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AES-steril) 后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ASAI-II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6% HAES-steril(HES) 组、乳酸钠林格式液(RL) 组, 每组15例, 麻醉前以20ml·kg-1·h-1的速率分别输入HES、RL60min。应用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 输液前及输液后1h采血测定: 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实验(PA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结果 静脉输入大剂量HES后, 循环、纤溶功能基本稳定, HES组Hb、HCT、PLT、PAG (1)、APTT与输液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Hb、HCT、PLT、APT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较大剂量应用6% HAES-steril对内源性凝血因子的影响超过了血液稀释的限度, 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82.
高容血液稀释(AHH)可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扩充血容量,并可改善微循环的血流,但血容量的增加是否引起机体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异常改变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评价不同血浆代用品AHH对病人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供体切取技术是器官移植的重要步骤,拟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较为合理的供体切取及修整方法,以供参考。 方法:①实验对象:2000-01/2006-12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共完成无心跳肝肾供体切取100例,手术过程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采用原位肝肾分开切取24例,原位腹主动脉、门静脉双路灌注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法切取供肝肾76例。②实验方法:对门静脉插管灌注方式进行改进,采用盆腔内引流,供肝修整顺序为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胆道;供肾修整顺序为输尿管、肾动脉、肾静脉。③实验评估:术中观察器官色泽、张力及完整度,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 结果:①全组供体平均热缺血时间为5 min;切取时间:肝肾分取平均为肝12 min、肾5 min,联合切取平均为15 min;保存时间平均为8 h。②全组供体均成功移植。 结论:本组开展的肝肾切取与修整技术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逐步改进,形成了在插管、引流、手术、灌注、修整等多方面具有特点的一套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快速、实用,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肝性脊髓病肝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对肝性脊髓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肝性脊髓病患者进行原位肝移植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肝移植后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明显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肝性脊髓病得到控制。2例患者术后随访18及43个月,下肢肌力分别由1级恢复到3和4级。结论 肝移植可有效控制肝性脊髓病的发展,并明显有利于双下肢肌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比较后腹腔镜及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52例,分为后腹腔镜组(23例)和开放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恢复进食时间、引流天数、术后住院天数、IL-2用药情况、出院时肌酐及远期肾功能、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后引流天数、术后输血率、术后并发症、IL-2用药、出院时肌酐水平、病理类型及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a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与开放性手术相比,术后恢复快,远期肾功能、局部复发及转移率方面相似。  相似文献   
86.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与诊治原则.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4月至2007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49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249例肝移植受体中,27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10.84%).其中,脑病8例(29.63%),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2例,经适度脱水、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康复;癫痫2例(7.41%),均治愈;颅内出血4例(14.81%),其中3例行手术治疗,均留有后遗症;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14.81%),2例治愈,2例因真菌感染死亡;锥体外系损害和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分别是6例(22.22%)和7例(25.93%),随免疫抑制剂减量,均逐渐好转.结论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系由多种病因引起,临床症状多样,针对其不同病因及时对症处理,可有效改善、控制病情,使病人得以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利培酮联合氟西汀对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1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氟西汀)38例、对照组(氟西汀)33例,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2周测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疗效评价以HAMD减分率为标准,不良反应以TESS评分为标准.结果 两组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从第2周末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氟西汀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冷缺血时间(cold ischemic time,CIT)对危重症肝病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后移植肝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59例危重症肝病行OL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CTI分为A组(CIT≤8 h,n=35)、B组(8 h 10 h,n=8)三组。收集受体术前和术后1、7、14、30、60 d的血液样本,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和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ALT、AST水平均在术后1 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A、B两组间至1...  相似文献   
89.
李净  金海龙  马冬梅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81-882
抗癫痫药按化学结构分为乙内酰脲类、巴比妥类及琥珀酰亚胺类。药物主要是通过作用于病灶神经元 ,减少其过度放电 ;或是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脑组织 ,防止异常放电的扩散 ;同时患者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现报告由抗癫病药引起的严重药疹 1例。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2 1岁 ,因 2周前更换抗癫痫药 ,2 0余d后自觉前耳廓、颜面及双下肢瘙痒 ,4d后 ,出现咽痛 ,继之颈、躯干出现小米粒大的皮疹 ,鲜红突出于皮肤 ,伴发热、寒战。口服螺旋霉素、银翘片、先锋霉素、洁霉素、地寒米松未见好转。皮疹蔓延全身 ,臀部、下肢部分皮肤松解脱落。既往癫痫病史 1…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以术后早期氧饱和指数低于200作为诊断急性肺损伤的标准.211例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术,其中22例死亡,对存活的189例患者术后早期行血气分析及相关检查,分析急性肺损伤与患者原发病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有效循环量的相关性;所有肝移植患者术后均给予氧疗、抗感染、抗排斥反应、保肝、营养代谢支持、利尿与扩血管等综合治疗,根据血气分析及中心静脉压分别调整氧浓度和循环液体量.结果 189例中,146例发生急性肺损伤,占77.5%.经治疗后各脏器功能均恢复正常.发生急性肺损伤与术前肝功能失代偿、术中出血、术后出入量有关.结论 除氧疗外,重视术前对原发病的治疗,术中减少出血,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做好全身支持治疗是预防及减轻急性肺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