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采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定向诱导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 cells,BMSCs),探讨BM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潜能和内皮细胞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方法采集犬髂骨骨髓15~20 mL,全骨髓10%FBS DMEM培养液进行原代培养。将第2代纯化的BMSCs细胞悬液接种于含VEGF、bFGF的DMEM/F12培养液(细胞接种密度为1×106.mL-1)体外诱导培养。对细胞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诱导分化的细胞行CD31、vWF、VEGFR-2荧光免疫蛋白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形态呈长梭形或不规则形,呈均匀分布生长。诱导分化后的细胞光镜下单层融合生长,呈铺路石样形态;电镜下细胞呈多边形,可见特征性的Weibel-Palade小体;经成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培养7~14 d后,BMSCs诱导分化细胞CD31、vWF和VEGFR-2的表达呈阳性。结论犬B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及扩增,经VEGF、bFGF体外定向诱导后的细胞具有血管内皮细胞的特征且细胞纯度高、数量大。  相似文献   
92.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贝伐单抗是针对VEGF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2006年10月被美国FDA批准联合泰素卡铂化疗方案用于晚期非鳞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本文应用贝伐单抗联合泰素卡铂化疗方案,观察中国晚期肺癌患者应用贝伐单抗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贝伐单抗应用15 mg/kg,化疗第1 d静点,以后每3周重复;联合化疗方案为紫杉醇:175 ms/m2,d1,卡铂:AUC=6,d1,每3周重复.化疗应用4-6周期,贝伐单抗每3周应用直至病情进展.治疗过程中据NCI CTC 3.0版本评价不良反应级别、记录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治疗及转归.结果 13例患者发生3级鼻出血1例、4级血栓栓塞1例,较常见不良反应为1或2级的鼻出血、咯血、高血压、蛋白尿等,均程度较轻可以耐受.结论 贝伐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肺癌多数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93.
生命早期应激是导致肝调畅情志功能变化的重要病因,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病证过程又在生命早期应激状态下得到更好地体现。鉴于两者的紧密相关性,病证结合开展生命早期应激反应状态下的肝失疏泄情志失调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应激下肝调畅情志功能中枢改变与中缝背核、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等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尤以5-HT系统改变密切。调肝经典方剂四逆散及其加味可以显著改善生命早期应激状态大鼠的抑郁表现,与中缝背核5-HT1AR、5-HTT、CaSR、BDNF等蛋白表达、海马5-HT1AR-CREB-BDNF信号通路变化、改善海马和皮质Nissl体损伤有关。针对生命早期神经元生长及突触形成特点,早期(特别是青少期)应激状态下5-HT系统改变可作为观测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功能变化的核心靶点与通路。早期应激与成年后应激诱导的联合研究应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4.
恶性心包积液是肿瘤晚期急症,发生率为0.1%~21%,以肺癌多见,占35%。一般患者症状严重,需积极治疗。目前,化疗药物和生物反应调节剂均常用于心包积液治疗。2000年3月至2007年10月我院采用基因重组白介素-2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3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恶性肿瘤超越心脑血管疾病位居人类死亡原因的首位,其中肺癌的发病率、病死率更是大幅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尽管许多新的治疗手段已经被应用,但近十余年来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提高。统计表明早期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晚期患者高出很多,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永久性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实施干预,包括成立干预小组,对患者进行信息干预、动机干预和行为技巧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1);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永久性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避免造口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永久性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背景:成纤维细胞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主要效应细胞,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可为体外研究瘢痕疙瘩提供基础。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的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体外研究瘢痕疙瘩提供平台。 方法:应用组织微粒贴壁法,对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冻存及复苏,观察二者的生长增殖情况及差异。 结果与结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与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差异,二者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大致相同;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在液氮中冻存后,细胞复苏状态良好,接种后绝大部分细胞存活,与冻存前无明显差异。说明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无明显差异,且均可成功冻存和复苏。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鹰嘴豆芽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BCA-SLN)和纳米脂质载体(BCA-NLC)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比较2种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差异.方法:采用超滤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Cosm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0℃;流动相乙腈-0.1%磷酸(60∶4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BCA在0.005 ~5.000 mg· L-1线性良好(r=1.000).所制BCA-SLN包封率为(97.15 ±0.28)%,载药量为(6.38±0.043)%;BCA-NLC包封率为(99.57±0.11)%,载药量为(6.91±0.044)%.比较2种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表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超滤离心法测定BCA 2种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方法准确、高效,NLC具有更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多西他赛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共入选64例,采用多西他赛60mg/m2 第1天,顺铂70~75 mg/m2第2天 ,3~4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 周期.结果 59例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20例,有效率33.9%,1年生存率37.5%,中位生存时间9.5月.64例均可评价不良反应,WHOⅢ度白细胞、中性白细胞、贫血发生率分别为57.8%、62.5%和7.8%,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8.4%.WHO Ⅲ度非血液学毒性乏力、呕吐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35.9%、14.1%和10.9%,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共5例.结论 西他赛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TNFR1和Bcl-2在病理性瘢痕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取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各15例标本,正常皮肤12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分析TNFR1和Bcl-2的表达及分布规律.结果 TNFR1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及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70%、3.23%和7.72%,TNFR1在正常皮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而瘢痕疙瘩组阳性表达率却又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三组间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Bcl-2在增生性瘢痕组(19.35%)和瘢痕疙瘩组(48.3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4.07%),三组间阳性表达率相互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Bcl-2的持续过表达可能是瘢痕疙瘩呈瘤样增生的原因之一.介导的死亡受体凋亡通路受阻及TNFR1介导核转录因子NF-kB的激活,表明TNFR1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具有双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