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娜  王瑞辉  郭婕  李华  郭新荣  张容超  吴涛 《陕西中医》2021,(10):1358-1362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抑制颅脑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发挥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各12只(其中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各6只)、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各21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再按照手术后1、3、7 d,分成亚组3个,每个亚组为7只; 模型制备采用改良 feeney's 自由落体打击法进行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制备,干预方法采用电针干预,选取穴位“百会”“水沟”及双侧“内关”“足三里”,在造模后 12 h 对大鼠进行电针干预,电针参数为断续波,频率 2 Hz, 1 次/d, 15 min/次,假手术组仅仅暴露颅骨和钻孔,不进行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分别干预 1、3、7 d。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评估采用经过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NSS)进行评估; 大鼠损伤脑组织含水量采用干湿重法进行检测; 损伤大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 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损伤脑组织中蛋白:IL-1β、TNF-α、IL-6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 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 IL-6的含量水平显著升高( P<0.05); 大鼠损伤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升高(P<0.05); mNSS评分显著升高(P<0.05)。相比于模型组,电针组大鼠损伤脑组织中蛋白:IL-1β、TNF-α、IL-6的相对表达量降低明显(P<0.05); 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 IL-6的含量水平显著降低(P<0.05); 损伤脑组织含水量降低明显(P<0.05); mNS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降低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含量,能对创伤性颅脑损伤诱发的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减轻大鼠脑组织水肿情况,从而降低对损伤周围脑组织神经元的损害,保护脑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金银花菌子实体对ICR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24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0只,设置溶剂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组(1.25、2.50和7.50 ml/kg·bw)。灌胃金银花菌子实体提取液30 d后,通过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抗体生成细胞、血清溶血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及NK细胞活性来评价金银花菌子实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金银花菌子实体各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中高剂量组抗体生成细胞数和巨噬细胞吞噬活性,高剂量组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NK细胞活性。结论金银花菌子实体能增强ICR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金银花菌子实体及发酵菌丝对ICR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分别以1.25、2.50、5.00 g/kg金银花菌发酵菌丝粉和1.25、2.50、5.00 m L/kg金银花菌子实体提取液经口给予小鼠,连续30 d,通过足趾增厚法、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检测小鼠细胞免疫调节能力,通过溶血素实验、抗体生成细胞实验检测小鼠体液免疫调节能力,通过巨噬细胞吞噬实验、自然杀伤细胞(NK)活力实验测定小鼠非特异性免疫调节能力。测定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金银花菌子实体各剂量组及发酵菌丝中、高剂量组小鼠的足趾肿胀度明显增加(P<0.01),子实体及发酵菌丝高剂量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子实体及发酵菌丝中、高剂量组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子实体与发酵菌丝高剂量组小鼠碳廓清能力及子实体高剂量组与发酵菌丝中、高剂量组小鼠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子实体中、高剂量组及发酵菌丝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明显升高。结论一定剂量的金银花菌子实体及发酵菌丝均能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子实体在体液免疫上优于发酵菌丝;发酵菌丝在非特异性免疫上优于子实体。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裂殖壶菌提取物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昆明孕鼠从受孕到仔鼠断乳(21d)连续灌胃0.83、1.67、5.0g/kg的裂殖壶菌提取物,仔鼠从断乳后连续灌胃至出生后6周。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蒸馏水)。观察母鼠生育后胎仔情况并对仔鼠体重及身长、生理发育指标和神经发育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裂殖壶菌能增加仔鼠的体重、身长,对仔鼠的平面翻正和前肢握力两项神经发育指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示裂殖壶菌提取物具有促进仔鼠生长发育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水平及其疫源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依据1974-2004年山东省HFRS疫情资料和监测点宿主动物监测资料,采用疾病空间分布的“等值线-面积”多重分形模型分析HFRS发病水平及其疫源地时空动态特征。结果 山东省1974-2004年HFRS疫源地空间结构的动态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1981年) HFRS处于完全自然疫源状态,疫源地性质为典型的姬鼠型;第二阶段(1982-1986年)为姬鼠型疫源地和家鼠型疫源地扩张融合的过程;第三阶段(1987-1990年)初步形成了鲁中南山区丘陵地带为中心的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源地,及鲁西、北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源地;第四阶段(1991-1993年)初步形成了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的空间格局;第五阶段(1994-2004年)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空间格局的相对稳定阶段。结论 山东省HFRS疫源地性质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由单纯姬鼠型和单纯家鼠型疫源地独立存在,转变为以姬鼠型和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源地相互叠加共存,再达到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源地长期稳定期。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三维立体超声成像(SMART 3D-SMI)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FI)、超微血流成像(2D-SMI)以及SMART 3D-SMI观察和记录结节的血流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比较3种方法联合灰阶超声鉴别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CDFI、2D-SMI及SMART 3D-SMI对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的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结节血流的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灰阶超声联合CDFI、2D-SMI及SMART 3D-SMI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分别为71.1% vs 80.0% vs 88.9%;特异度分别为72.7% vs 80.0% vs 89.1%;准确度分别为72.0% vs 80.0% vs 89.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8.1% vs 76.5% vs 87.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5% vs 83.0% vs 90.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 vs 0.800 vs 0.890。结论SMART 3D-SMI可以较好地评价甲状腺结节微血管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点。联合应用SMART 3D-SMI和灰阶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格列吡嗪缓释片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糖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格列吡嗪缓释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水平,随访2年,了解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FPG、2hP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较对照组26.32%低(P0.05)。结论:格列吡嗪缓释片可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早期电针干预对CD8+T细胞浸润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及CD8+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早期电针对PD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左旋多巴组,每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构建P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电针组选取“足三里”“悬钟”进行干预14天,治疗结束后进行转棒、旷场测试,并观察黑质区TH表达及CD8+T细胞表型标记物CD103+T细胞、干扰素γ(IFNγ)蛋白及颗粒酶B(GzmB)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小鼠毛色暗淡无光,精神萧瑟,活动减少,肌肉颤动,而电针组及左旋多巴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及左旋多巴组小鼠掉棒潜伏时间延长(P&l...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2,5-己二酮(2,5-hexanedione,HD)染毒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中S100β蛋白与mRNA表达变化。方法将9周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3组,每组23只。HD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经腹腔注射染毒给予100 mg/kg和300 mg/kg HD,连续8周,每周5次;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处死10只大鼠并分离坐骨神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100β蛋白表达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观察mRNA表达,另取3只大鼠分离坐骨神经用于电镜观察。其余30只大鼠停止染毒、自然恢复8周后取材。结果染毒8周后高剂量组动物后肢全部瘫痪,低剂量组动物步态异常如后肢肌力下降。电镜观察染毒组动物坐骨神经髓鞘的形态异常。低、高剂量组中S100β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92%和79%,染毒终止、恢复8周后为149%(P<0.05)和119%。染毒8周时S100β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为对照组的0.65倍(P<0.05)和0.56倍(P<0.05),染毒终止、恢复8周后分别为1.46倍和0.87倍。结论 HD染毒大鼠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坐骨神经雪旺氏细胞中S100β蛋白和mRNA表达发生变化,S100β蛋白参与了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80.
放射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基本手段之一,迄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根据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资料,子宫颈癌的治疗与放射疗法有关占70%-80%,子宫内膜癌占60%-80%,阴道癌68%-90%,外阴癌37%-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