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7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2篇 |
临床医学 | 86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92篇 |
综合类 | 140篇 |
预防医学 | 23篇 |
药学 | 40篇 |
中国医学 | 21篇 |
肿瘤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U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治疗,每次1.0 g,每天4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肠溶液保留灌肠,睡前把灌肠管插入距离患者肛门10~15 cm处,灌入美沙拉嗪灌肠液,每次4 g,每天一次。2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的肠黏膜变化、炎症反应、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血小板计数(PLT)及血小板体积(MPV),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过程中共脱落6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40例,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溃疡的患者占比分别为7.50%和25.00%;充血水肿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2.50%和45.00%;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分别为(14.65±5.87)和(12.54±4.23)pg·L^(-1);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分别为(32.65±4.76)和(29.65±4.54)pg·mL^(-1);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分别为(5.32±0.43)和(6.54±0.54)mg·L^(-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分别为(0.12±0.04)和(0.23±0.05)μg·L^(-1);血清γ干扰素(IFN-γ)含量分别为(174.32±13.27)和(203.21±14.32)μg·L^(-1);血清ICAM-1含量分别为(44.76±3.29)和(54.32±4.38)ng·mL^(-1);血清VCAM-1含量分别为(45.32±3.29)和(60.54±3.76)ng·mL^(-1);外周血PLT数量分别为(170.25±34.64)和(211.54±37.45)×10^(9)cell·L^(-1);MPV分别为(13.51±4.56)和(11.65±3.21)f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12.50%vs.20.00%,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保留灌肠能够有效促进UC患者肠黏膜的修复,减轻患者炎症反应,缓解病情,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探讨人体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大体标本与X线表现的对应关系。方法:自2006年12月-2008年8月20例全髋置换完整切除的坏死股骨头大体标本与术前一周的X线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术后1小时内处理标本,清除软组织,将股骨头沿正中线纵形或横向剖开,拍照后病理检查。结果:大体标本与X线片表现不一致,坏死囊腔越小,位置越靠近中心,X线匹配越差;囊腔大,有明显硬化骨包壳时匹配程度较好。结论:X线片不能真实显示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可做为普查及判定塌陷的检查手段,但明确病变范围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应行MRI、CT检查。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前2 h口服安慰剂)和研究组(术前2 h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时间指标(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时间)、不同时间点(麻醉前T0、戳孔时T1、建立气腹时T2、腹腔镜探查时T3、胆囊切除时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情况、麻醉药物的用量及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率。结果 (1)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诱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但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除T0外,研究组的SBP、DBP、HR和SpO2均优于治疗组;(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且异丙酚、瑞芬太尼的用量,阿托品、麻黄碱、降压药的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术前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可增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减少腹腔镜操作过程中对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降低麻醉药物的用量和术中血管活性药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以半合成细胞外基质样水凝胶(sECM)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传输系统,观察其体内促进骨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制作股骨颈部骨缺损模型,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只,再采用自体配对对比,A组右侧(实验侧)植入含HGF的sECM,B组右侧(实验侧)植入单纯的sECM,C组右侧(实验侧)植入脱钙骨基质(DBM),各组的左侧为自体空白对照侧.于术后2、4、8周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植入材料吸收状况,做Masson染色观察新生骨小梁与新生血管,做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数血管密度.结果 Masson染色A组实验侧各时间段均可见明显的充盈红细胞的血管分布在新生骨小梁周围,其余各组实验侧与对照侧未见明显的血管形成;免疫组化染色血管计数,A组试验侧2周时(16.5±4.03),4周时(18.1±3.73),与对照组同时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试验侧8周时(14.4±3.27),与空白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HGF的sECM有良好的促进骨内血管新生及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局部注射含氯诺昔康的镇痛药物抑制痛觉致敏作用对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局部注射含氯诺昔康的镇痛药物配方与传统布比卡因配方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8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关节外科中心行TKA术的骨关节炎患者.将符合双盲对比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布比卡因组(A组)78例,加用氯诺昔康组79例(B组).所有患者施行标准化围手术期口服药物和神经阻滞PCA持续镇痛,每12小时记录术患者后疼痛评估结果,包括:(1)患者静息和被动活动VAS评分;(2)股四头肌肌力;(3)镇痛泵药品消耗量.结果 157例患者中共有12例被剔除.术后12 h两组间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48 h,A组镇痛泵药物用量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96 h,B组被动活动痛VAS评分与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间肌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KA术区局部镇痛药物配方中NSAIDS药物的使用对术后早期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布比卡因配方.其镇痛作用延长至术后96 h仍明显优于传统布比卡因配方,可能与消除了痛觉致敏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长期腹膜透析者腹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焦作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者51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缬沙坦组(n=28)和对照组(n=23),对照组未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物.观测并比较基线及1年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行腹膜平衡实验,检测超滤量、透析液/血清肌酐(4 h)比值、透析液/葡萄糖浓度(4 h)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隔夜腹膜透析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含量.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基线时,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时,缬沙坦组与对照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均下降,分别为(3.1±1.8)、(2.1±1.9) ml/min,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液/血清肌酐比值、透析液葡萄糖浓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超滤量增加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基线时(351±210)ml/4 h,1年时(445±209) ml/4 h;缬沙坦组:基线时(336±198)ml/4 h,1年时(391±220)ml/4 h;P<0.05].干预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缬沙坦组干预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腹膜透析者残余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可延缓腹膜透析者超滤衰竭的发生,抑制腹透液中腹膜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腹膜功能. 相似文献
108.
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治疗肘关节活动受限的适应证、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2003年12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17例创伤后肘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关节镜下行肘关节松解术。术中清理关节腔,清除骨赘及影响活动的骨性阻挡,去除鹰嘴窝内瘢痕,松解挛缩的关节囊,恢复肘关节活动度。术后镇痛泵配合下进行康复训练及理疗。对比手术前后肘关节伸屈活动度,行Mayo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7~18个月(平均9.7个月),17例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最大主动伸直位角度平均为5°±5°,较术前改善36°±19°;术后最大主动屈曲位角度平均为113°±21°,较术前增加28°±18°。手术前后最大主动伸直位及屈曲位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yo评分:术前,良3例,中10例,差4例;术后,优4例,良6例,中6例,差1例。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尺神经麻痹,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的特点,配合合理的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肘关节的功能,是治疗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