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7 毫秒
61.
周纪宁  金浩 《医学教育探索》1999,(3):273-275279
研究了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连续化血浆过程,提出描述固定化酶连续催化过程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的拟合曲线能够和实验值较好地吻合,表明该数学模型能适用于类似血浆的生物流体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中小肝癌患者233例,其中资料完整者119例,分为行射频治疗者(射频组)57例和行手术治疗者(手术组)62例,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射频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1.2%、63.2%、56.1%,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2.5%、35.1%、21.1%;手术组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为91.9%、64.5%、59.7%,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3.9%、45.2%、25.8%,2组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手术组(P<0.01).结论:原发性中小肝癌采用射频消融术与手术切除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射频消融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术后并发症少、花费更低,在治疗中小肝癌上有望替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植入联合胆管腔内灌注化疗在晚期胆管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经肝胆道支架置入(PTBS,PTBS组)或PTBS联合腔内灌注化疗(PTBS+腔内灌注化疗组)的86例晚期EHCC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病人肝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存情况等。Kaplan-Meier曲线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病人术后总体生存时间(OS)的相关因素。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术后1月、3月及6月血清中ALT、AST及TBIL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 < 0.05),且PTBS+腔内灌注化疗组病人下降趋势比PTBS组更为显著;PTBS+腔内灌注化疗组病人术后血清ALB水平增加更为明显。2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BS组病人生存时间中位数为7个月,1年生存率为11.3%;PTBS+腔内灌注化疗组病人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7.5%。log-rank检验提示PTBS联合腔内灌注化疗可改善EHCC病人的预后,延长其生存期。Cox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接受PTBS+腔内灌注化疗是预后独立的保护性因素(HR=0.46,95%CI:0.23~0.92,P < 0.05)。结论与单纯PTBS相比,PTBS联合腔内灌注化疗可改善EHCC病人的预后,延长其生存期。PTBS联合腔内灌注化疗可获得更佳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分布及特点,探讨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发生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10月66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2%,病原学检查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占43.2%,肺炎克雷伯菌占20.7%,铜绿假单胞菌占9.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5.4%,嗜麦芽寡氧单胞菌占6.3%。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大多呈现耐药,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加强ICU医院感染管理,从各环节入手,及时根据药敏情况调节用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金浩  钱芳  何柏江 《中国药房》2012,(7):648-649
目的:建立测定柘木糖浆中山柰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lesilODS-100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山柰酚进样浓度在1~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7%,RSD=1.21%(n=9)。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柘木糖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SAP患者及15例正常人血清中VDBP含量.其中SAP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14天采集血清,正常对照组采血1次.结果:入院后第1及第7天,SAP患者血清VDBP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SAP组中,发生器官功能不全者血清VDBP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者(P<0.05).结论:VDBP在SAP患者血清中含量明显降低,且与较差预后相关,提示VDBP可能作为判断SAP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7.
利用固定化酶柱进行体外血液净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酱置方法计算了固定化L-天冬酰胺酶柱,对连续化血浆净化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相吻合,表明适用于描述体外循环净化过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中药饮片使用剂量进行调查统计,了解该院中药饮片处方剂量现状。 方法 抽取该院2013年度1 000张中药饮片处方,对中药饮片使用频率、超剂量药味数、有毒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张处方总剂量大于300 g的处方占总处方数的59.6%。使用频率前10位的中药为甘草、黄芪、炒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炒白芍、薏苡仁、炒杜仲、陈皮,其中大部分中药饮片有不同程度的超剂量使用。有毒中药饮片也有超剂量使用现象。 结论 中药饮片处方超剂量使用问题突出,需改进中药饮片用药现状,确保处方合理,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细胞肝癌7例,肝海绵状血管瘤3例,肝炎性假瘤2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转移性腺癌、鳞癌各1例,差分化腺癌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脏病灶占位直径1.5~10.0cm。结果 15例成功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2例行手助腹腔镜探查游离后开腹切除,1例腹腔镜游离肝脏后小切口进腹肝切除。其中右肝段或局部切除术10例,左肝外叶切除术8例。手术时间115—400min,术中出血量(527.5±325.4)ml。术后未发生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0±3.7)d。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诊断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于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接受诊治的早期肺癌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行低剂量CT诊断与常规剂量CT诊断,比较两种剂量CT检测结果。结果两种剂量CT的肺癌检出率、合格成像数、图像质量评分及病灶特征扫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噪声值高于常规剂量CT,但其不构成对最终诊断结果的影响;低剂量CT辐射剂量少于常规剂量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模式下的CT扫描均对早期肺癌疾病诊断具有较好表达,成像方面具有较高一致性,但低剂量下可减少患者医疗辐射伤害,故推荐低剂量CT扫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