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YLK)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48例NSCLC患者(肺癌组)和48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抽取静脉血后分离出单个核细胞,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YLK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均有MYLK mRNA表达,肺癌组患者MYLK mRNA表达量为(1.40±0.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0.16)(P<0.05);术前组与术后组、鳞癌组与腺癌组、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男性组与女性组、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MYLK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Ⅳ期组患者、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MYLK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Ⅰ+Ⅱ期组、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P<0.05).结论 外周血MYLK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NSCLC发生发展有关,对判断NSCLC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高钾停搏液中镁离子对冠状动脉张力的影响.方法 将12只新鲜猪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前降支切成3段,每段3mm长,共36条血管环,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成4组,每组9条.在37℃有氧条件下,对照组:浸泡于重碳酸盐缓冲液(KH液)1 h;A组浸泡于含20 mmol/L钾离子的KH液1h;B组浸泡于含16 mmol/L镁离子的KH液1 h;C组浸泡于含20mmol/L钾离子和16 mmol/L镁离子的KH液1 h.采用器官槽法,持续监测37℃有氧条件下血管环的静息张力变化、及经一氧化氮合酶阻断剂N-硝基-L-精氨酸(7μmol/L)和环加氧酶阻断剂消炎痛(300μmol/L)作用后,前列腺素F2α(30 nmol/L)及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发的收缩舒张反应.结果 静息张力对照组轻微升高,A组血管张力的明显升高,B组出现轻微的血管舒张反应,C组的静息张力介于对照组与A组之间;非受体介导钙离子载体引发的血管舒张反应,C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镁离子有舒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及保护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在高钾停搏液中能降低冠状动脉对高钾收缩血管效应的敏感性,并有利于高钾所抑制的冠状动脉EDHF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利用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初步总结其手术方法。
方法2015年10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利用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胸部肿瘤切除术7例(男性4例,女性3例;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3例,纵隔肿瘤切除2例,双侧肺楔形切除2例),均采用单关节器械单孔胸腔镜完成手术。
结果7例均无中转开胸及改多孔胸腔镜手术,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98~142 min(平均126 min),纵隔肿瘤切除48~74 min(平均62 min),双侧肺楔形切除术42 min;术中出血量30~350 ml(平均120 ml)。术后病理:肺腺癌3例,纵隔畸胎瘤及胸腺瘤各1例,双肺结核瘤1,肺鳞状细胞癌合并肺软骨瘤错构瘤1例。
结论利用单关节器械开展单孔胸腔镜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适合在缺乏双关节胸腔镜器械的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LUNX-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4例良性肺部病变及56例NSCLC患者外周血LUNX-mRNA表达情况。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LUNX-mRNA阳性表达率为58.93%,而对照组均无表达。外周血LUNX-mRNA阳性表达率与NSCLC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民族等临床特征无关(P>0.05),与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等病理特征无关(P>0.05),而与NSCLC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LUNX-mRNA可作为NSCLC患者的外周血微转移的良好分子标志物,其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mRNA(CEA mRNA)及细胞角蛋白19 mRNA(CK19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病理类型、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8例NSCLC患者、15例肺良性疾病(BLD)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EA mRNA及CK19 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及CK1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28/48)、68.75%(33/48),在BLD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3.33%(2/15),而健康对照组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及CK19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8%(5/18)、83.33%(10/12)及44.44%(8/18)、75%(9/12)。外周血CEA mRNA及CK19 mRNA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NSCLC患者早期(Ⅰ、Ⅱ期)外周血中也有微转移的存在,说明微转移可能是NSCLC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CEAmRNA与CK19 mRNA均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较为合适的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6.
郭建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Z1)
医学系5年制本科生在第4学年进入各科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所必经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临床见习带教老师,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是我们经常思考的一大问题。心胸外科作为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内容较多,而临床见习仅2次课共8学时,带教老师肩负的压力较大,应当如何安排课程,带好见习,笔者在见习带教中有以下几点体会。1精心安排课程内容心胸外科内容较多,故在2次课中,应抓住重点,按照大纲要求,分别讲述普胸及心脏两个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①胸部创伤;②肺癌、食管癌;③先天性心脏病;④心脏瓣膜病。上述各种常见病术后均需放置胸腔引流管或心包引流管,故可在讲述上述课程中结合具体病人的实际并发症,同时简明扼要地提及胸腔引流管或心包引流管的放置及拔出的适应证及方法。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所学到的课本知识是较抽象的,不易熟记,故在每次见习课开始的30 m in里,应先将该次见习课所要学习的病种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先简单串讲一遍,让学生对本次课将要见习的内容做到“胸中有数”,然后在下一步的询问病史及体检时就能迅速找到重点。老师在见习前的讲授是梳...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不同民族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3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结果手术前IL-2水平在汉族、壮族、苗族、瑶族食管癌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10、IL-23水平在不同民族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IL-2、IL-6、IL-10、IL-23水平在汉族、壮族、苗族、瑶族食管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IL-2、IL-23水平比较,汉族患者术前均高于术后,壮族患者IL-23水平术前高于术后(P0.05)。结论广西地区汉族、壮族、苗族、瑶族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存在一定差异,手术对汉族及壮族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大,而对苗族及瑶族患者无影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结合治趣APP在心胸外科见习线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抽签法随机抽取5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使用硬币投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名)和观察组(2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线上教学,观察组使用思维导图结合治趣APP进行线上教学,教学时间均为8周。对比两组学生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学生平均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效果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利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和利于同学间交流、合作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促进知识理解、掌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信心,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控制了面对考试的紧张情绪,知晓自身掌握知识程度和优缺点,促进注意力保持维度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胸外科见习线上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结合治趣APP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及...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体外循环(CPB)术后肺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进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CPB前静脉泵注SF1mL/kg至术毕,对照组同期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在CPB前及CPB后1h分别取左右心房血测定中性粒细胞。于CPB开始前、CPB结束时、CPB结束后1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CPB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肺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16F胃管在肺癌术后加速康复中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行肺癌根治术的118例患者,分为16F胃管组[16F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41~73(52.13±7.83)岁]和28F引流管组[28F组,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45~75(55.62±4.27)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术后带管时间[(4.47±1.03)d vs.(4.24±1.16)d,P=0.473]、胸腔积液引流总量[(560.37±125.00)ml vs.(656.03±132.45)ml,P=0.478]、胸腔积气(5/60,4/58,P=0.439)、胸腔积液(6/60,3/58,P=0.522)、皮下气肿(3/60 vs.1/58,P=0.635)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F组术后引流管口疼痛较28F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 242.996,P0.001),16F胃管组所使用止痛药次数也明显少于28F引流管组(12/60 vs.26/58,P=0.004)。结论 16F胃管在肺癌术后对胸腔引流、促进肺膨胀的效果与28F引流管相当,但16F胃管所引起的伤口疼痛明显小于28F引流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