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院1992年1月~1993年9月全院出院病例6394份中,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情况及有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提示下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例数的首位,发病与某些严重基础病有关,并对抗生素预防用药对感染常是无效的,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应用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rouchial artery intusion BAI)化疗治疗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验,探讨术前BAI化疗+手术切除治疗IIIA期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行支气管动脉造影,选择肿瘤的供应动脉造影诊断明确后,注入化疗药物,术后3周摄胸片复查肺部阴影变化情况,必要时作CT复查.1~3个疗程后手术治疗,同期未行术前BAI化疗而直接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根治率及长期生存时间.结果术前BAI化疗的总有效率(CR+PR)为66.8%,根治性切除率为90.3%,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治率为61.1% P<0.001).术前BAI化疗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7%;48.6%;39.4%,而对照组分别为65.5%;26.1%;16.7%.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前BAI化疗是治疗IIIA期NSCLC的一种有效辅助措施,能明显提高IIIA期NSCLC的手术根治率,并能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23.
<正> 吕××,男,46岁,农民,于1979年4月9日入院,住院号17712。患者从1978年11月份开始,大便呈棕褐色,每天一次,自觉进食后胃脘部有灼热感,无反酸嗳气,此后头昏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大便始终为棕褐色。近年来上述症状日益加重。既往无上腹痛、反酸及便血史。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70次,呼吸19次,血压110/60毫米汞柱,一般情况欠佳,贫血貌,神志清楚,巩膜不黄,两侧瞳孔等大,舌质淡,颈软,右上肺部呼吸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 助化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中30例经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可以手术。结论:大多数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在2~3个 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病情缓解便于手术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2组不同新辅助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80例Ⅱ、Ⅲ期乳腺癌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用CTF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碇),B组用TT方案(吡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3~4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在完成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CTF组总有效率为52.5%,TT组的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下降率,胃肠道反应相似;TT组脱发程度较重,伴有关节肌肉疼痛,神经毒性及面色潮红等毒性反应,但程度较轻,可以耐受。结论2组新辅助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治疗均有效,毒性反应均可耐受。TT组疗效及毒性反应均高于CTF组。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乳管内视镜在乳头溢液中的临床意义,用纤维乳管内视镜对17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观察溢液导管及其分枝的管腔和管壁结构,发现并确定病灶位置,记录病变导管形态特征,必要时用活检针取组织送病检,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6例患者中,其检查190孔,导管内乳头状瘤75例(42·6%),导管内乳头状瘤病31例(17·6%),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6·3%),慢性炎症46例(26·1%)及导管扩张症9例(5·1%%),4例未发现异常(2·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乳管内视镜可明确引起乳头溢液的病因,确定病变部位,从而提高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对钼靶X线发现钙化灶但不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病变进行诊断。方法 对26例钼靶X线片显示有恶性可能的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患者,术前在放射科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局麻下行乳腺活检。结果 26例采用此方法活检者均成功取出病变组织,并明确诊断。病理结果为乳腺纤维腺瘤4例,乳腺囊性增生10例,乳腺乳头状瘤3例,积乳囊肿1例,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结论 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活检,对X线片显示有恶性可能的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可增加活检的准确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自1987年10月~2004年12月对96例中心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8%(19/96),术后30d病死率为3.1%(3/96),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6%(76/91)、57.8%(37/64)和39.1%(18/46)。结论支气管、肺动脉成形术治疗中心型肺癌是可行的,不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而且为部分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切除病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测定乳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中期因子(MK)的含量,并讨论MK与乳腺癌的诊断和癌细胞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60例乳腺检查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所有入组人员血清中MK水平,并对实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乳腺癌组中血清MK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组的血清MK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MK的定量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诊断。因此,可以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