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本文观察了26例正常脑脊液及19例56人次结脑患者脑脊液流变特性的改变情况,发现结脑患者脑脊液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提示(1)脑脊液粘度高低与性别无关(P>0.05);(2)在结脑患者中  相似文献   
42.
本人曾护理1例鼻咽癌患者达27年之久,合并气管切开5年仍存活的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预防感染患者住入单人房间,床边备有吸痰器及消毒的吸痰导管和纱布,并指定一位有经验的护士进行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每次吸痰时...  相似文献   
43.
坑道通风与微生物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为了解坑道通风条件下空气中微生物状况,保障进驻人员的健康。方法:应用沉降法监测坑 道内通道及房间的空气含菌量。结果:密闭坑道的通道及房间平均厌氧菌数分别为3288CFU·M^-3及3538CFU·m^-3,均高于对照,且差异非常显著;半密闭坑道的通道及房间空气细菌总数、真菌数、厌氧菌数与对照比较,前者P〈0.05,后者P〈0.01;通风坑道的房间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数均高于通道。结论:密闭坑道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坑道空气微生物污染的形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沉降法对坑道不同部位空气进行细菌总数、真菌数及厌氧菌检测,并鉴定真菌菌种。结果:密闭式坑道的通道及房间空气的厌氧菌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密闭式坑道的通道及房间空气的细菌总数、真菌数、厌氧菌数与对照组比较,也有差异或差异显著;通风式坑道的房间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数均高于通道。结论:坑道空气中微生物污染严重,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45.
46.
坑道内部环境质量的好坏对进驻人员的健康尤为重要。根据用途坑道分为指挥坑道、屯兵坑道、卫生坑道、地下医院等;按通风状况分为密闭式、半密闭式和通风式坑道。密闭式坑道为所有进出口全部关闭,长期用厚土覆盖。半密闭式坑道为只有1个进出口与外界相通,未形成空气对流。通风式坑道为至少有2个进出口长期敞开或间断性敞开,受温差及高程差的影响形成自然通风。以上坑道为和平时期部队战备及演练用,平时内部无人员活动。  相似文献   
47.
我们自 1992年 7月开始采用巩膜腔内或肌锥内混合骨移植术对眼内容摘除或眼球摘除术后患者进行治疗 ,以防治安装义眼所出现的眼睑畸形 ,术后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混合骨材料的制备及贮存 :(1)部分脱蛋白猪骨 :取成年健康杂种猪肋骨剖开洗净 ,置于 38℃ 30 %双氧水溶液中浸泡 2 4h ,室温下蒸馏水中反复漂洗 10min ;再置于 38℃30 %双氧水溶液中浸泡 2 4h ,室温下蒸馏水反复漂洗 1h ;室温下经氯仿∶甲醇 (3∶1)溶液及丙酮溶液中各浸泡 1h备用[1] 。 (2 )脱钙异体骨 :采用母体健康 6个月胎龄非正常死亡胎儿的四肢长骨 ,…  相似文献   
48.
对华北某部卫生坑道进行卫生质量调查,平均气温9.45℃,气湿33.9%,用离心法及沉降法同时检测空气细菌总数分别为3800cfu/m^3及3700cfu/m^3,真菌数为4100cfu/m^3及4400cfu/m^3,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非常显性差异(R<0.01),真菌以青霉,曲霉占优势,为56.6%,坑道内有2个水库储有饮用水,灌水时投入大量漂白粉,经20多年后检测,游离余氯分别为50mg/L及52mg/L,储水除有极强氯气味外,其他感官性状及化学指标均未超过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9.
地下空间空气中微生物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51个地下空间空气中微生物检测,了解地下空间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1992-2004年对华北地区51个地下空间,按通风状况分为密闭型(12个)、通风型(21个)、半密闭型(18个).用撞击法和沉降法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数、链球菌及厌氧菌.分离出的黄曲霉菌用ELISA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结果地下空间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GJB 3768-1999《屯兵坑道环境卫生学要求》,半密闭型地下空间房间和通道空气中细菌总数、真菌数的监测结果均高于相应对照(P<0.01).鉴定出的2 845株真菌中,青霉属及曲霉属为优势菌,分别占41.5%及19.1%.73株黄曲霉菌中黄曲霉毒素B1阳性者9株,占12.3%.通风型、密闭型地下空间通道和房间空气中厌氧菌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或P<0.05),链球菌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密闭型通道空气中厌氧菌分别是半密闭型及通风型通道的4.2倍及3.8倍.结论地下空间房间和通道空气中含有大量真菌和厌氧菌,对进驻人员健康有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50.
部队根据积极防御的战略需要。在战略要地构筑了大量坑道,坑道内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干部、战士的身体健康。坑道对保证部队战时作战、平时演练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坑道内环境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高战斗力。并对坑道内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指导意见。 1 坑道内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