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6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5篇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孕妇25岁,孕1产0,孕33周.产前常规超声;胎头位于耻骨联合上方,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整齐,双顶径86.43 mm,腹径86.23 mm,股骨长65.31 mm,羊水指数36/46/49/38 mm,胎心搏动存在;CDFI示脐动脉阻力指数0.54,S/D 2.18,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0.61,胎盘位于子宫右侧壁,Ⅱ级,厚约32.12 mm;胎儿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内,反复扫查胎儿右侧胸腔,未探及明显肺组织回声(图1);左侧胸腔内肺组织回声均匀.超声提示;宫内妊娠,左枕前,单活胎,胎儿右肺缺如.引产后证实胎儿右肺缺如.  相似文献   
312.
1996~2006年沈阳市出生缺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君  邵杰  杨柳  李杰  王珂琦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65-3966
目的:了解沈阳市出生缺陷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为各级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6年沈阳市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沈阳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3.35/万;总唇裂占出生缺陷的首位;出生缺陷的诊断方法以临床诊断为主,其次为超声诊断。结论:加强一级预防是避免出生缺陷发生的关键;加强孕期筛查及产前筛查质量可以降低出生缺陷率。  相似文献   
313.
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确定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龙血竭中黄酮类成分提取的优选工艺为加药材8倍量的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1 h;碱溶精制用提取物30倍量的0.35%NaOH溶液。结论:采用优选工艺,龙血竭中总黄酮提取效率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314.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发生椎体二次骨折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术后二次骨折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行PVP或PKP术的患者130例,其中男33例,女97例,年龄70.20±8.46岁(55~92岁),随访时间14.75±2.17个月(12~22个月)。根据术后有无椎体二次骨折分为二次骨折组(n=26)和无二次骨折组(n=104),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既往骨折史、手术椎体数、PVP/PKP、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差、术前术后局部后凸(segmental kyphosis,SK)差、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和有无骨水泥渗漏等因素。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结果建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PKP术后二次骨折风险的预测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决策曲线及校正曲线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dds ratio(OR)=44.33,95% confidence interval(CI)=2.98~659.51,P=0.0059]、低BMD(OR=10.70,95%CI=2.50~45.75,P=0.0014)、既往骨折史(OR=14.76,95%=2.40~90.57,P=0.0036)和多手术节段(OR=6.36,95%CI=1.51~26.72,P=0.0115)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PKP术后椎体二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PVP/PKP术后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了基于上述预测模型的列线图,经ROC、决策曲线及校正曲线验证发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高龄、低骨密度、多手术节段、既往骨折史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PVP/PKP术后二次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PVP/PKP术后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为术后评估二次骨折的风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