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胎球蛋白A(AHSG)/脂联素(APN)比值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130例,根据有无合并MS将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61例)和T2DM合并MS组(69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6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的一般资料,同时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空腹胰岛素(FINS)、AHSG及AP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AHSG/APN比值。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合并MS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项目辅助诊断T2DM合并MS的价值。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T2DM组、T2DM合并MS组AHSG及AHSG/APN比值均依次升高,APN依次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AHSG与腰围、空腹血糖、TG、LDL-C、HOMA-IR、CRP及AHSG/APN比值均呈正相关(P0.01),与APN呈负相关(P0.01);APN与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TC、AHSG及AHSG/APN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P0.01),与HDL-C呈正相关(P0.05);AHSG/APN比值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与其他项目均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仅AHSG/APN比值为MS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1.051,95%可信区间(CI)为1.015~1.088,P0.01],APN为保护因素(OR=0.758,95%CI为0.566~0.978,P=0.047)。ROC曲线分析显示,AHSG、APN和AHSG/APN比值辅助诊断M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2、0.730、0.806,AHSG/APN比值的诊断效能优于AHSG和APN。结论 AHSG/APN比值能更好地反映T2DM患者的代谢紊乱状态及MS的发生风险,对T2DM合并MS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金属胆道支架和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对胆管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无法根治手术的胆管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2例,先行支架置入,根据是否置入125I 粒子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常规、瘤体最大径、最小径、再出现黄疸时间、生存时间等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经治疗1 、3 、6 个月后两组肝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术后1 个月胆红素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术后3 、6 个月与术前,术后3 个月与1 个月,术后6 个月与3 个月胆红素降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瘤体明显减小,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83± 1.57)个月,24个月总生存率为38.46% ;对照组为(8.89± 1.0)个月,24个月总生存率为11.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皮金属胆道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较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在具有相同减黄效果同时,亦可有效抑制胆管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内装施源式有利于更方便观察疗效、调整粒子位置、追加治疗剂量及放射材料的回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超微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ANP并发低钙血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2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及ANP 3、6、12 h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ANP模型.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降钙素及Ca2+水平.取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取甲状腺腺叶组织电镜下观察滤泡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ANP组6h的血淀粉酶、脂肪酶、降钙素水平分别为(4025±579) U/L、( 8272±794)U/L、(383.6±64.5) pg/ml,均显著高于SO组的(1063±129) U/L、(55±18) U/L、( 143.1±42.2) pg/ml;血清Ca2+水平为(2.41±0.12) mmoL/L,显著低于SO组的(2.97±0.12) mmol/L(P值<0.05或<0.01).ANP组12 h的血清降钙素水平为(317.1±78.2)pg/ml,较6h时显著降低(P<0.01).ANP组大鼠甲状腺滤泡旁细胞核膜内陷,线粒体、游离核糖体增生,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融合,分泌颗粒增多;6 h后细胞器开始减少并消失,仅余少量分泌颗粒.结论 ANP大鼠的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对已吸附了低密度脂蛋白(LDL)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达到饱和程度的吸附柱,用1mol/L的生理盐水进行脱附,采用修正Langmuir吸附式建立了连续脱附过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吻合,表明该数学模型适用于描述类似于LDL及VLDL这类蛋白质大分子的脱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Two cases of anterior urethral valve are re- ported. The condition may be diagnosed by voiding cystourethrography and treated transure- thrally or by open urethrotomy with excision of the valve. After operation the 2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with normal urinary flow.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125 I粒子对人肝外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凋亡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对其分组:0个粒子组(control组)、1个失效粒子组(SX组)、1个有效粒子组(LZ1组)、2个有效粒子组(LZ2组)和3个有效粒子组(LZ3组),各组使用对应数目的125 I...  相似文献   
18.
药物靶点的发现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标记的药物靶点发现技术因其无需改造药物小分子结构,能更真实反映小分子药物与靶点互作,成为药物靶点发现的新途径。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其作用靶点及机制的研究备受制约,鉴于非标记的药物靶点发现技术在TCMs化学成分靶点发现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非标记的药物靶点发现新技术及其在TCMs研究中的应用,为TCMs化学成分靶点的发现提供参考,为促进TCMs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25)I粒子胆管腔内联合瘤体内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头癌(PH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不可切除PT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7例接受胆管腔内联合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125)I组),35例接受腹腔镜姑息性手术(PS组),对比2组术后肝功能、并发症、中位生存时间及截止随访终点时生存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3及6个月时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术后3、6个月时~(125)I组较PS组更为显著(P均0.05)。P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0/35),~(125)I组为21.62%(8/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6)。PS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125)I组为11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胆管腔内联合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可有效缓解PHC所致胆管梗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疟疾流行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候因素对疟疾的流行有明显影响.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疟疾流行的影响,为控制疟疾流行提供参考,该文建立了包括各种气候因素在内的综合模型进行研究,以期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疟疾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