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应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对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胸膜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探讨其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经内科胸腔镜检壁层胸膜活检确诊的1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19~80岁,平均(53.7±23)岁,右侧胸腔积液7例,左侧胸腔积液5例;6例老年患者中胸水存在时间≥30天者4例,5例在胸部CT中发现陈旧性肺结核改变.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病理表现肉芽肿改变,其中5例伴干酪样坏死;2例仅发现增生纤维组织及渗出物,未见肉芽肿改变.2例术前低热的青年患者检查后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主要并发症为疼痛,对症治疗可缓解,无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部麻醉下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是一项安全、有效、易操作的检查方法,对有肺结核病史、胸水存在时间长、临床疑诊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内科胸腔镜检查,同时胸腔内粘连的处理和充分引流胸膜腔液体有助于改善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物变化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相关性,进而确定肠道微生物变化是否是导致ROU的致病因素之一。 方法 选取8名经常发作ROU作为实验组(HR);1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HN)。对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同时用ELISA检测粪便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2。结果 在门水平上,HR中厚壁菌门的丰度高于HN(P<0.05)。在属水平上,HN中Escherichia/Shigella和双歧杆菌的丰度高于HR(P<0.05)。HR组肠球菌的丰度高于HN组(P<0.05)。粪便中IL-10水平在HN、HR组中相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IL-22水平高于HN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22是ROU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歧杆菌丰度可能是ROU的保护因素,粪便中IL-22可能是危险因素。结论 ROU患者粪便中IL-22与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双歧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及IL-22水平的升高参与了ROU的发生,且IL-22在ROU发生过程中促炎作用强于它自身及IL-10的抗炎作用,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PLCH)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例PL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PLCH患者中4例合并PH(36%),PLCH-PH临床症状较无PH者重,表现为Borg呼吸困难评分明显增加,杵状指,心功能(NYHA)达Ⅲ~Ⅳ级,并出现右心衰竭体征.胸部HRCT以双上中肺野弥漫囊腔样损害为主,并可见肺动脉增宽,右心增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及动脉血氧分压也显著降低,并出现呼吸衰竭.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收缩压升高.肺活检病理除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及囊腔样改变外,还可见肺小血管管腔狭窄及毛细血管扩张.治疗以氧疗、对症缓解症状为主,3例接受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未见明显效果;4例PLCH-PH,仅1例随访1年病情稳定.结论 PH是PLCH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PLCH病情进展、预后不良的标志;对于PLCH患者应注意PH的早期评估与预防.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09—2019年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34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8例食管基底层型高级别异型增生的病例,共计5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改良手工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选取本院近期病例80例,每例分别进行常规手工和改良手工染色及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染色,进行结果对比;原位杂交:选取本院近期原位杂交EBER阳性病例15例和HPV阳性病例18例,每例分别进行传统和改良手工原位杂交染色方法,并比较染色结果.改良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伴有浆膜腔累及的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2010-01-2021-01间诊断的伴有浆膜腔累及的浆细胞骨髓瘤6例,制作细胞学涂片及细胞蜡块,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6例患者平均年龄69岁;均为浆细胞骨髓瘤累及浆膜腔,样本来源:胸腔积...  相似文献   
27.
尿钒的测定已被建议用来评价工人对钒接触的危害。目前多采用比色法测定尿中钒,但灵敏度低,重现性较差。而用无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灵敏度高,但仪器昂贵,不易推广。我们根据钒与辛可宁的铜铁试剂铬合物在NaAC—HAC体系中(PH5.2—5.4)能产生一个很好的催化波机理,利用TP—1A示波极谱对尿中钒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胃超高分化腺癌(very well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VW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1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原第一五二中心医院)诊断的胃VWDA 12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47~80岁)。胃上部6例,胃中部2例,胃下部4例。肿瘤中位直径17 mm(范围5~65 mm)。构成肿瘤的细胞类似吸收细胞、Paneth细胞、小凹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细胞单层排列,核轻度增大位于基底侧,核呈纺锤形至轻度不规则形,核极向紊乱。早期胃管状VWDA 9例,肿瘤腺管类似肠上皮化生的腺管,其中2例浸润至黏膜下层,黏膜深部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表现为腺管囊性扩张、弯曲、分支、尖角,以及流产型腺管。早期胃乳头状管状VWDA 1例,癌局限于黏膜层内,由小凹型上皮细胞构成。胃进展期乳头状管状VWDA 2例,由小凹型上皮、幽门腺或颈黏液细胞构成,且伴有淋巴管内癌栓和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例背景黏膜均见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肠型1例,胃肠混合型9例,胃型2例。仅局限于黏膜内的8例胃VWDA Ki-67阳性指数40%~70%,2例浸润到黏膜下层的癌和2例进展期癌Ki-67阳性指数10%~25%。所有肿瘤均显示p53蛋白呈野生型表达模式、HER2阴性。在术前活检中被诊断为腺癌或高级别异型增生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7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范围12~72个月),10例早期癌未见复发;2例进展期癌中1例发生肺转移,另1例死亡。结论胃VWDA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腺癌的结构特征和极低度的细胞学异型性。结构异型性的诊断价值显著大于细胞学异型性,黏膜深部和黏膜下层的不规则腺管浸润性生长是诊断的可靠依据。黏膜内VWDA诊断具有挑战性,活检标本中的部分病例难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探讨肺腺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的表达与腺癌中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评价FAP α在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准确诊断为腺癌的肺癌患者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腺癌组织FAP α的表达,收集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FAPα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因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FAPα主要表达在肺腺癌间质中基质成纤维细胞中,正常对照肺组织及腺癌细胞中均未检测到FAP α表达.脉管浸润阳性组FAP 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脉管浸润组(U=512.500,P=0.004),伴淋巴结转移组FAP α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U=670.500,P=0.040),FAP α表达与肿瘤长径呈显著正相关(r =0.307,P=0.004),FAPα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232,P=0.033);FAP α的表达与患者年龄(r=-0.139,P=0.204)、性别(P=0.419)、肿瘤位置(U=338.000,P=0.091)无关.结论:FAP α在肺腺癌早期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能作为肺腺癌诊断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乳腺癌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p53、c-erbB-2、Ki-67)的相关性,评价FAP在乳腺癌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82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FAP的表达。收集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分析FAP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生物学预后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FAP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与FAP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与FAP表达呈正相关(r=0.922,P=0.000),病理分级与FAP表达呈弱正相关,r=0.360,P=0.001。FAP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t=11.003,P=0.00。FAP表达与p53(r=0.498,P=0.000)、c-erbB-2(r=0.326,P=0.004)、Ki-67(r=0.449,P=0.000)的表达呈正相关,FAP表达与ER、PR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FAP在女性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FAP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