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1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30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18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简易手血管模型对提高肿瘤专科护生静脉穿刺技巧和无菌操作的效果。方法制作简易手血管模型对实验组50名肿瘤科护生进行静脉穿刺训练的带教方法与对照组50名护生临床静脉穿刺的常规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消毒手法合格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技术总成绩合格率、护生自信心提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输液过程中的肿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手血管模型穿刺训练能有效提高肿瘤科护生静脉穿刺技巧。 相似文献
13.
15.
HPLC测定两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补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用50%和75%两种不同浓度乙醇分别从补骨脂中提取、分离补骨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1.0mL/min;λ:245nm。结果:两种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提取物均在进样量22.0~440.0n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结论:HPLC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较好,结果准确。从含量测定方面进比较,认为在生产中用50%乙醇从补骨脂中提取补骨脂素优于用75%乙醇浓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本文就如何提高国际疾病分类准确率 ,谈几点体会 :一、增强责任心是提高疾病分类准确的关键 ,编码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 ,认真核对每个诊断 ,明确主、次诊断 ,对书写不规范、诊断不确切、主次颠倒及有疑问的诊断应核实、纠正。二、明确ICD 9( 10 )卷Ⅰ与卷Ⅱ的作用 ,搞清两者的关系 ,是分类准确的基本要求。卷Ⅰ是疾病分类的列表 ,卷Ⅱ是疾病的索引。一般正规使用 :必须采用卷Ⅱ查找疾病编码 ,然后使用卷Ⅰ核对编码 ,如直接从Ⅰ卷查找 ,就有可能分类不准确 ,也不能单独使用卷Ⅱ ,因卷Ⅱ亚目不全 ,而细目又通常要在卷Ⅰ中查找 ,有时从卷… 相似文献
19.
不同溶剂提取肉桂挥发油中肉桂醛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肉桂醛含量并比较不同溶剂超声提取效果的差别。方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水溶液(pH=2.52)-甲醇(45∶5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分别用甲醇、乙醇、正丁醇3种不同溶剂提取肉桂挥发油中的肉桂醛,并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肉桂醛进样量在4.0~80.0 n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甲醇提取得率较其他溶剂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较好,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考察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性和促吸收效果,探讨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吸收部位及吸收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以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作为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特征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检测在相同给药质量浓度下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不同给药质量浓度下空肠肠囊内的药物浓度;并比较相同质量浓度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吸收效果.结果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不同肠段中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依次下降,但吸收差异很小,即十二指肠至回肠均是玳玳黄酮的有效吸收部位.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质量浓度分别为3.6、7.2、12.0 mg/mL时,在空肠段的吸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吸收速率常数(Ka)均随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在相同给药剂量下,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大鼠空肠90 min的累积吸收量是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的1.3倍.结论 大鼠小肠上中段是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的最佳吸收部位;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与玳玳黄酮有效部位提取物比较,玳玳黄酮自微乳化微丸可显著改善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