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21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研究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5月-2018年6月)接收的医学检验实习生(n=50)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n=25,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对照组(n=25,实施常规带教),对50例实习生结业考核成绩、满意度评估。结果结业考核成绩:实验组结业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检验实习生临床实习中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法的价值显著,既可提高结业考核成绩,又可改善其满意度评分,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2.
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联合应用在地中海贫血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联合应用在地中海贫血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 30例 ,地中海贫血杂合子携带者 12 0例 ,应用SysmexSE 90 0 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MCV、MCH、RDW。用一管法测定红细胞脆性。结果 :病人组MCV、MCH、及红细胞脆性结果均降低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80 %病例符合MCV降低 /RDW正常的标准。结论 :MCV、MCH、RDW及红细胞脆性试验联合应用对地中海贫血有诊断意义。可作为简单、方便、快速、较准确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3.
65例血红蛋白H病电泳及血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红蛋白H病(HbH病)在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中的特点。方法 应用血红蛋白电泳及血液学实验分析65例HbH病。结果 所有HbH病例碱性电泳时均在HbA前出现一快速区带,经酸性电泳证实为HbH区带。50.7%(33/65例)可见HbBart‘‘‘‘s区带,16.9%(11/65例)可见HbCS(HbConstant Spring)区带,HbA及HbA2量降低。Hb、MCV、MCH、及红细胞脆性结果均明显降低,RET明显增高。结论 HbH病在血红蛋白电冰及血液学中均出现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4.
65.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性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8(IL 8)、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CD5 4 )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在肝硬化患者中水平变化与临床关系不甚清楚。本文旨在对肝硬化患者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①对照组 :以 2 0例健康义务献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 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33岁。②试验组 :2 0 0 0~ 2 0 0 1年我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35例 (乙型肝炎 31例、丙型肝炎 4例 ) ,男 2 2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4 8岁。均根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6.
目前,随着国家人口计划的多年实施,我国人口已进入到老龄化国家之列。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中,责任护士需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由于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病情轻重、个性、健康状况等不同,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要因人而异,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现就多年来护理老年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广东佛山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了解广东佛山地区 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频率。方法 应用反向点杂交法检测 16种 β地贫点突变基因。结果 4 30例中检出 10种 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 ,按其发生率高低排列为 :CD4 1/ 4 2 188例 ,占 4 3 7% ;IVS -nt6 5 410 7例 ,占 2 4 4 % ;TATAnt- 2 84 3例 ,占 10 0 % ;CD174 2例 ,占 9 8% ;CD71/ 72 18例 ,占 4 2 % ;CD4 311例 ,占 2 5 % ;TATA - 2 95例 ,占 1 2 % ;CD1- 15例 ,占 1 2 % ;βE 4例 ,占 0 9% ;CD2 7/ 2 83例 ,占 0 6 % ,4例为未知类型。结论 佛山地区 β地贫突变频率与广东省已有的研究资料数据较接近 ,但也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8.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δ(PPAR8)是APC/β-catenin/Tcf-4信号通路上亟待揭示的下游靶基因之一,其下游靶基因的激活可能导致大肠癌的发生.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PPAR8基因沉默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Tob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距肿瘤10cm以远并经病理学证实的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1例结直肠癌标本及其相应的正常组织中Tob mRNA的表达。结果31例癌组织中Tob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织(t=3.97,P=0.000);Tob mRNA表达随着Dukes分期有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66,P=0.033)。结论在结直肠癌的发病机理中,Tob mRNA可能为致癌基因。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原钒酸钠(SoV)通过对促肝再生磷酸酶-3(PRL-3)抑制,观察对大肠癌细胞株Colo-320增殖凋亡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RL-3在7株大肠癌细胞中表达情况,筛选出表达最强的一株做下一步抑制实验.选择PRL-3拮抗剂SoV,通过噻唑蓝(MTT)实验观察其在0.1~0.5 μmol/L浓度范围对癌细胞增殖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计算增殖指数(PI),观察其对癌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方法筛选出表达PRL-3最强结肠癌细胞株Colo-320,MTT实验显示SoV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生长能力,呈量-效(0.1~0.5 μmol/L)、时-效(0~120 h)相关性.0.5 μmol/L SoV作用48 h后,s期细胞比例为(17.5±0.6)%,与对照组S期所占比例(28.0±1.1)%比较明显下降(P<0.01),细胞分裂阻滞在s期,PI值亦明显降低(P<0.01),没有发现细胞凋亡.结论 SoV能显著抑制Colo-320细胞增殖,其机制与抑制PRL-3酶活性以及参与细胞周期调控有关,而与细胞凋亡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