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72.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2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92例,男52例,女40例。年龄85~42岁,平均56±4.5岁。病程16年~2月,平均4.8年±1.2年。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83~42岁,平均55.6±4.2岁。病程17年~3月,平均4.5±1.3年。两组心痛均以胸骨后部位为主,性质均以闷痛为主,心痛次数均以每日发作1~4次为多,心痛程度分级按1979年全国冠心病会议制定标准,治疗组心痛发作属轻度24例,中度52例,重度16例,对照组分别为14例、30例、8例。西医心痛分型均以稳定型为多,冶疗组稳定型64例,不稳定型28例,对照组分别为36例,16例。合并高血压病:按1979年全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人群防治工作座谈会制定《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治疗组合并高血压病共70例,其中Ⅰ期26例,Ⅱ期36例,Ⅲ期8例,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40例,Ⅰ期12例,Ⅱ期24例,Ⅲ期4例。合并动脉硬化眼底:治疗组Ⅰ级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艾滋病对卫生系统人力资源的冲击状况,以期为政府制定防治艾滋病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艾滋病高发区村级卫生室基本情况、接受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情况、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等。结果:15个卫生室都开展了艾滋病的治疗工作,平均每个村卫生人员接受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2.1个月,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花84.7%的时间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结论:在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已严重地消耗了村级卫生人力资源,应调整村级卫生人力资源政策,从多方面支持艾滋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高发区重点建设的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现状调查,探讨村卫生室在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艾滋病高发区的15个村卫生室,对村卫生室基本情况、接受上级资助、指导情况、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15个村卫生室中,卫生院设点村卫生室占66.67%,个体办村卫生室占20%;村卫生室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预防、咨询、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比例分别为93.33%、86.67%、93.33%、100.00%、93.33%;村卫生室所治疗的病人中艾滋病人占87.36%,卫生院设点的村卫生室所占94.66%;仅卫生院设点村卫生室接受了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村卫生室均接受到了价值不等的艾滋病防治药物,其中,卫生院设点村卫生室平均接受艾滋病防治药物价值最高,为40311元,个体办最低,为3500元;每个村卫生室年平均接受HIV/AIDS防治相关技术指导17.40次,累计接受到的培训平均为2.11次,平均累计收到HIV/AIDS防治工作相关文件24.13件次;所有村卫生室均和上级医院建立艾滋病病人的双向转诊制度;艾滋病病人总建档率达到88.97%,获得抗病毒治疗率达到79.18%,艾滋病病人被定期随访率达到100.00%。结论艾滋病高发区村卫生室建设一般状况良好;艾滋病高发区重点建设的村卫生室主要承担艾滋病防治工作;农村艾滋病高发区村卫生室卫生服务量较高,尤其艾滋病卫生服务量较高,表明艾滋病患者基本的卫生服务得以满足,充分发挥了重点村卫生室的作用。可根据承担的防治工作等内容加强和调整对重点村卫生室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5.
河南省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阻断传播途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访谈法调查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安全套使用率为41.6%,高于对照人群(χ2=220.62,P<0.05).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HIV性传播途径、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认知好于性交时非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1.504;95%CI=1.128~2.007)、文化水平(OR=6.234;95%CI=3.860~10.069)、健康状况(OR=0.744;95%CI=0.615~0.900)、接受上门健康教育(OR=1.461;95%GI=1.107~1.927)、年龄(OR=0.337;95%CI=0.244~0.465).结论 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避孕意识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尚未达到国家的控制目标;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是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6.
农村卫生室是三级医疗保健网的最基层单位,农村的各项卫生工作任务,都需要村卫生室具体实施落实,从而使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延伸到每一个农民家庭,为基层提供最方便而费用又低廉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河南省农村HIV/AIDS者多为既往有偿供血人员经采供血感染,2003年前后进入发病高峰,97.72%的HIV感染者和96.82%的艾滋病(AIDS)患者分布在农村。当地政府为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对HIV感染者在20人以上的村加强了村卫生室建设,装备了部分设备,进行了人员培训。为了解目前艾滋病高发区村卫生室的建设状况和卫生服务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我们于2005年对高发区村卫生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于文亚  郭金玲  史红逸  张蕴 《河北中医》2008,30(11):1205-120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2-05-2007-05,我们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5例,并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基层HIV感染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研究基层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制定完善防治工作政策.为探讨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有效模式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采用选题组讨论方法对6个县区46名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调查询问,寻找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通过频数计算和加权计量分值计算出问题重要性排序。结果前10位问题的加权构成比累计为68.31%,是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中主要的问题。列前7位内和第10位的均属社会管理范畴内的问题。结论在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中认真研究徒讨面临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优先解决位列前10位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其他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79.
基层医务人员对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对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和态度。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对孟州市108名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医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92.4%的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对中医适宜技术的性质缺乏正确的了解;不同文化程度(x^2=6.740,P=0.034)、毕业院校(x^2=7.241,P=0.027)、专业(x^2=6.530,P=0.038)的调查对象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不同;64.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适合用中医适宜技术的疾病依次为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加强乡村医生的系统的中医理论培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乡村医生中医培训计划是推广农村中医适宜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掌握艾滋病(AIDS)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门诊量和住院量以及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布,为开展 AIDS 医疗救治提供基础资料一方法:采用访谈法调查 AIDS 患者和 HIV 感染者的门诊量和住院量以及他们在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布,进行非 HIV 感染者和 AIDS 患者对照,分析 AIDS 患者和 HIV 感染者的卫生服务利用特征。结果:AIDS 患者、HIV 感染者和健康时照的3个月的就诊次数分别为23.672次、13.549次和2.724次,AIDS 患者和 HIV 感染者高于健康对照(X~2=925.526,P<0.000);AIDS 患者、HIV 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的3个月住院次数分别为0.593 095次、0.176119次和0.078027次,AIDS 患者和 HIV 感染者高于健康对照(X~2=43.716,P<0.000);AIDS患者、HI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比例分别为80.83%、82-31%和65.72%(X~2=786.425,P<0.000),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比例分别是68.19%、84.75%和43.68%(X~2=38.720,P<0.000)。结论:AIDS 患者和 HIV 感染者的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均高于对照人群;门诊病人集中在村级医疗机构,住院病人集中在乡镇卫生院。病人分布与对照人群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