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共同注意(JA)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为早期识别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视频分析的方式,于2017年4—12月由两位专业人员对61例16~30月幼儿的共同注意行为进行评估,与同龄正常发育(NT,n=33)幼儿及发育迟缓(DD,n=32)幼儿进行对比,并根据有差异的行为指标进行诊断预测。结果 ASD幼儿自发性共同注意(IJA)行为出现的次数及响应性共同注意(RJA)得分均较DD组及NT组幼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与NT幼儿在各JA行为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联合所有JA指标从全部幼儿中识别ASD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1(P<0.01)。结论 ASD幼儿在各种共同注意行为方面与DD及NT幼儿均存在明显差异。共同注意在ASD幼儿的早期识别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图画知觉过程的视觉即时加工特点,为相关理论的完善和针对性矫治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眼动仪,分别记录19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对3幅风景图画知觉过程的眼动数据,分析关于注视和眼跳相应的7项眼动指标。结暴3幅图画的结果比较,首次注视时间、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眼跳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图2的首次注视时间最长,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最短;图3的首次注视时间最短,平均眼跳幅度和眼跳距离最长。RD组儿童的平均眼跳幅度(F=6.27,P=0.02)和眼跳距离(F=5.62,P=0.02)明显短于正常儿童。结论图画材料本身特点会显著影响儿童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汉语BD儿童的视空间即时加工能力存在眼跳幅度小和眼跳距离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况及病因研究进行总结,重点结合自己就儿童孤独症的康复经验,阐述了当前国际上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现状,以及今后的干预发展。以供同道在临床上借鉴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儿科临床实习中晨间提问教学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加强实习生三基训练及提高成绩及综合能力的方法。设计晨间教学,对实习生进行早晨查房前的提问。比较儿科毕业考成绩,并对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教学形式获学生认可,实习生还从中感受到科室的重视和尊重。此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实习医生理论水平及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并体现了人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Asperger综合征儿童进行心理理论研究。方法 采用心理理论测题(包括表情理解题、有情节的虚假信念题和无情节的虚假信念题)对Asperger综合征儿童和幼儿及正常儿童和幼儿进行测试。结果 在表情理解题目中,Asperger幼儿组通过率(59%)明显低于正常幼儿组(85%);在有情节和无情节的虚假信念测题中,Asperger幼儿组通过率(41%,9%)和儿童组的通过率(78%,61%)亦分别低于正常幼儿组(72%、40%)和儿童组(100%、9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sperger综合征患儿具有心理理论方面的障碍。  相似文献   
16.
17.
脑rCBF显像评价孤独症脑灌注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孤独症儿童局部脑灌注变化特点. 方法: 对72例临床诊断为孤独症的儿童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进行局部脑灌注显像, 观察孤独症儿童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情况. 结果: 在72例中,有79%患儿存在rCBF降低,其中74%病灶位于海马回、颞叶、顶枕叶、扣带回等边缘系统. 3~6岁患儿额叶rCBF降低发生率比小于3岁和大于6岁患者发生率高(P<0.05). 两侧rCBF降低发生率及病灶部位构成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孤独症患儿大多数存在海马回、颞叶等边缘系统的rCBF降低,3~6岁阶段可能存在暂时的大脑额叶rCBF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sperger综合征(AS)儿童的行为调节与智力的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AS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对33名确诊为AS(采用DSM-IV标准)的儿童进行韦氏智力评估,同时由家长完成BASICS行为调节量表中文版,对评估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S组在5个维度以及总量表的得分均较对照组儿童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1);AS组平均VIQ、PIQ、FIQ、VIQ-PIQ差值分别为106.45±18.33、95.88±15.98、101.76±16.21,16.82±13.04,VIQ和PIQ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在所有5个维度及总量表得分与VIQ、PIQ、FIQ以及VIQ-PIQ无显著相关(r为0.004~0.251,P均0.10)。【结论】AS儿童存在行为调节问题和智力发展不平衡,其行为调节问题与智力无明显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孤独症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孤独症普遍被认为属不治之症.自从1987年Lovaas报道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成功"治愈"9例孤独症儿童以后,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了许多的孤独症教育训练疗法或课程,  相似文献   
20.
早产极低体重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 0倍 ,通过加强对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管理 ,能及早地发现护理问题 ,并针对具体情况 ,采取有效的监护措施 ,从而降低极低体重儿死亡率。本文就 47例早产极低体重儿的临床护理管理体会 ,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在新生儿病区 1998年 1月~ 2 0 0 1年6月住院的早产极低体重儿 47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8例 ,胎龄 2 8~ 3 4周 ,体重750~ 150 0g ,平均胎龄 3 2 + 2 周 ,平均体重 12 50g ,痊愈 3 1例 ,死亡 16例。存活率 66%。2 护理管理2 1 出生前管理 对有早产可能的孕母及其家属 ,应早期逐步地给予精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