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总结胃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1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其中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17例(54.8%)。术前胃低张水充盈CT检查、电子胃镜及消化道钡餐检查检出率分别为93.5%(29/31)、74.2%(23/31)和83.3%(20/24)。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31例中属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分别为6例(19.4%)、9例(29.0%)、7例(22.6%)和9例(29.0%)。术后28例患者获得随访,其1、3、5 a总生存率分别为92.6%(24/27)、68.8%(11/16)、42.9%(3/7)。术后6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高危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为16.7%(1/6),8例未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中高危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为37.5%(3/8)。结论胃间质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消化道出血多见;胃低张水充盈CT检查对发现病变及了解病变位置和范围有较大帮助;其治疗方法首选手术切除,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关键,术后规范应用伊马替尼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逐渐上升。晚期乳腺癌仍以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我们于2002年3月到2006年12月应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3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现就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已有所下降 ,但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仍无明显改善 ,并成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近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 。我院1991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6例 ,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6例 ,死亡 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38~ 6 9岁 ,平均 6 0岁 ;疾病种类 :壶腹癌 18例 ,胰头部癌 8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8例 ,胰头结核 1例 ,胰十二指肠复合伤 1例 ;病史 3d~ 3个月 ,平均 2 5d ;术前有黄疸2 7例 …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并评估诊断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感染的微流控芯片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07—2016年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病原菌与全国耐药监测网CHINET流行病学数据,结合文献报道的耐药菌分子流行病学信息选取靶病原体与耐药基因参数,共选取10项微生物鉴定参数(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与铜绿假单胞菌)与15项耐药基因参数(mecA,vanA,vanB,aacC1,aadA1,bla_(CTX-M-1),bla_(CTX-M-9),bla_(GES-1),bla_(OXA-23),bla_(OXA-24),bla_(OXA-58),bla_(OXA-66),bla_(KPC-2),bla_(IMP-4),bla_(VIM-2))纳入微流控芯片设计。以MALDI-TOF MS鉴定、PCR检测耐药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耐药表型、ESBLs筛选试验为参比方法,用建立的微流控芯片技术检测13株已知菌种的菌液进行初步验证性能,检测108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进行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结果 13株已知菌株标本的鉴定率与耐药基因的一致率均为100%。108例患者的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标本检测中,微流控芯片的鉴定结果与MALDI-TOF MS分析的一致率高达94.44%;微流控芯片的耐药基因分析与微量肉汤稀释法/ESBLs筛选试验的一致性评价显示,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苯唑西林、万古霉素与ESBLs的表型与基因型的一致率均大于90%。结论微流控芯片快速准确,在微生物鉴定及耐药性预判方面具有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感染诊断的重要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联合紫杉醇、卡铂(T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就诊的80例晚期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T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4[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LV)]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疗效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物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98例晚期CRC患者,按照随机数...  相似文献   
67.
目的: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MT)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筛选免疫介导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0例脱髓鞘疾病患者(脱髓鞘组),包括10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GBS亚组)与10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  相似文献   
68.
我科自 1996年 12月至 1998年 12月采用西艾克 (VDS)联合表阿霉素 (Epi APM)、丝裂霉素 (MMC)、卡铂 (CBP)方案(简称VDS +EM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 2例 ,并与同期 2 0例仅用EMP方案治疗的患者比较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均经胸部CT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 ,其中男性 43例 ,女性 9例 ,年龄 3 4~ 68岁 ,平均 5 2岁 ,KPS评分 40~ 85分 ;鳞癌 10例 ,腺癌 41例 ,细支气管肺泡癌 1例 ;Ⅲ期 42例 ,Ⅳ期10例 ;初次化疗 42例 ,复治 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VDS +EMP组 ( 3 2例 )和EM…  相似文献   
69.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蛋白,探索利用质谱检测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临床分离的具有不同耐药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17株及野生型肺炎克雷伯菌11株,使用恒温微流控芯片法和MALDI-TOF MS分别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检测及蛋白检测,以获得具有特定耐药基因的特征蛋白指纹图谱。结果分析菌株的基因型与蛋白指纹图谱,4 518m/z可能与blaKPC基因型有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8/12)和100.00%(5/5);6 152m/z可能与blaCTX-M-9基因型有关,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00%(7/10)和71.43%(5/7)。结论应用MALDI-TOF MS可以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初步探索,未来可以辅助临床微生物的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8%的患者有牛羊接触史。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10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多汗,皮疹、头痛、耳后疼痛、咽痛、颈肩痛、腰背痛、肌肉关节痛、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83%)及少数轻度升高(17%);多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75%),少数升高(17%)或下降(8%);少数血小板计数减少(17%);所有患者无贫血。多数患者(83%)伴有肝功能轻度异常,无黄疸。多数患者(92%)PCT轻度升高,所有患者(100%)C反应蛋白(CRP)呈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100%)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的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50%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多西环素+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多西环素+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所有患者经规范化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 结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非牧区患者易漏诊误诊,尤其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接触史,警惕本病的可能,尽早进行血培养或布鲁杆菌凝集试验检查,规范化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