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人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96例健康人员为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两组外周血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情况,并计算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析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5、10、20μmol·L-1 5-aza-dC处理人肺癌细胞系A549,以正常培养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eptin9 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率显著升高。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与肺癌患者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Septin9基因甲基化阳性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经5-aza-dC处理后,A549细胞中Septin9 mRNA和蛋白表达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Wnt抑制因子(WIF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该院经手术切除的82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WIF1蛋白及mRNA表达,并应用LipofeetamineTM 2000将pcDNA 3.1 WIF1真核表达载体(过表达组)及空质粒pcDNA3.1(对照组)转染到宫颈癌Hela细胞中,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myc、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宫颈癌组织中WIF1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中WIF1蛋白及mRNA表达量提高(P<0.01),细胞活力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提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P<0.01),CyclinD1、C-myc、MMP-2、MMP-9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结论 WIF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提高WIF1表达能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侵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miR-150-5p靶向SIRT1提高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分次放疗放射递增法诱导建立放射抵抗型细胞株(RR-HepG2);RT-qPCR检测HepG2和RR-HepG2在不同放射剂量下miR-150-5p的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相同放射剂量下两种细胞的放疗敏感性;流式细胞计量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50-5p对HepG2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miR-150-5p与SIRT1的关联;细胞克隆实验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SIRT1后,细胞的放疗敏感性和凋亡蛋白的变化。结果与亲代HepG2比较,相同放射剂量下,RRHepG2组miR-150-5p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 05);放射处理后,与control、agomiR-NC组比较,agomiR-150-5p组的细胞存活分数显著降低,敏感性高(P<0. 05),Bax、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150-5p靶向调控SIRT1。与agomiR-NC组比较,野生型(WT) agomiR-150-5p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SIR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 05);与anta-agomiR-NC比较,野生型(WT) anta-agomiR-150-5p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升高,SIRT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 05);放射处理后,与agomiR-NC组比较,agomiR-150-5p组的细胞存活分数显著降低,Bax、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 05);与agomiR-150-5p+vector组比较,agomiR-150-5p+SIRT1组的细胞存活分数显著升高,Bax、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5)。结论 miR-150-5p靶向SIRT1,下调其表达,提高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可为临床肝癌放射治疗增敏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β- 链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埃兹蛋白(Ezrin)及P63 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 年1 月~2015 年12 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宫颈标本119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6 例为宫颈癌,33 例为正常宫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β-Catenin、Vimentin、Ezrin 及P63 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各类因子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 β-Catenin、Vimentin、Ezrin 及P63 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β-Catenin、Vimentin、Ezrin 及P63 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0.05)。β-Catenin、Vimentin、Ezrin 强阳性表达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弱阳性和阴性表达者,P63 强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弱阳性和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β-Catenin、Vimentin、Ezrin 高表达及P63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以对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背景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程长,需长期维持治疗,中医药治疗缓解期UC具有一定的疗效。健脾清热化湿方治疗缓解期UC的疗效还不确切。目的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健脾清热化湿方联合美沙拉秦对比美沙拉秦治疗脾虚湿热型缓解期U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纳入1例缓解期UC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式,共进行4轮次无洗脱期的随机对照试验,每一轮次包括试验期和对照期两个治疗期,每个治疗期干预1个月,共8个治疗期。受试者在试验期服用健脾清热化湿方颗粒与美沙拉秦,在对照期服用美沙拉秦。比较两个治疗期的中医证候评分(TCMSS)、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腹痛和腹泻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SHS)评分及安全性。结果4轮次试验后,试验期腹泻、腹胀、肢体倦怠评分及TCMSS总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期(P<0.05)。4轮次试验后,试验期BSFS评分和腹泻VA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期,腹痛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劣于对照期(P<0.05)。4轮次试验后,试验期SHS评分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期(P<0.05)。患者在4个周期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方联合美沙拉秦可改善脾虚湿热型缓解期UC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泌PD-1 scFv的CAR-T细胞对胃癌的抗瘤功效.方法:选择EGFR作为CAR-T细胞的靶标,构建二代EGFR-CAR-T细胞(EGFRBB-z)和分泌PD-1 scFv的四代EGFR-CAR-T细胞(EGFRBB-z/E30),通过体外激活以及靶细胞长期刺激检测其抗肿瘤活性,通过胃癌移植瘤小鼠模型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价值及对新生儿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正常妊娠者(A组)、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B组)、患乙型肝炎的孕妇(C组)及妊娠高血压合并乙型肝炎孕妇(C组)各50例,检测并比较各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分析肝功能指标与分娩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正常,均低于B、C、D组患者(P0.05)。D组新生儿低体质量、低血糖、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D组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高于C组新生儿(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肝功能指标中的ALT、AST、TBA、TBIL水平与新生儿低体质量、低血糖、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合并乙肝患者可加重肝功损伤,肝功能损伤越严重的患者,其新生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Hela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50、100、200 和400 mg/L)丹皮酚处理Hela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不同浓度丹皮酚组、miR-NC组、miR-21组、丹皮酚+miR-NC和丹皮酚+miR-21组。PI3K的激动剂740Y-P (25 μg/mL)加入丹皮酚组、 NC组,分别定义为丹皮酚+740Y-P组、740Y-P组。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iR-21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MMP9水平。结果:丹皮酚可抑制Hela细胞增殖能力(P<0.05),抑制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选择200 mg/L的丹皮酚进行后续研究。与NC组比较,丹皮酚组侵袭及迁移细胞数量、MMP2蛋白、MMP9蛋白、miR-2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NC组比较,丹皮酚组细胞凋亡率增加,G1期延长,S期、G2期缩短(P<0.01)。与NC组、miR-NC组相比,48、72 h 时miR-21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克隆、侵袭及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升高(P<0.05)。与丹皮酚组、丹皮酚+miR-NC组比较,丹皮酚+miR-21组克隆、侵袭及迁移细胞数升高(P<0.05)。与NC组比较,丹皮酚组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丹皮酚+miR-NC组比较,丹皮酚+miR-21组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丹皮酚组比较,丹皮酚+740Y-P组克隆、侵袭及迁移细胞数升高(P<0.01),与740Y-P组比较,丹皮酚+740Y-P组克隆、侵袭及迁移细胞数降低(P<0.01)。结论:丹皮酚可下调miR-21,抑制PI3K/AKT通路,进而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紫色征对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预测作用。方法 研究对97例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内镜下精准贲门胃静脉曲张断流术(ESVD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镜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了紫色征进行分组,出现紫色征患者为观察组,共32例,未出现紫色征患者为对照组,共65例;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的方式平衡观察组(紫色征组)与对照组(非紫色征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同时减少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倚,研究结局为ESVD术后再出血率。结果 匹配前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再出血率(27.0% vs 36.7%)与6月再出血率(10.9% vs 26.9%)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2385);匹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再出血率(28.2% vs 56.4%)与6月再出血率(5.0% vs 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4)。结论 紫色征可作为预测肝硬化患者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低再出血风险的指标,为此类患者内镜序贯治疗管理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子宫肌瘤患者信号通路分子及MMPs、IL-6、IL-10及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患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因宫颈CINⅢ级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分子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MMP-2、MMP-7、MMP-9、IL-6、IL-10的含量,S-P法对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抗氧化信号通路分子ARE、Nrf2含量分别为(79.31±15.24)、(83.53±16.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5±27.17)、(173.41±20.15),增殖信号通路分子Ras、JNK、ERK含量分别为(87.36±13.75)、(92.16±15.31)、(95.47±15.03),高于对照组的(23.69±3.61)、(35.16±6.37)、(34.73±5.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中MMP-2、MMP-7、MMP-9含量分别为(35.24±3.78)、(25.74±4.63)、(38.56±4.39),均低于对照组的(84.57±17.39)、(94.75±16.57)、(85.73±17.41),观察组IL-6、IL-10水平分别为(28.96±0.68)、(16.37±6.42),低于对照组的(39.18±1.56)、(13.25±2.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血CD4+、CD8+及CD4+/CD8+细胞水平分别为(39.63±9.64)%、(29.24±7.62)%、(1.32±0.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9.82±8.75)%、(38.72±6.21)%、(1.96±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s、IL-6、IL-10及T细胞亚群相关指标可早期预测子宫肌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