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以下简称HIM)一般认为多见于儿童,很少发生在成人。1969年有人收集了2,162例HIM,成人(20岁以上)只占2.7%。在英国,1971年354例中成人占2.5%,1972年410例中占2.4%。但在印度报道的25例中,成人占9例。本文作者报告了近4年内在英国托马斯医院见到8例HIM,成人占4例。Norden等报告1名33岁患HIM的妇女,入院时血清检查并未发现抗流感杆菌的杀菌抗体;又在29例正常成人中发现8例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Copan WASP全自动微生物前处理系统的工作性能,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配制标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化脓链球菌ATCC19615混合悬液共16份,作为Copan WASP全自动微生物前处理系统工作性能评估之用,采集临床痰、中段尿标本各50份以验证该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别采用前处理系统(仪器法)及手工方法进行划线接种,24 h培养后观察其细菌生长情况,并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其生长的菌种数量、菌落计数及单个菌落分离数量进行比较。结果:Copan WASP全自动微生物前处理系统连续10块平板划线接种菌落计数为(1.07±0.21)×104 cfu/ml,与理论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0.05),且无交叉携带污染。16份不同浓度混合菌悬液仪器法和手工法均可回收菌株数量分别为114和106种,2种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1>0.05)。仪器法与手工法临床标本分离菌种数量的差异(痰:P=0.549;尿:P=0.639)及...  相似文献   
23.
24.
乙状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直肠、乙状结肠疾病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发现该部位的癌及癌前病变甚有价值。本文报告1986年4月—1987年6月乙状结肠镜检查121例,并对提高检查技术及临床价值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为念珠菌血症的预防和合理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诊断为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其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5年内共有97例患者诊断为念珠菌血症,血液中检出99株念珠菌,其中白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依次占32.3%、25.3%、22.2%和20.2%。念珠菌血症患者分离的99株念珠菌主要分布于消化科(26.3%)、心血管外科(23.2%)和烧伤与皮肤外科(17.2%)。4种念珠菌对三唑类药物的敏感率存在差异,非白念珠菌耐药率高于白念珠菌。97例患者有30例(30.9%)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ICU入住、不同科室、留置尿管、留置胸腔引流管、放置心血管植入物、患有高血压以及(1,3)-β-D葡聚糖>100 ng/L与死亡率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ICU入住(OR=4.942,95%CI:1.574~15.515,P=0.006)和留置胸腔引流管(OR=...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44岁。间歇性腹痛伴粘液样便4年于1995年10月30日入院。大便每日3~7次,粘液多。既往多次住院,均诊断为“慢性阿米巴肠病”,治疗无效。体检:消瘦,轻度贫血貌,巩膜、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脐周及右下腹轻压痛,无...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40~71岁,中位年龄57岁.肿瘤部位:肛管直肠9例,小肠3例,食管下段1例,分别以血便、腹痛和吞咽梗噎为主要症状.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1个月至2年,中位时间5个月.11例接受手术治疗,有7例同时合并转移.10例随访2年,8例死亡,生存时间为1~2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52 d,1例食管下段黑色素瘤患者已生存11个月,1例肛管直肠黑色素瘤患者已生存4个月.结论 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蚀性肿瘤,诊断困难.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诊疗本病的临床路径以提高诊断水平、改善预后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8.
29.
胃癌前期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发展为胃癌倾向的病变称胃癌前期病变,包括癌前期状态(precancerousconditions)和癌则期损害(precancerouslessions);前者为临床概念,后者系病理学概念。研究癌前期病变对早期发现和防治胃癌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如下。1萎缩性胃炎(CAG)Strickland等[1](1973)将CAG分为A和B型:A型为胃体自身免疫性胃炎,血清壁细胞抗体(PCA)阳性,壁细胞萎缩伴有泌酸减少和内因子缺乏;B型多发于胃窦,非自身免疫,无低酸,癌变多见。但临床研究结果与此分型不大相符:萎缩性胃体炎PCA并不一定阳性;萎缩性胃窦炎PCA亦有阳性;CAG…  相似文献   
30.
小肠肿瘤并发出血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肿瘤并发出血少见,诊断困难,常被误诊。现就我院199o~1996年收治的17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和处理问题进行讨论。目资料与方法工.回一般资料17例中男IO例,女7例;年龄21岁~56岁。出血至就诊时间1天~6个月。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其肿瘤类别和部位见附表。肿瘤出血和其他小肠病变并存2例;1例空肠腺癌性息肉合并回结肠动脉血管畸形;1例回肠平滑肌瘤合并十二指肠降部溃疡,手术证明为肿瘤性出血。1.2症状与体征无症状和体征突然出现反复大量糊状血便6例;11例为间歇性黑便或持续大便院血阳性。均有中至重度贫血;腹部隐痛和轻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