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51篇 |
免费 | 1624篇 |
国内免费 | 9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8篇 |
儿科学 | 132篇 |
妇产科学 | 141篇 |
基础医学 | 1197篇 |
口腔科学 | 374篇 |
临床医学 | 3985篇 |
内科学 | 2180篇 |
皮肤病学 | 212篇 |
神经病学 | 591篇 |
特种医学 | 91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938篇 |
综合类 | 7725篇 |
预防医学 | 3283篇 |
眼科学 | 307篇 |
药学 | 3155篇 |
61篇 | |
中国医学 | 3510篇 |
肿瘤学 | 7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8篇 |
2023年 | 699篇 |
2022年 | 820篇 |
2021年 | 1030篇 |
2020年 | 856篇 |
2019年 | 710篇 |
2018年 | 736篇 |
2017年 | 480篇 |
2016年 | 615篇 |
2015年 | 666篇 |
2014年 | 1365篇 |
2013年 | 1348篇 |
2012年 | 1460篇 |
2011年 | 1590篇 |
2010年 | 1485篇 |
2009年 | 1414篇 |
2008年 | 1430篇 |
2007年 | 1358篇 |
2006年 | 1243篇 |
2005年 | 1200篇 |
2004年 | 1113篇 |
2003年 | 1022篇 |
2002年 | 997篇 |
2001年 | 952篇 |
2000年 | 750篇 |
1999年 | 578篇 |
1998年 | 530篇 |
1997年 | 496篇 |
1996年 | 507篇 |
1995年 | 443篇 |
1994年 | 395篇 |
1993年 | 295篇 |
1992年 | 258篇 |
1991年 | 196篇 |
1990年 | 179篇 |
1989年 | 151篇 |
1988年 | 138篇 |
1987年 | 126篇 |
1986年 | 112篇 |
1985年 | 112篇 |
1984年 | 72篇 |
1983年 | 67篇 |
1982年 | 67篇 |
1981年 | 63篇 |
1980年 | 53篇 |
1979年 | 33篇 |
1978年 | 11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3篇 |
1959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Comlog系统植体修复前临床骨结合与骨吸收情况。方法:对二期手术中植体动度,骨吸收及相应X光片情况综合评定。结果:植体无松动、骨吸收在正常范围,早期感染会增加骨吸收。结论:骨结合良好,预防控制早期感染非常重要,避免修复前骨丢失。 相似文献
22.
滑动直丝技术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滑动直丝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探讨适合中国人的滑动直丝矫治程序.方法选择安氏1类牙列中、重度拥护的拔牙矫正患者60人,年龄11-16岁,男17人,女43人,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研究组用滑动直丝技术,对照组用标准方丝弓技术,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治疗前后支抗磨牙前移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平均伸长0.4mm,对照组平均伸长1.4mm,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转矩平均减少5.4°,对照组平均减少9.6°,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每次复诊椅旁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平均少8.5分,平均疗程前者比后者短5.4月,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滑动直丝技术拔牙病例磨牙支抗需求与标准方丝弓技术无明显差异,但对切牙控制较好,同时临床操作简便,疗程较短;应用于国人时矫治程序可有变通. 相似文献
23.
24.
2009年3月—2013年7月,我们对30例血栓前状态的患者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60岁,平均51.4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一侧或双侧小腿酸沉症状,实验室检查凝血功能、血流变及血脂中一项或几项指标高于正常,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排除血管狭窄和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5.
磁处理水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饮用磁处理水和非磁处理水的两组高胆固醇血症的大鼠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血脂及心功能检测,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主动脉和红细胞的形态.结果表明,磁处理水有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效应,对降低血压和改善心率具有一定作用,能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对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目的:探讨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的作用。资料来源:检索Pubmed和Springer数据库1995-01/2005-12与CD40/CD40配体、白血病干细胞及白血病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D40,CD40L,Leukemia,Leukemicstemcell”,限定文献语种为英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实验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文献,排除明显不随机实验和临床研究及重复性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0篇关于CD40/CD40配体结合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对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CD40配体抗白血病作用的实验文章,2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篇均为同一研究。资料综合:综合23个实验包括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对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及CD40配体对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作用,并对CD40/CD40配体对白细胞干细胞、B细胞及白血病患者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结论:CD40/CD40L结合所产生的共刺激信号可促进白血病干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CD40/CD40L在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广泛应用于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0.
患儿男,12岁。发现右腹股沟区肿物2个月,无明显疼痛,呈渐进性增大,无尿路刺激症及肉眼血尿,无寒战、发热,无纳差盗汗等症状,近1个月肿物增大加速。查体:心、肺、腹部无著变。右腹股区相当皮下环、耻骨结节附近可触及3.5cm×2.0cm肿物,质韧,轻微触痛,移动度尚可,基底较广,似有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