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30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562篇
内科学   147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53篇
综合类   773篇
预防医学   442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75篇
  9篇
中国医学   394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 β型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THβ)属于罕见内分泌疾病,临床极易误诊、误治。目的 总结RTHβ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医师了解本病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3-2016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诊断为RTHβ的患者6例。回顾性分析6例RTHβ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诊断年龄、发病年龄、家族史、主诉、心电图检查结果、甲状腺触诊结果、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结果、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血清铁蛋白、脂代谢指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基因测序情况等。结果 6例RTHβ患者的诊断年龄均高于发病年龄,患者在确诊RTHβ之前均被误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主诉均存在心悸、多汗,3例伴心房颤动。6例患者甲状腺核素静态显像均显示甲状腺双叶摄取率增高。5例RTHβ患者甲状腺超声显示有甲状腺肿大,4例显示多发结节。6例RTHβ患者血清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在参考范围,且TRAb均为阴性;血清SHBG和血清铁蛋白均在参考范围;甲状腺激素受体(TR)β基因测序均存在点突变。结论 RTHβ的临床表现存在高度异质性,临床诊断时需注意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区分,同时注意并非所有的RTHβ患者能检测出TRβ基因突变。对于高度怀疑为RTHβ的患者,可以采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左旋-三碘甲腺原氨酸(L-T3)抑制试验或TRH兴奋试验联合L-T3抑制试验进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在不同钙离子浓度下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NaV)1.2与钙调蛋白(CaM)的结合,并分析CaM的钙离子结合位点突变后与NaV1.2结合能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PCR技术构建NaV1.2蛋白片段异亮氨酸-谷胺酰胺(IQ)基序的cDNA,采用QIAGEN点突变技术构建CaM突变体(CaM12、CaM34、CaM1234),应用牵出(pull-down)试验技术检测有钙(100 nmol/L钙离子浓度)和无钙条件下NaV1.2 IQ与CaM及其突变体(CaM12、CaM34、CaM1234)的结合情况。结果: CaM与NaV1.2 IQ在无钙和有钙情况下均可互相结合,而单独重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不具有与CaM结合的能力。无钙条件下CaM与NaV1.2 IQ的结合量大于有钙条件下两者的结合量(P < 0.05);无钙条件下,CaM野生型与NaV1.2 IQ结合量大于CaM突变体与NaV1.2 IQ的结合量,其中CaM1234的结合能力在三个突变体中最弱(P < 0.05)。结论: CaM及其突变体对NaV1.2 IQ的结合具有钙离子依赖性,这一CaM调控NaV1.2新机制为离子通道疾病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3.
104.
胡慈贤  徐俏  蒋婧妍  俞盛辉 《现代实用医学》2020,32(2):156-157,I0003
目的以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探讨不同的体位变化对末梢灌注指数(PI)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志愿者40名。每位受试者均完成4种不同体位下的参数测量包括仰卧位(S组)、Trendelenburg体位(T组)、反式Trendelenburg体位(R组)和俯卧位(P组)。观察指标包括PI、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四种体位下,受试者的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组PI显著高于S组(P<0.05),R组显著低于S组(P<0.05),P组与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rendelenburg体位和反式。Trendelenburg体位对PI产生显著的影响,临床监测PI时因考虑体位因素对P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结合唾液腺造影及内镜表现对131I相关唾液腺炎进行炎症分级,评估分析内镜治疗的疗效。 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8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进行唾液腺内镜检查与治疗的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唾液腺造影与内镜表现的特点并进行炎症分级。根据病变程度,采取内镜下生理盐水与地塞米松混合液灌洗、机械扩张等治疗,术后进行随访。 结果 42例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为1 ∶7.4,症状为唾液腺区反复肿胀、疼痛或口干等。腮腺造影主要表现为一处或多处导管狭窄,部分病例分支导管未显影。唾液腺内镜主要表现为导管不同程度狭窄,可见分支导管闭锁。根据腮腺造影及内镜所见分为3级:(1)轻度炎症:主导管存在狭窄和扩张,但0.9 mm内镜可通过;(2)中度炎症:主导管存在一处重度狭窄,内镜不能直接通过;(3)重度炎症:主导管存在2处以上重度狭窄、弥漫性狭窄或导管闭锁。33例(65侧)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腮腺同时接受唾液腺造影与内镜检查,其中轻度炎症8侧,中度炎症23侧,重度炎症34侧。内镜治疗后经3~72个月随访,效果评价为显效22侧,缓解22侧,无效19侧,失访2侧,总有效率为69.8%。 结论131I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腮腺造影以及唾液腺内镜表现具有明确的特点,据此我们提出131I相关唾液腺炎炎症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唾液腺内镜技术可以明显缓解131I相关唾液腺炎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对于早期病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 利用套索(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和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肿瘤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发病风险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制定AKI精准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于医院数据管理平台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病史、肿瘤类型/治疗、基础肝肾功能、生化和电解质指标等数据资料。通过LASSO回归筛选出与AKI发生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借助贝叶斯网络分析进一步描述变量间相互作用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26 914名研究对象中,AKI发病率为12.4%(n=3 326),其中肾癌(27.3%),多发性骨髓瘤(24.1%)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23.9%)患者的AKI发病率最高。LASSO回归筛选出22个与AKI发生相关性最显著的变量,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史、肿瘤类型/分期/治疗方式、肝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值/血尿酸、白蛋白、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血钠/血钾等电解质。贝叶斯网络模型发现血红蛋白、eGFR、血氯和血磷与AKI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血钠和白蛋白等中间节点间接影响AKI的发生;糖尿病和性别通过节点尿酸间接相连eGFR,而后者是AKI的父节点。模型推理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贫血和eGFR ≤ 59 mL·min-1·1.73 m-2的患者发生AKI的概率最高(55.7%);而上述指标均正常者AKI发病率最低(3.0%)。模型评价发现贝叶斯网络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为88.8%,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06。结论 基于LASSO变量选择联合贝叶斯网络分析构建的模型在肿瘤相关AKI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更符合实际理论,其在发病风险预测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高渗应激(HS)诱导的ROS-NLRP3-IL-1β信号通路激活被认为是干眼发病机制中上皮细胞炎症的关键步骤。本研究旨在研究金雀异黄素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这一通路来保护人角膜上皮细胞抑制HS诱导的炎症发生。方法 将人角膜上皮细胞(iHCEC和priHCEC)在各渗透压培养基(312、350、400、450mOsm/L)和50μmol/L金雀异黄素中按分组进行不同处理培养。采用CCK-8检测各处理iHCEC和priHCEC的活性。使用小干扰RNA (siRNA)来抑制iHCEC中NRF2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各处理后iHCEC中NLRP3炎性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处理后iHCEC和priHCEC中IL-1β分泌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分析各处理后iHCEC中氧化应激标志物,相关试剂盒来检测不同处理iHCEC的酶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处理后iHCEC中NRF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金雀异黄素可通过抑制ROS-NLRP3-IL-1β信号通路保护人角膜上皮细胞免受HS诱导的损伤。金雀异黄素显著抑制HS诱导的iHCEC中NLRP3 炎性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和IL-1β的分泌。金雀异黄素可显著减弱HS诱导的氧化应激,表现为金雀异黄素预处理后iHCEC内ROS生成量减少和8-OHdG阳性细胞数目减少。金雀异黄素诱导NRF2表达,从而触发几种抗氧化酶的表达。结论 金雀异黄素可以抑制HS诱导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炎症的发生,其可能具有在较早阶段预防和减轻与干眼相关的角膜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双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产妇采用母乳喂养对其所生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携带HBV产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各323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97例患者,其中母乳喂养组149例,人工喂养组148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HBsAg、抗-HBs、HBeAg、HBV DNA>100 IU/m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8.39%(87/149),低于7月龄时的95.97%(143/149);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65.10%(97/149),高于7月龄时的13.42%(20/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5、40.49,均P<0.01).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01%(3/149)和2.68%(4/149),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68%(4/149)和2.68%(4/149),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47.97%(71/148),低于7月龄时的95.94%(142/148);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55.41%(82/148),高于7月龄时的19.59%(29/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5.37、39.84,均P<0.01).人工喂养组出生<24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IU/mL阳性率分别为4.73%(7/148)和1.35%(2/148),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1.35%(2/148)和1.35%(2/148),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是增加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携带产妇垂直传播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这类产妇在正规预防的前提下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