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5篇 |
免费 | 103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篇 |
儿科学 | 78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37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125篇 |
内科学 | 76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125篇 |
综合类 | 242篇 |
预防医学 | 183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8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8篇 |
肿瘤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39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将人羊膜(humanamnioticmembrane,HAM)负载培养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重建皮肤真皮替代物,负载培养猪表皮细胞重建皮肤表皮替代物,并观察猪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方法将贵州小香猪的MSCs、表皮细胞原代培养,传代扩增后,分别以不同的密度接种于HAM的基质面,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SCs、表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情况,并于培养3~18d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检测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生长的形态特点。结果接种后30min内就明显见到MSCs、表皮细胞在HAM上贴附,24h内大部分贴附生长,3d形成单层完全覆盖HAM,超微结构形态良好。结论HAM是MSCs、表皮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对MSCs、表皮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比研究手术切除与碘酊注射两种方法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将79例患者按照随机加个人选择分成两组,手术切除组49例,碘酊注射组30例,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手术切除组治愈+有效率为97.96%,碘酊注射组治愈+有效率为96.67%,两种方法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采用碘制剂注射治疗操作简便快捷,减少了手术前器械准备,减轻了患者畏惧感,痛苦相对小,术后也不会出现手术切除引起的疤痕和外形改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4.
溴敌隆颗粒毒饵防制家栖及农田鼠类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推广溴敌隆新剂型,掌握溴敌隆颗粒毒饵使用技术,给今后大面积灭鼠提供良好的交替更换杀鼠剂。方法在贵州省余庆等5县(区)对0.005%溴敌隆颗粒毒饵防制家栖及农田鼠类进行药效试验。结果0.005%溴敌隆颗粒毒饵对住宅区褐家鼠、黄胸鼠、农田黑线姬鼠的适口性较好,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投药后15d,对家栖和农田鼠类的平均防制效果分别为84.23%和85.72%,平均取食率分别为31.99%和33.20%。各示范区农田大面积防制效果均达80.00%以上。结论0.005%溴敌隆颗粒毒饵是一种较理想的商品毒饵,可以作为贵州省重点地区大面积灭鼠的首选交替杀鼠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医院收治的186例AMI合并HF患者,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61例)和预后良好组(1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RBP-4、GAS6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RBP-4、GAS6水平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急性HF占比、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RBP-4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室射血分数、GAS6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91,95%CI:1.016~1.173)、急性HF(OR= 2.468,95%CI:1.030~5.913)、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OR=1.002,95%CI:1.001~1.003)、RBP-4(OR=1.156,95%CI:1.076~1.242)、左室射血分数(OR=0.829,95%CI:0.725~0.948)、GAS6(OR=0.342,95%CI:0.195~0.599)均为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RBP-4、GAS6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90、0.895(P<0.05)。 结论 血清RBP-4水平升高和GAS6水平降低与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二者联合对AMI合并H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完善肺力咳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重新修订了前胡的薄层鉴别,增加了红花龙胆、黄芩的薄层鉴别及RP-HPLC法测定当药苷的含量。RP-HPLC含量测定法采用Aglient Eclipse XDB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47 nm。结果:薄层鉴别阴性对照均无干扰;RP-HPLC含量测定方法中当药苷在0.04076~0.24456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2%(n=6)。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肺力咳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余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实施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EBV)的PDVI(16例,17条肢体,观察组)和行浅静脉手术的PDVI( 20例,26条肢体,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手术后小腿酸胀沉重感消退和溃疡愈合情况;并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瓣膜反流程度。所有病例随访24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下肢酸胀沉重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静脉功能不全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浅静脉曲张全部消失,13条(92.9%)肢体溃疡愈合。术后24个月,大多数患者下肢沉重酸胀感较术后1个月时减轻;但观察组2条肢体、对照组1条肢体沉重酸胀感加重。观察组肢体溃疡复发1例,浅静脉曲张复发1例;对照组浅静脉曲张复发2例。下肢术后酸胀沉重感、静脉功能不全评分改善及溃疡愈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EBV和单纯线静脉手术都是治疗PDVI的有效方法。严格掌握EBV适应证以及术前、术中对股浅静脉瓣膜形态进行详尽评估是EBV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我们从1994年10月至1998年4月对5例局部组织肥厚解剖关系不清的门脉高压并急性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病 人,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中,采用弯肠钳固定胃管引导游离食管下段切断扩张血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7岁.第1次出血第1次手术3例;第2 次出血第1次手术1例;第3次出血第2次手术1例.②手术方法:常规开腹先切除脾脏,按序处理离断结扎各部位血管后,处 理胃冠状血管,用拇指及食指经小弯近贲门游离,经裂孔处触摸上方食管下段血管网及其结缔组织,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将食 管内的胃管或三腔管捏挤到食管右侧缘,用一把弯肠钳外侧弧远端钳夹食管的前后壁,将胃管推挤固定在食管右侧,即可触 到明显的标记.根据情况旁开1.5 cm左右,即可安全充分游离、切断、结扎血管组织,避免损伤食管,并根据需要向上移动肠, 相似文献
4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血液凝固性高。我们采用反应血液凝固性的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的体外血栓变化,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健康人组21名,男14名,女7名,平均32岁。均为本院职工,实习生及部分患者家属,经查未发现心、脑、肝、肾及血液等疾患。患者组32例(按照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1984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和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部分血管造影确诊为本病),男20例,女12例;年龄22~71岁,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合并S H S的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靶向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偏瘫上肢上肢简化的Fugl-M yeer运动功能评分(FMA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的临床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