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不孕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良庄矿业公司医院对95例不孕症患者(原发性不孕44例,继发性不孕51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粘连松解、卵巢纤维膜剥脱治疗,术中同时施行输卵管染色通液术,并给与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围手术期情绪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不孕症患者腹腔镜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52.
季之颖  李铭  张丽荣  郝静 《北京医学》2009,31(12):720-721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的临床和胃镜特点,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其关系,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因过敏性紫癜腹型住院的450例3~18岁患儿的临床及胃镜检查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临床表现:433例(96.2%)伴有腹痛,以脐周痛为主,167例(37.1%)伴呕吐,97例(21.6%)伴便血,75例(16.7%)伴呕血。胃镜下361例(80.22%)伴十二指肠黏膜改变。幽门螺杆菌感染42例,占9.33%。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腹型临床表现以脐周痛最为多见。胃镜下主要侵犯十二指肠黏膜,胃黏膜次之。本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胃镜检查是诊断过敏性紫癜腹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53.
目的:了解全科医学社区教学基地的教师的培训需求;方法:以小组访谈的方法对来自本校正在建设的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12名医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访谈的多数医生愿意参加带教活动,并希望通过带教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一部分教师因为缺乏相应教学训练而表示担心;医生普遍认为应加强内科相关知识、人际关系与沟通、外科技能方面的训练等。结论:全科医学教学基地建设应强调师资队伍的建设,其中临床技能和教学技巧是该教学基地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354.
目的了解平阴县幼儿园新入园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方法对平阴县城区、各乡镇儿童与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记录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城区、各乡镇儿童的BCG接种率分别为100.0%和99.9%、OPV3接种率均为100.0%、DPT4接种率均为99.6%、MV2接种率分别为99.9%和100.0%、HepB3接种率均为100.0%、乙脑2接种率分别为99.4%和99.2%、流脑3接种率分别为99.5%和98.6%、HepA2接种率分别为99.4%和98.1%。流动儿童的BCG接种率为64.6%、OPV3接种率为87.3%、DPT4接种率为77.2%、MV2接种率为83.5%、HepB3接种率为74.7%、乙脑2接种率为82.3%、流脑3接种率为62.0%、HepA2接种率为53.2%。城区和各乡镇儿童的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流动儿童。结论应加大免疫规划力度,实施入园查验预防接种证,对缺证和漏种儿童及时补证和补种,有效减少传染病在幼儿园的传播。  相似文献   
355.
药物性肾损伤在临床用药中十分常见,是急性肾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发现多数可以逆转.许多药物通过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机制引起不同程度的肾脏损伤,导致肾小管间质性、肾小球性和肾血管性疾病.临床上不仅要了解药物的潜在肾毒性,更要认识到患者的危险因素,要及时纠正或避免用药.研究药物性肾损伤的机制对于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早期发现以及有效防治药物的不良反应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56.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 icoptic neuropathy,NAION)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视力预后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2006-01/2009-12在我院诊治的NAION患者116例116眼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眼底表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改变、治疗前后视力变化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包括控制全身疾病、全身应用扩张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中,男65例,女51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6.4±9.8岁。所有患者眼底均表现为视乳头水肿和边界不清,部分患者伴有视乳头旁出血。视野检查多表现为水平视野缺损,以下方或鼻下方视野缺损常见(53.7%)。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表现为视乳头部分血管荧光素充盈延缓,晚期表现为视乳头弥漫性强荧光和荧光素渗漏。经系统治疗后所有患者视乳头水肿消失,遗留有视乳头颜色变淡。116例116眼患者的初诊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52±0.21,治疗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为0.68±0.20,治疗后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t=10.61,P=0.000)。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视野缺损有明显好转或稳定,视野缺损扩大者17眼(14.7%)。116例患者中伴发心脑血管疾病者72例(62.1%),其中高血压病52例(44.8%),糖尿病27例(23.3%)。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最终视力低下(0.5及以下)与初诊时视力低下(0.5及以下)、糖尿病病史和老龄(60岁以上)密切相关,未发现与性别、高血压病史等因素有关。结论: 中老年人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是NAION的常见发病危险因素,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有效改善视乳头缺血状态,提高患者视力和改善视野缺损状态。  相似文献   
357.
ADMA-DDAH路径在尿酸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可溶性尿酸(UA)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后,对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生成和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表达的影响,探讨ADMA-DDAH路径在尿酸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在含不同浓度UA(0、60、120 mg/L)的培养液孵育下,选取6 h和24 h为研究时间点,应用ELISA法和高压液相质谱分析(HPLC)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中ADMA的浓度;应用RT-PCR、免疫荧光(IF)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内皮细胞DDAH-2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内2’,7’-二氯荧光素(DCF)的荧光强度,用以评估内皮细胞活性氧簇(ROS)的生成。分别收集并检测经UA(0、60、120 mg/L)单独刺激和与干预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UA 120 mg/L+NAC 10 mmol/L)共孵育24 h后各组细胞内的DDAH-2蛋白水平,并将其与ADMA标准品在37℃共孵育2 h,根据ADMA的降解量,间接评估不同浓度尿酸作用对内皮细胞DDAH-2蛋白活性的影响。 结果 UA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上调ADMA的表达, 并且在相同浓度下,刺激24 h 比6 h更显著地上调ADMA的表达(均P < 0.05 )。UA浓度、作用时间的改变对细胞内DDAH-2表达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P > 0.05)。高UA组作用24 h后细胞内ROS生成比低UA组增多 (P < 0.05),DDAH-2活性降低(P < 0.05),此效应可被NAC的干预所阻断。 结论 高浓度UA可促进内皮细胞ROS生成,从而导致DDAH-2活性的降低和ADMA降解的减少,而干预内皮细胞NO的合成。据此推论,高尿酸损伤内皮细胞可能有DDAH-ADMA轴的参与。  相似文献   
358.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事业的要求不断增加,医院体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完善,这时医院档案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医院档案建设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和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本文就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为医院建设尤其是档案建设赋予了新的现实性意义.  相似文献   
359.
临床上大约7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许多早期肺癌被误诊为良性病变而延误治疗,同样许多肺部良性病变也常被误诊为肺癌而接受可能不必要的手术治疗。为了更好地了解误诊的病因并指导临床工作,本文对我院1994~2003年间因误诊为肺癌而接受手术治疗的非癌性病变进行总结分析。对其10年来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360.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HM)患者进展为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DC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眼科收治的169例338眼H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时均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根据近视眼黄斑病变国际摄影分类及分级系统评估HM患者DCA患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M患者发生DCA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构建HM患者发生DCA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H-L)检验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结果 169例338眼HM患者中34例68眼为DCA组,135例270眼为非DCA组,DCA组和非DCA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CA组患者眼轴长度(AL)、模式标准差(PSD)、碳酸酐酶2(CAII)抗体阳性比例均大于非DCA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缺损(MD)、等效球镜度(SE)、视网膜深层微血管密度(MVD)、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均小于非D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