 临床表现 …  相似文献   
994.
995.
随着医疗费用的改革及大众消费维权意识的增强,医疗费用成为每位患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规定了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和患者的知情权[1],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一项服务必须事先告知患者或家属并征得他们的同意方能实施。我们近年根据病人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经济能力,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根据自己的需求“买单”,这项服务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现报告如下。1作法1·1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患者医疗费用模式,即是市医保、县(市)医保、商保、农村合作医疗还是自…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方法将40例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和45例肾脏内科住院患者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比分析。结果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躯体化(1.862±0.149)、人际关系(1.411±0.113)、抑郁(1.430±0.161)、焦虑(1.797±0.095)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1)。结论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存在不良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给予护理干预,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以柯氏模型为基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移动终端培训效果。方法护理管理人员及高年资护理人员依据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建立规范化的培训内容,与工程师沟通后,在软件平台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园地、手术注意事项、培训考核内容及调查问卷。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15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1年,比较不同学历层级护士满意情况、行为层次自我评分与科室成员评分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培训后,不同学历层级护理人员满意度均较高,不同学历满意度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手术室护士行为层级自我评分与科室成员评分均较培训前明显增高(P 0. 05);培训后护理人员服务质量各指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 0. 05)。结论以柯氏模型为基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移动终端培训,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各个方面能力和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998.
黄辉  黄涌  穆静琴 《疾病监测》2002,17(2):62-65
白喉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传染性极强的特点。近年来我国白喉的发病率较低 ,特别是北京市白喉发病率趋于零。但从近 2 0年来世界范围内人类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来看 ,白喉被认为是过去已得到控制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传染病之一。在目前外来人口使我市部分传染病有上升趋势的情况下 ,白喉的防病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 :于 2 0 0 0年 5 - 10月我们选择在我区从事服务性行业人数居前六位的北京、安徽、河南、河北、四川、山东等地户籍 (约占服务性行业人员的76 4 4 % )的健康人群 (本市户籍人口要求在京居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和自血回输疗法对西比灵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8例偏头痛病人随机分为实验A组(33例),实验B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3组病人均服用西比灵治疗,实验A实施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实验B组采用自血回输治疗,2个月后对3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3组病人年龄,性别,伴随症状,头痛程度,发作频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A组和实验B组疗效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A,B两组之间疗效无差异,结论: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和自由回输疗法都能明显提高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癌症患者抑郁状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抑郁症状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它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疾病的康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作者综述了抑郁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癌症相关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诊断标准及治疗与护理对策。强调合理有效地控制抑郁是癌症治疗的重耍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