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5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genotype of hepatitis E virus (HEV)among commercial swine population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Methods Six hundred specimens of swine bile collected from 5 slaughterhouses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from 2007 to 2009 were tested for HEV RNA using nested RT-PCR. PCR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for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sults Forty-seven out of the 600 samples (7.83%) were positive for HEV RNA. Based on the 150 nt fragment within HEV ORF2, data from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l the 47 HEV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to be genotype Ⅳ, sharing 75.0%-83.4%, 75.0%-84.6%, 71.9%-80.7% and 88.1%-91.5% nucleotide identities with prototype Ⅰ,Ⅱ,Ⅲ and Ⅳ HEV strains respectively while majority of the isolates clustered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isolation sites. Conclusion HEV was widespread in commercial swine population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China that raised a serious concern about the safety regarding the consumption of pork products.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安庆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血症的检出率与基因型的分布。方法收集2006-2008年间安庆市立医院血清戊肝IgM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包括单份血清和系列血清)共145份,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HEVRNA,并扩增494-nt核苷酸片段,进行基因分型和同源性比对。结果在57名血清戊肝IgM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中,HEVRNA总检出率为47.37%;男性与女性分别为50.00%、40.00%,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别(χ2=0.44,P=0.51)。其中,单份/首份血清的检出率最高(26/57,45.61%),第2份血清较低(8/35,22.86%),第3份及以后的血清几乎未检出阳性(1/53,1.89%)。所有35条HEV核苷酸序列均为基因Ⅳ型,与2007-2008年间获得的27株安庆地区猪基因Ⅳ型HEV共同比对后发现,人序列之间、猪序列之间、人与猪序列之间的同源性都约为86%;不同年份、不同宿主(人与猪)的HEV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均在84%~88%之间。结论基因Ⅳ型HEV是安庆地区散发型戊肝的主要病毒株。当地人与猪HEV序列的同源性较高,提示HEV在人与猪之间存在相互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了解上海市沪东社区2011—2018年0~6岁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0~6岁儿童传染病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2018年沪东社区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8年沪东社区0~6岁儿童法定传染病报告8种1401例,年均发病率353...  相似文献   
94.
浙江省德清县1998~2003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近年来对病毒性肝炎的积极防制以及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和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发生显著改变.为了解近年来该病的流行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98~2003年德清县病毒性肝炎疫情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5.
急性肝炎患者系列血清分型及发病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系列血清的检测来明确肝炎诊断,区分肝炎型别并比较其发病特征,为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60例无慢性肝病史的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66份系列血清进行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比较不同肝炎的发病特征.结果在这60例急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乙肝)占46.67%,戊型肝炎(戊肝)占21.67%,未分型肝炎占25%,甲型肝炎(甲肝)合并戊肝占1.67%,乙肝合并戊肝占5.00%,丙型肝炎(丙肝)未检出.乙肝及戊肝均以男性为主,乙肝以50岁以下者居多,戊肝则以中老年为主;戊肝的黄疸表现尤其明显.两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随入院时间延长呈对数线性下降,戊肝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无慢性肝病史的急性肝炎以乙肝及戊肝为主,未分型肝炎仍占较大比重;系列血清可以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更为准确地进行分型诊断.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中学教师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评价在中学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因素。方法利用小组访谈的方法.对中学(初中和高中)教师进行访谈。结果中学教师比较认同在中学开展相关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但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和具体的传播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对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城镇中学较乡村中学开展艾滋病防治的宣教活动要好。结论应加大学校和社会对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力度,并采取中学教师和学生更易于接受的宣教形式。  相似文献   
97.
浙江北部农村孕妇麻疹抗体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解浙江北部小于8月龄幼儿麻疹病例增多的原因,对孕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进行调查。方法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和中和实验方法分别检测麻疹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的平均水平及阳性率。结果218名孕妇麻疹抗体IgG水平的阳性率为80.7%,与麻疹分离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30.36±4.70,其中中和抗体<1∶2的阴性样本占16.51%,<1∶8者所占比例为19.27%,≥1∶16者所占比例为73.39%。结论孕妇人群中麻疹低滴度抗体会影响母传抗体的维持时间,这很可能和近年来麻疹爆发表现为成人和低月龄儿病例,尤其是未满8月龄婴幼儿病例增多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西安市家畜戊型肝炎(戊肝)病毒(HEV)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猪、犬等常见家畜的胆汁标本,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技术扩增HEV基因组开放读码2(ORF2)区域内150 nt片段;阳性标本PCR产物直接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构建进化树分析遗传特征.结果 共收集猪胆汁标本194份,犬胆汁标本178份,牛胆汁标本79份,羊胆汁标本191份.RT-nPCR检测结果表明,四种家畜胆汁标本HEV RNA阳性率分别为4.10%、0%、0%、0%;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本次得到的HEV与Ⅳ型HEV距离最近,其次为Ⅰ型、Ⅱ型和Ⅲ型;氨基酸水平也显示了同样的规律.结论 猪是HEV家畜宿主,Ⅳ型是主要流行型.  相似文献   
99.
目的应用Monte-Carlo模拟进行基于人时的相对危险度的分布估计。方法结合实例进行相对危险度的模型构建、拉丁超立方抽样和概率分布的拟合及RR可信区间的几种计算方法比较。结果模拟的RR频率分布经拟合符合Pearson5、Lognorm、Gamma和InvGauss4种分布,以Pearson5分布拟合最佳。模拟的RR值95%可信区间结果与统计量函数计算值、Wald法和Score法大致相当,但其上限值和下限值均略小。结论应用Monte-Carlo模拟结合拉丁超立方抽样技术,实现了基于人时的相对危险度的分布估计,该方法可应用于更为复杂的参数分布估计。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微调手法结合悬吊推拿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背肌群表面肌电指标、生物力学性能及抗疲劳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微调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微调手法基础上给予悬吊推拿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在60°/s角速下的生物力学性能[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腰背伸的比值(F/E)]、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积分肌电(IEMG)、平均功率频率(MPF)]、腰背肌抗疲劳能力(腰背肌耐力、腹肌耐力)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PT、AP、腰背肌耐力、腹肌耐力、左侧IEMG、MPF及右侧IEMG、MP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E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F/E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调手法联合悬吊推拿法治疗LDH能够有效协调腰部肌群平衡能力,改善腰椎生物力学性能,增强腰背伸肌群的抗疲劳能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