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干细胞相关基因Wnt5b和Nanog在阿霉素(ADM)作用下的人低转移性肝癌细胞系MH-CC97-L中的表达。方法:MHCC97-L细胞常规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ADM作用72 h时MHCC97-L的半数致死量(LD50);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DM(LD50)作用下,干细胞相关基因Wnt5b和Nanog蛋白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显示,ADM对MHCC97-L的半数致死量(ID50)为0.423 3μmol/L;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ADM(ID50)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Wnt5b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12 h时达最高峰(P<0.05),以后则逐渐降低,72 h时降到最低(P<0.05);在ADM(ID50)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Nanog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12 h时降到最低,以后则逐渐升高,72 h时达到最高(P<0.05)。结论:干细胞相关基因Wnt5b、Nanog在ADM作用下的人肝癌细胞系MHCC97-L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通过对颅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1年的随访,比较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效果,并比较不同Essen评分组间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接受颅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9例,术后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应用1个月(69例)或3个月(150例),然后单用阿司匹林(124例)100 mg/d或氯吡格雷(95例)75 mg/d; 并对纳入患者进行Essen评分,分为低危组(41例)及高危组(178例); 随访1年时的主要终点(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死亡)及次要终点(颅内或颅外出血)。结果 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基线特征均无明显差异。随访1年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分别为2.4%、0.8%、0.8%、0)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1%、0、0、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阿司匹林组次要终点事件颅内出血、颅外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6%、3.2%)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1%、1.1%)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Essen评分低危组中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分别为4.3%、0、0、0)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0、0、0、0)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 高危组中阿司匹林组主要终点事件同侧脑梗死、非同侧脑梗死、心肌梗死、病死率(分别为2.0%、1.0%、1.0%、0)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1.3%、0、0、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颅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聚集1或3个月再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年内其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不同Essen评分组间两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主要终点事件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铁死亡和上皮间质转换(EMT)的影响,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体外正常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构建肝星状细胞活化模型,并分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空白组给予DMEM完全培养液正常培养;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含12.5、25.0、50.0 mg·L-1莪术醇的DMEM完全培养液干预48 h。用CCK-8法观察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的表达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空白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68.97±5.61)%、(61.91±4.40)%和(118.07±10.01)%,GPX4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7±0.04、0.28±0.03和0.58±0.05,SLC7A11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04、0.28±0.03和0.60±0.05,E-cadherin分别为6.76±1.09、9.57±1.73和2.05±0.72,N-c...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长期配戴者角结膜上皮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35例70眼,病例组99例198眼均采用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vital staining,FLS)、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conjunctival impression cytology,CIC)等检查方法。依据SCL戴镜时间将SCL戴镜者区分为<5a组,5~10a组和>10a组,共3组。比较分析各组间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杯状细胞密度和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结果:SCL戴镜各组FLS记分、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a组与5~10a组间,及<5a组与>10a组之间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5~10a组与>10a组之间杯状细胞密度与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膜上皮鳞状化分级与FLS呈正相关(r=0.589,P<0.01);杯状细胞密度与FLS负相关(r=-0.351,P<0.01)。结论:长期配戴SCL会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和结膜上皮印迹细胞学改变,且戴镜时间越长,损害越大。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人群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MUC5AC表达改变。方法: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conjunctivali mpression cytology,CIC)收集结膜杯状细胞,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正常人及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MUC5AC表达(>5a)组及(<5a)组较正常人组相比显著减少(P1<0.01;P2<0.01),但前两者之间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者MUC5AC明显减少,发生干眼症状增加。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头针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所有治疗均1次/天,6天/周,持续8周.观察2组干预前后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动脉炎所致脑梗死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以及预后情况。方法分析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动脉炎所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资料。结果血管炎所致的重度血管狭窄患者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未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后经过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控制。结论介入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动脉炎所致的重度血管狭窄可以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配合免疫抑制药物治疗能够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逐渐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各学科教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下的唯成绩论的观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教学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概况,其次总结了几点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的提出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49.
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在我国感染率高,若治疗不当或治疗不及时,都会导致病情恶化,危害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然而现有的医疗水平尚不能将CHB完全治愈。为此,文章收集和整理了近几年的中外文献,比较西医、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各自优劣。并对中西医治疗CHB研究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为其治疗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综述针灸对肥大细胞双向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针灸对肥大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生理状态下,针灸刺激可引起局部穴位肥大细胞及脱颗粒数目增多;病理状态下,病灶区肥大细胞异常增多,针灸后病灶区肥大细胞与脱颗粒数目明显减少,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