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87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4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 原发性肝细胞癌(下简称:肝癌)和生殖系胚胎癌病人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的检测,目前可有20余种方法。醋酸纤维膜电泳(下简称:纤膜电泳)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糖蛋白和同功酶等测定的一种新电泳技术,虽然方法的灵敏度较差,但也可作为AFP初筛的检测方法之一。 本文重点讨论纤膜电泳对AFP检测的灵敏度及对肝癌或大量合成AFP一些疾病的临床诊9断价值,供从事临床检验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正> 血清免疫球蛋白(SIg)含量的检测,已成为某些疾病诊断、治疗及予后判定的依据。多数实验室采取琼脂单向环状免疫扩散(下简称扩散法)来测定IgG、IgA、IgM的含量。但是,由于对此法的影响因素太多,很难为临床提供比较准确的数据。故SIg的准确定量问题,急需尽快解决。为此,近年来有人采用火箭电泳法检测SIg,精确度虽有所提高,重复性也比较好,但还不够理想。因此我们以上述两种测定法为基础,对计量方法加以探索,以期使测得结果的精确度与重复性更接近真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正> 血清免疫球蛋白(SIg)的测定,已成为当前临床诊断及观察判定某些疾病转归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较普遍的有IgG、IgA和IgM三种。目前,SIg测定结果的报告方式尚未统一,主要有以下数种:毫克/毫升(mg/ml),国际单位/毫升(IU/ml);毫克/每百毫升(mg%、mg/100  相似文献   
104.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5/2010-05在我院诊治的10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组)54例,对照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组)53例,比较两组慢性泪囊炎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4.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38.9%、术后1a内复发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有效、安全,同时具有微创的特点,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GATA-4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50例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患者和100名汉族健康者,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GATA-4基因6个外显子编码区和邻近序列,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纯化后以自动测序仪测序,然后与NCBI数据库中GATA-4基因的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在汉族先天性房窜间隔畸形患者中发现GATA-4基因2个新的杂合子突变,分别位于第2号外显子的His28Tyr和位于第7号外显子的His436Tyr.结论 转录因子GATA-4基因突变可能与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畸形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7.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是日本Sysmex公司研制生产的一台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稳定性能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过1例较为特殊并少见的故障,经过分析排除了故障。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或者结合化疗对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相关毒副作用.方法 收集2001年9月至2009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WHOⅡ~Ⅲ型初治鼻咽癌患者226例,按与调强放疗结合的不同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67例;顺铂同期放化疗组(CRT组)82例;顺铂+5-氟尿嘧啶(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组(PF+CRT组)77例.调强放疗采用同期整合加量技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和治疗毒副作用.结果 3组患者中位随访期为70个月,各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7.6%、74.0%、71.1%(P=0.664),无进展生存率为66.9%、72.6%、75.6% (P=0.410),无局部复发率为82.4%、86.4%、86.8% (P=0.447),无远地转移生存率为83.8%、83.8%、85.8% (P =0.827).化疗组生存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组3~4级急性毒性反应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及N分期相关.结论 顺铂同期放化疗或联合PF诱导化疗对比单纯调强放射治疗不能显著提高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而3~4级急性毒性反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总结巩膜扣带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非增殖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玻璃体切除术后非增殖性视网膜脱离7例患者,共7只眼行巩膜扣带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手术后随诊4~19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7只眼治愈(100%),7例患眼视网膜裂孔均封闭,视网膜复位。2眼术后发现裂孔周围冷冻瘢形成不理想,于术后5~10d眼内气体填充状态下补充眼底激光治疗后裂孔封闭。1眼于扣带术后37d发现另一象限周边视网膜小裂孔,局限视网膜脱离经再次巩膜扣带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巩膜扣带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非增殖性视网膜脱离,可避免再次玻璃体切除手术对眼内结构损伤,有利于视功能较快恢复,具有安全、有效、易于操作等特点,可作为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非增殖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