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7篇 |
内科学 | 60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34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6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血清胃泌素对老年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胃泌素的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将胃泌素作为血清学的诊断标志物,用于老年CAG的诊断。方法 120例因消化不良行胃镜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胃炎组、轻度、中度和重度萎缩组共5组。ELISA方法检测血清基础胃泌素、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和蛋白刺激后血清胃泌素。胃泌素增加量为刺激后胃泌素与基础胃泌素之差。结果 幽门螺杆菌IgG抗体阳性74例,其中CAG患者阳性53例。血清基础胃泌素、刺激后胃泌素和胃泌素增加量与粘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CAG患者的基础胃泌素的水平升高。胃泌素增加量诊断CA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是0.918(95%CI:0.871~0.965),临界值为5.5p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84%。结论 血清胃泌素增加量可做为诊断CAG的敏感标志物,对老年人CAG初始筛选有一定意义,是内镜和组织活检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细节与风险双轨护理管理在急诊消化内镜诊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6月30日急诊消化内镜诊疗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与风险双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心理应激程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干预前后生理应激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结果: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R、MAP、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与风险双轨护理管理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内科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血清胃动素 (MTL) ,肽YY(PYY) ,IgG和铁蛋白 (FRT)的影响。方法 :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 78例 ,按病因分为乙型肝炎后 (HbsAg阳性 ) 61例 ,丙型肝炎后 (HCV抗体阳性 ) 5例 ,酒精性 4例和原因不明 8例 ;Child分级为A级 2 3例 ,B级 39例和C级 1 6例。并选 2 7例无肝胆胰及内分泌疾病者作对照。结果 :与对照比较 ,肝硬化患者血清MTL ,PYY ,IgG和FRT均明显升高 (P <0 .0 1 ) ,且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经内科治疗 4周后 (n =70 )血清MTL ,PYY和IgG均有下降 (P <0 .0 5) ,而FRT下降不明显 (P >0 .0 5)。结论 :本组肝硬化患者血清MTL ,PYY ,IgG和FRT有明显升高 ,经内科治疗可改善 相似文献
94.
内镜支架置入与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生存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上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性疾病,如食管癌、贲门失弛缓症和胃-空肠吻合口狭窄等介入放射治疗报道较多,但是,有关介入内镜球囊扩张一记忆合金支架置入及其联合放射治疗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究竟如何?目前还不甚清楚[1-3]。本研究选择失去手术时机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为了改善吞咽困难症状,均施行介入内镜球囊扩张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同时根据其是否接受放射治疗情况不同,分别对其吞咽困难症状改善情况、球囊扩张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术后的并发症和远期生存情况进行了随访观察。 一、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1995年10… 相似文献
95.
重症胆管炎急诊内镜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急诊内镜下治疗重症胆管炎的成功率与并发症,观察胆道菌群分布状态、药物敏感谱的变异,探讨急诊治疗重症胆管炎的方法及用药方法。方法:急诊就诊的重症胆管炎患者186例,就诊24h内行ERCP检查并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部分患者术中深插管收集胆汁并抽取外周血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186例重症胆管炎中,胆总管结石占72.6%(135/186),156例患者胆汁细菌检出率为62.8%;10种药物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经内镜下治疗的总成功率达94.1%。结论:经内镜下治疗重症胆管炎简便、快速、安全,而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应作为急诊首选治疗方法。胆道疾病患者胆汁细菌检出率高,血培养阳性率低,应重视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6.
1临床资料1999-01/2004-12经胃镜证实且资料完整无并发症的胃溃疡患者102例,其溃疡直径2~12 mm,溃疡数1~2个.分为2组: 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an)组53(男38,女15)例,平均年龄37(22~52)岁,其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46例;法莫替丁(famotidine,Fam)组49(男32,女17)例,平均年龄38(21~55)岁,其中H.pylori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4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史、症状、溃疡大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7.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进一步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胰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先用十二指肠镜行ERCP检查,后根据疾病不同.分别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网篮或气囊取石、鼻胆管引流(ENBD)及胆管支架置入术等。结果 ERCP检查成功率为95.5%,诊断修正率为32.8%。行EST48例,用网篮或球囊取石40例(包括碎石6例),取出蛔虫2例,行ENBD5例,胆管支架置入术11例(2例为塑料内支架,9例为金属内支架),取出塑料内支架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结论 ERCP不但在胆胰疾病的诊断中不可缺少,而且在治疗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8.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血清TNF-α、IL-1及IL-6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大黄粉对危重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白介素 - 1 ( IL- 1 )、IL- 6的拮抗作用。方法 :2 8例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胃管给予大黄粉治疗 ,治疗前及用药后 1 d、3d、5 d、7d、1 0 d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 TNF- α、IL- 1、IL- 6的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危重病患者的 TNF- α、IL- 1和 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应用大黄粉治疗后 ,患者血清 TNF- α、IL- 1和 IL- 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至 1周后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 TNF- α、IL- 1和 IL- 6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9.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及联合经皮肝/脾穿刺途径治疗门静脉血栓和(或)海绵样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颈内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和经肝/脾穿刺先开通门静脉再联合TIPS重建门静脉分流道,治疗伴有或不伴有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2002年7月至2007年8月65例伴或不伴有海绵样变性的慢性门静脉血栓患者,采取经皮途径开通门静脉,其中直接行TIPS 40例,经皮肝穿门静脉25例,或经皮脾穿脾静脉5例,行球囊扩张门静脉后再行TIPS,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之后每隔3个月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胃镜和超声复查,观察成功率、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 65例中54例成功行TIPS(83.1%),其中直接行TIPS、经肝、经脾联合TIPS分别成功36例、15例和3例.51例伴有肝硬化的成功率82.4%(42/51)与14例不伴有肝硬化的成功率85.7%(1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6).39例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成功率[71.8%(28/39)]与不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成功率[100%(26/2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经肝的25例中,15例开通门静脉成功,之后对失败的5例行经脾开通门静脉,成功3例,再联合行TIPS,总成功率为72.0%(18/25).术后30 d死亡3.7%(2/54),随访1 d到63个月,肝性脑病的发生率为27.8%(15/54);修正率为22.2%(12/54);中位生存时间为31.4个月.结论 用常规TIPS或经肝/脾穿刺开通门静脉再联合,TIPS治疗伴或不伴海绵样变性的门静脉血栓,是临床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经皮肝穿、经皮脾穿和(或)经颈内静脉入路是处理门静脉可供选择的途径,开通门静脉并维持其血流回流通畅是门静脉血栓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0.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119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进行临床和病理分析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9例,全部患者均符合2000年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会议修改的UC诊断标准,并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和X线钡灌肠检查,以及组织学检查确诊,连续粪培养2次排除细菌感染,同时排除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肠道肿瘤和内分泌疾病。病变包括乙状结肠55例,降结肠31例,结肠脾曲20例和横结肠13例;临床类型包括初发型25例,慢性复发型54例和持续型40例。采取肠外静脉补充足够的营养,完全胃肠道休息,治疗4周后进行纤维肠镜检查。结果重症UC经过4周治疗后临床痊愈36例(30.3%),好转65例(54.6%),无效18例(15.1%),总有效率84.9%。初发型、复发型和持续型UC内镜下和组织学存在一定差异,但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88.0%,87.0%和80.0%。全部患者血清AST、ALT在正常范围,血清白蛋白治疗后明显好转[g/L,(38.2±9.9)vs(22.4±8.8),P<0.01]。结论初发型、复发型和持续型UC内镜下和组织学存在一定差异,肠外静脉高营养疗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