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8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10篇 |
药学 | 31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19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11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血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A、B两组共116例,男65例,女51例,年龄46~81岁.A组70例,单一使用黄连素;B 46例,为原降糖药+黄连素.两组用量均为0.3g/次,1日3次.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10d、1月、1年空腹血糖及66例用药前、后的餐后2h血糖,观察其降血糖效果及副作用.结果:病人血糖在用药第10d就明显下降,且呈稳定下降态势,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1年后空腹血糖正常率为91%.结论: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疗效肯定且安全、方便,无低血糖反应,与其它降糖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该药同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恰恰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ER、PR、P—g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ER、PR与P—gP之间的关系,为肺癌的优化化疗、预测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指标。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包埋的肺癌标本中ER、PR、P—gP的表达。结果:P—gP阳性表达率36.05%(31/86),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53%、41.86%,其中腺癌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组织类型。ER、PR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水平呈正相关,而与患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无关。31例P—gP阳性病例中,EP、PR阳性表达率为51.61%和64.52%,肺癌组织中P—gP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gP与ER、PR之间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提示肺癌的化疗若辅以性激素受体拮抗剂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对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体外溶出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1磷酸盐缓冲液(55:45)(磷酸调pH值3.80),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 在5~160 μ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RSD≤3.00%,日间RSD≤3.69%,回收率为99.69%。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在0.1 mol·L-1盐酸中基本不释药,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随pH值升高释药速率迅速加快。结论 该方法准确,重现性好,醋氯芬酸结肠靶向微丸具有明显结肠定位释药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片后的药动学。 方法 LC-MS/MS测定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后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拉血药浓度并利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给药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及贝那普利拉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为(47.3±10.6),(1.3±0.4)和(4.5±0.6) h,Cmax为(6.4±1.5),(136.5±40.2)和(158.3±46.7)μg·L-1,AUC0-t为(267.7±88.4),(144.3±46.7)和(891.4±265.4)μg·h·L-1;多剂量给药氨氯地平与贝那普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是:t1/2为(45.1±8.7),(1.4±0.4)和(5.3±0.8)h,Cmax为(8.2±1.8),(142.4±47.5)和(165.2±40.8)μg·L-1,AUC0-t为(413.5±102.4),(155.7±52.8)和(915.7±316.9)μg·h·L-1,R为(1.6±0.6)、(1.0±0.1)和(1.2±0.1)。结论 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片2组分及活性代谢产物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吸收速率和消除速度不随连续给药变化,但连续给药后苯磺酸氨氯地平在体内有轻微蓄积。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MVD)在判断胃腺癌中的转移和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胃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胃组织中MVD的表达水平,随访生存时间,比较MVD的不同表达程度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MVD阳性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并与Bomn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比较相关显著(P<0.05),MVD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较阴性者短(P<0.05)。结论:MVD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7.
48.
49.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拟择期行前臂或者手部手术的病人120例,在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随机分为四组:A组给予0.25%的罗哌卡因,B组给予0.33%的罗哌卡因,C组给予0.4%的罗哌卡因,D组给予0.5%的罗哌卡因,每组30例,均给予罗哌卡因32 ml。记录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评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随着罗哌卡因浓度的增高,起效时间逐渐缩短,镇痛维持时间逐渐延长,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秀率83.3%,优良率93.3%;B组优秀率90.0%,优良率96.7%;C组优秀率96.7%,优良率100%;D组优秀率100%。四组病人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0.25%~0.50%罗哌卡因都是可行的,从"较低的浓度达到100%阻滞成功率"的角度评价,0.4%罗哌卡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