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后影响大鼠药物代谢的肝功能及CYP1A2、CYP3A4活性的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
分为急进高原组与平原组,眼眶后静脉丛采血后,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肝功能检测;大鼠麻醉后开腹取大鼠肝脏,进行HE染色观
察病理改变;差速离心法提取大鼠肝微粒体,采用P450-GloTM试剂盒,检测肝脏CYP1A2、3A4的活性。结果急进高原组与平
原组比较,AST、ALT、ALP分别升高了48.50%、47.90%、103.02%,TP下降了17.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可
见小叶中央静脉水肿,细胞核固缩;急进高原后大鼠CYP1A2、CYP3A4活性分别下降了96.56%和4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急进高原后大鼠肝脏发生较大损伤,肝微粒体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药物在肝脏的代谢,
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清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19 (CK19)、肺组织特异性X蛋白(LunX)、上皮癌相关基因(KS1/4)的表达与NSCLC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过9个月随访的52例NSCLC患者,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提取淋巴结标本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采用荧光定量实时PCR检测其中CK19、LunX、KS1/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总RNA通过紫外线分光光度仪检测RNA纯度,OD260/280值为1.650~2.1,RNA浓度为560~1420 mg/L.经过随访,52例研究病例中发生转移或复发共18例,转移复发率为34.6%.其中转移组淋巴结中CK19、LunX、KS1/4的mRNA表达均高于无转移组(P值均<0.05).结论 CK19、LunX、KS1/4可以作为预测NSCLC转移或复发的指标,辅助诊断NSCLC微转移.  相似文献   
103.
病例;患者单某某,女,20岁,未婚,农民.因患精神分裂症于1988年11月20日入我院治疗,经给予奋乃静、氯氮平等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住院56天后出院.出院后未能坚持服药.1989年2月症状加重.因故于4月20日自服氯氮平2500mg.致昏迷,经在医院抢救脱险.思睡几天,精神症状消失.现每晚服氯氮平100mg,其精神症状至今未再复发,也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血脑屏障(BBB)的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DM组、DM+姜黄素组,3个月后检测各组大鼠BBB通透性、BBB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和occludin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皮层白细胞介素(IL)-10、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DM大鼠的血糖没有显著影响,但可降低DM大鼠的体质量。DM组大鼠BBB通透性显著增加(P<0.01),claudin和occl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IL-10的表达降低(P<0.01),IL-6和TNF-α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给予姜黄素可升高claudin和occludin的表达(P<0.05),降低BBB通透性(P<0.05),减少IL-6和TNF-α的含量(P<0.05),提高IL-10的含量(P<0.05),并显著抑制NF-κB的表达(P<0.01)。结论 应用姜黄素可通过抑制DM诱导的炎性反应,升高claudin和occludin的表达,降低DM大鼠BBB通透性,保护DM大鼠的BBB。其保护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人口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差异。方法:入选202例明确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其中深圳地区64例,外来人口138例,收集两组人群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CR/DNA方法检测两组人群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发病率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外来患者平均年龄较深圳本地患者小(P<0.05),两组人群乳腺癌病理类型分布、乳腺癌家族史百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深圳本地乳腺癌患者存在基因突变为22例(占34.4%),存在5个BRCA1基因突变位点;外来患者存在基因突变为54例(占39.1%),存在4个BRCA1基因突变位点,两组人群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中有3个基因突变位点相似。③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乳腺癌发病率与阳性家族史、地区差异以及基因突变相关。结论:深圳地区当地与外来患者乳腺癌BRCA1基因突变发生率及突变位点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两组人群发病年龄及病理类型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评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仿的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T)与赛诺菲株式会社生产的同规格药物(R)在健康志愿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和餐后各入组48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单中心、单剂量、开放、随机、交叉、2制剂、4周期、2序列、全部重复的试验设计。每组志愿者每周期分别口服1片T或R,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代谢物水杨酸的浓度,应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空腹组46例和餐后组45例完成全部试验。对个体内变异系数>30%的药动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采用参比制剂标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法评价,95%CI<0,两制剂间几何均值比的点估计值均在0.80~1.25。当个体内变异系数<30%时,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法评价,其几何均值比的90%CI在80.00%~125.00%。结论:T与R在健康志愿者空腹和餐后下单剂量给药时具有生物等效性,可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遗传学检测技术在不同超声表征小头畸形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68例小头畸形胎儿的超声资料与遗传学检测结果。68例胎儿均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16例胎儿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WES)。根据胎儿超声异常特点,将其分为孤立型小头畸形和非孤立性型小头畸形(包括颅脑结构异常型、颅外结构异常型和其他超声异常型小头畸形),并对各组超声异常胎儿的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小头畸形胎儿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25.00%(17/68),CMA在小头畸形胎儿中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为14.71%(10/68),WES在CMA正常小头畸形胎儿中的异常检出率为46.67%(7/15)。非孤立型小头畸形胎儿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孤立型小头畸形胎儿(36.36%vs 14.29%,P=0.036),非孤立型小头畸形各组间总体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142,P=0.102)。结论:非孤立型小头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孤立型小头畸形。对于CMA正常的小头畸形胎儿,可通过WES检测来提高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患者的血浆脂质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建档并分娩的30例妊娠合并甲减患者(病例组)和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分析两组孕妇脂质代谢谱的差异,并用KEGG富集分析筛选差异代谢物参与的关键通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验证特定差异代谢物。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孕妇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升高,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2)LC-MS/MS分析共鉴定出5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涉及甘油磷脂代谢、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和自噬等代谢通路(P<0.05);(3)采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选取磷脂酰胆碱(PC)、溶血磷脂酰胆碱(L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为潜在生物标志物,ELISA验证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C、LPC、PE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呈正相关,与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呈负相关,且PC与CRP水平呈正相关,LPC、PE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较高的PC、LPC、PE水平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胎膜早破的风险增加独立相关(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减的脂质代谢谱及代谢通路存在差异化表达,且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在疾病的诊治和机制探索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白细胞介素-6(IL-6)、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与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采取人工肝支持治疗的103例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治疗后随访90d内的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35例、生存组68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人工肝治疗前的血清AFP、FT3、IL-6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三项指标预测患者结局的价值,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三项指标是否与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预后结局相关。结果:死亡组患者的血清AFP、IL-6显著高于生存组,血清FT3显著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IL-6、FT3测定值分别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其预测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90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11、0.733、0.864;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AFP、TBIL、PT、CTP评分、MELD评分、INR增高、合并肝性脑病将会增大急性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治疗后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