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卵巢储备指的是女性卵巢内卵泡的数量及卵母细胞的质量,反映女性生育潜能[1]。临床上把卵巢内卵泡数量减少、发育异常或卵子质量降低统称为卵巢低储备(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与月经周期正常的同龄女性相比,患有DOR的女性常表现为:卵泡消耗异常,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周期中卵巢对促性腺激素低敏,伴有激素紊乱和生育力减退,最终导致不良妊娠结局[1]。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不孕不育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人类生殖功能的降低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环境中某些天然存在的物质,特别是洗涤剂、增塑剂、多氯联苯、药物、农药及塑料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能够产生一系列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因其存在的普遍性和可能的生殖毒性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1]。  相似文献   
83.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在胚胎着床前对其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结合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选择正常的胚胎进行移植的一门新兴的辅助生殖技术,该技术在遗传病的诊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截至到2005年10月世界上已有1959例正常婴儿通过植入前诊断技术诞生.总结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步骤和各项技术,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其应用前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索建立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方法:对2例高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卵裂球活检,染色体21、X、Y三色荧光原位杂交,胚胎遗传学分析后,选择染色体正常胚胎移植。结果:20d后血HCG>1000IU/L,孕50dB超见子宫腔内单胎妊娠并见心搏,孕16周B超检查显示胎儿生长、结构正常。结论: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移植2例,临床妊娠成功。  相似文献   
85.
86.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技术,通过体外受精(in—vitro fertilization,IVF)获得卵母细胞或胚胎,经活检遗传学分析,选择正常胚胎移植,可避免遗传病妊娠发生,将产前遗传学诊断提前到胚胎植入之前,具有重大的优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小鼠植入前胚胎对输卵管上皮细胞DNA甲基转移酶I(Dnm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nmt1在小鼠输卵管的组织学定位;Real- timeRT- PCR检测正常妊娠和假孕小鼠在胚胎2细胞期、4细胞期和8细胞期时,输卵管上皮细胞Dnmt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Dnmt1主要表达在小鼠输卵管的上皮细胞层;妊娠组小鼠各期输卵管上皮细胞Dnmt1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假孕组(P<0 05)。结论:小鼠植入前期的胚胎对母体输卵管上皮Dnmt1mRNA表达具有降调节作用,胚胎可能通过此作用间接调控输卵管上皮某些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利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液EBSS(SIGMA系列),G1和G2(Vitrolife系列),Quinn’s1026和Quinn’s1029(SAGE系列)对昆明系小白鼠胚胎进行体外培养,以对新建IVF实验室进行评估。方法 取7周龄的昆明白雌性小鼠,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10 IU促排卵,48 h后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10 IU促卵泡成熟,同时与雄性小鼠1:1合笼,再经过48 h后获取形态正常的2细胞鼠胚。将胚胎分成三组,A组使用EBSS(Earle’s Balanced Salt Solution)培养液,B组使用G1和G2培养液,C组使用Quinn’s1026和Quinn’s1029培养液,三种培养液均添加10%人血清白蛋白。分析对比三组结果。结果 72 h后,鼠胚总体囊胚形成率为71.54%(382/534),其中A组的囊胚形成率为30.56%(22/72),B组为70.49%(129/183),C组为82.80%(231/279),B、C组的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 通过鼠胚体外培养,对新建试管婴儿实验室进行了较好的质控检测,序贯培养液Vitrolife系列的G1和G2以及SAGE系列的Quinn’s1026和Quinn’s1029在鼠胚囊胚形成率上要高于简单培养液EBSS。  相似文献   
89.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in 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技术从1992年诞生以来,已成为现代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治疗少、弱、畸精子症等男性不育,以及常规体外受精周期失败等情况,为无数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然而随着生殖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该技术对胚胎发育及出生后代的安全性等产生了新的看法.本文就目前对于ICSI技术本身及其可能导致早期受精异常、胚胎发育异常及出生后代遗传风险等的研究近况作以下概述.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单细胞扩增前引物延伸法及巢式PCR技术,研究该技术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获取单个正常男女淋巴细胞和无杜氏肌营养不良(DMD)家族史的单个卵裂球,15碱基随机引物PEP扩增单细胞全基因组,再以巢式PCR技术检测PEP反应产物中DMD基因外显子8,17,19,44,45,48及Y染色体上的睾丸决定基因SRY。结果:单个淋巴细胞和单个卵裂球的6个DMD外显子扩增成功率分别为97.2%(175/180)和100%(60/60),单个男性淋巴细胞SRY的扩增成功率为100%(15/15),而单个女性淋巴细胞无SRY的扩增(0/15)。结论:检测单细胞DMD基因外显子8,17,19,44,45,48和SRY的PEP-巢式PCR技术具有较高扩增成功率和特异性,可望应用于 DMD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单细胞基因诊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