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目的探讨基于三线五面膜解剖的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男性膀胱癌的安全性、疗效与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4例男性膀胱癌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年龄54~83岁,平均(66.6±7.9)岁;多发肿瘤12例,单发肿瘤22例,其中位于三角区3例,左侧壁6例,右侧壁7例,底部4例,顶部2例;肿瘤直径1.5~7.5 cm,平均(3.6±1.6) cm;术前临床分期:cT2N0M020例,cT3N0M010例,cT4aN0M04例。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按照三线五面(三线即三条主线:输尿管、输精管和脐内侧韧带;五面即五个无血管平面:输尿管鞘平面、直肠前平面、脐动脉外侧平面、骨盆侧壁平面、耻骨后平面)的手术思路,运用膜解剖技术精准分离,先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再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最后行尿流改道。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根治性膀胱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时间为160~240 min,平均(185.6±20.3) min,术中出血量200~500 mL,无输血病例。术后病检结果:pT1N0M02例,pT2N0M018例,pT3N0M011例,pT4aN0M03例;低级别尿路上皮癌4例,高级别尿路上皮癌30例,其中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肉瘤样癌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8±0.6) d,术后出现1例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10~15 d,平均(12.5±2.6) d,术后疼痛评分1~5分,平均(3.1±1.1)分,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5±7.8)个月,暂无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按照三线五面手术思路,运用膜解剖技术实施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中解剖标志清晰、组织层次分明,并发症可控,手术安全性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腹膜包裹法治疗输尿管长段撕脱伤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共诊治5例输尿管镜取石术中并发输尿管长段撕脱伤患者,均采用输尿管置内支架管,5-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输尿管断端恢复输尿管连续性,后腹膜全程包裹输尿管,输尿管内支架3个月后拔除.结果 1例患者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并发伤侧肾轻度积水,随访1年肾积水无加重;4例患者拔除输尿管内支架管后伤侧肾积水较术前均减轻,随访肾积水无加重.无伤侧肾感染患者.结论 后腹膜包裹法可作为治疗输尿管长段撕脱伤的一种手术方式.由于病例数少,随访时间短,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明确该手术方式优势和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高草酸尿症并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特发性高草酸尿症并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讨论.结果:连续两次24 h尿草酸检测结果分别为89.90 mg和93.83 mg,提示为高草酸尿症,结合临床特点诊断为特发性高草酸尿症.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未见异常,肾小管酸化功能检测结果:可滴定酸(TA)为0 mmol/L,NH4 为12.93 mmol/L,净酸排泄量(NAE)为12.93 mmol/L,氯化铵负荷试验阳性,提示为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结论:特发性高草酸尿症与远端肾小管酸中毒均为尿路结石形成和复发的原因之一,对尿路结石患者应积极寻找结石成因,以期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肾手术肾造瘘管误入静脉系统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共收治的6例肾造瘘管误入静脉系统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 女2例;中位年龄41.0(38.5, 53.0)岁;有对侧上尿路手术史3例, 同侧上尿路手术史1例, 无上尿路手术史2例;孤立肾2例;铸形肾结石2例(合并轻度肾积水1例, 中度肾积水1例), 输尿管结石4例(合并轻度肾积水2例, 中度肾积水1例, 重度肾积水1例)。6例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 术中在筋膜扩张器扩张后, 拔出扩张器内芯时血液由工作鞘涌出, 立即留置肾造瘘管并夹闭, 结束手术。5例术后返回病房后行CT检查明确诊断, 1例术中经肾造瘘管注入造影剂肾静脉显影, 早期明确诊断。6例中行左侧手术5例, 右侧1例;肾造瘘管末端位于同侧肾静脉内3例(均为行左侧手术), 经同侧肾静脉至下腔静脉2例(均为左侧手术), 经同侧肾静脉、下腔静脉至对侧肾静脉1例(行右侧手术)。6例均无合并肾静脉或下腔静脉血栓。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严格卧床, 予抗感染治疗;保持造瘘管夹闭状态, 采用一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Ⅰ和Ap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筛选出无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者50名及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21名.通过PCR—RFLP技术检测VDR基因TaqⅠ及Ap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VDR基因ApaⅠ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aqⅠ各基因型频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患者组中TT型较为多见。且两组人群中基因型为TT者21h尿枸橼酸含量明显低于同组的其他基因型(P〈0.05)。结论1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与VDR—TaqⅠ单核降酸多态性间存在遗传相关性,而与VDR ApaⅠ单核苷酸多态性关系不明显。VDR基因TaqⅠ位点的TT型基因有望成为特发性低枸橼酸尿症的遗传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16.
<正>包皮环切术是泌尿男科门诊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笔者医院对40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使用高频电刀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0例患者,其中包皮过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的有效微创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3年3月诊治的28例恶性肿瘤所致输尿管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先采用膀胱镜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解除梗阻,如膀胱镜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失败或仍无法解除梗阻则改行经皮肾造瘘术解除梗阻。输尿管支架管每6个月更换,肾造瘘管每月更换。结果:14例患者成功采用膀胱镜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其中输尿管留置支架管双侧11例,单侧3例;11例患者因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失败改行单侧经皮肾造瘘术;3例患者膀胱镜下留置单侧输尿管支架管,术后尿液引流不良、无法解除输尿管梗阻,改行单侧经皮肾造瘘术。26例术前肾功能受损患者中20例术后四周肾功能恢复正常,6例患者术后肾功能稳定在氮质血症期(术后血肌酐191.2~330.0μmol/L,术后血尿素氮5.24~8.75mmol/L)、电解质正常,泌尿系超声提示术侧肾脏轻度积水或无积水。每3个月复查KUB未见输尿管支架管结石附着,肾造瘘管引流通畅。随访1~45个月,死亡9例,无因肾功能衰竭死亡患者。结论: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患者,膀胱镜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和经皮肾造瘘术两种微创外科技术可以有效解除输尿管梗阻。膀胱镜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术可作为首选方法,对梗阻段输尿管较长、肿瘤浸润输尿管壁、多部位梗阻患者,膀胱镜下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不能有效解除梗阻,需行经皮肾造瘘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采用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200例,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结果:200例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出血少、切缘整齐,术后包皮水肿轻微,切口均一期愈合,瘢痕少,阴茎外观满意。结论:电切法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肠梗阻患者103例,现将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3例,男70例,女33例;年龄4d~85岁,平均42岁。机械性肠梗阻88例(85.4%),麻痹性肠梗阻15例(14.5%);单纯性肠梗阻73例(70.8%),绞窄性肠梗阻30例(29.1%);高位肠梗阻50例(48.5%),低位梗阻53例(51.4%);完全性肠梗阻49例(47.5%),不完全性肠梗阻54例(52.4%)。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高草酸尿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建立特发性高草酸尿(IH)的大鼠模型.方法 将第1代72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置于大鼠代谢笼中,在适应饮食5 d后收集连续2 d的24 h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24 h尿草酸排泄量.将第1代大鼠中尿草酸排泄量最高的3只雄鼠与6只雌鼠进行交配,按同样的方法检测其子代(作为近交系)的24 h尿草酸排泄量,再选择尿草酸排泄量最高的3只雄鼠与6只雌鼠进行交配.依此类推,连续对每代大鼠进行检测、筛选和近交传代至第5代.结果 根据第1代大鼠的检测值确定大鼠24 h尿草酸排泄量的正常值范围(x ±2s):雄性为(4.82±2.94) mg;雌性为(5.21±3.26) mg.第5代近交系大鼠24 h尿草酸排泄量(x ±s):雄性为(12.54±2.46) mg (n=16);雌性为(13.51±2.63) mg (n=16).将24 h尿草酸排泄量高于正常值范围且在2.5倍以内的大鼠定义为IH大鼠,则在第5代近交系大鼠中,雌、雄性IH大鼠的出现率均超过90%.结论 该实验建立的IH大鼠模型可稳定传代,可用于IH的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