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在内窥镜下放置胃造瘘管,建立肠内营养的一种内镜下治疗技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肠内营养和胃肠减压。近年来国内的成人医院中已开展了此项操作,但儿科领域涉足较少。现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功实施PEG的1例患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5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以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患儿的病因、出血程度、病理改变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10 5例患儿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及行相应实验室检查 ,并进行胃镜和 (或 )胃肠钡餐检查 ,胃镜检查同时送病理及Hp检测。结果 临床出现血容量不足或失血性休克表现 4 8例 ,占 4 5 .71% ;出血导致中重度贫血 5 4例 ,占 5 1.4 3% ;出血病因有消化性溃疡 4 7例 ,胃十二指肠炎 39例 ,占总数 81.9%。溃疡组病理改变炎症严重程度 (P <0 .0 0 1)及Hp感染率 (P <0 .0 5 )均较炎症组高。结论 儿童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大 ,导致血容量不足和中重度贫血的发生率高 ,病因以消化性溃疡和胃十二指肠炎症为最多见。其病理改变以胃窦部炎症为主。Hp感染率以消化性溃疡较高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邵彩虹  张冰峰  朱启镕  陈莲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10):656-657,679
目的为探讨婴幼儿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不同类型胃炎之间的关系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方法评估5年内采用胃镜和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特征,及H.pylori检测的结果。结果152例婴幼儿慢性胃炎中H.pylori感染率为15.8%。各种不同类型的慢性胃炎中,以胃镜下结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组的H.pylori感染率为高,分别为33.3%和28.6%。中-重度粘膜炎症的病例H.pylori阳性组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H.pylori的菌量与胃粘膜的病理变化、炎症程度密切相关;H.pylori阳性组的家庭成员中13C?UBT检测阳性率为54%。结论H.pylori感染起始于婴幼儿,并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有一定关系,与胃镜下结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最为密切;胃粘膜病理炎症程度与H.pylori的菌量密切相关;家庭成员中H.pylori感染可能是婴幼儿感染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核糖霉素,按30mg/(kg·d),im,bid,疗程3-12d,治疗各种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mo-12yr,平均2.5±SD 2.1yr。总有效率89%,并观察其耳、肾毒性。  相似文献   
15.
福松治疗儿童便秘的多中心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儿童便秘的药物治疗至今尚未形成方案,该研究拟通过观察福松(聚乙二醇4000)治疗8岁以上儿童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科临床医师提供儿童便秘治疗的药物选择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乳果糖)对照方法研究,在国内7家医院按入选标准纳入患儿216例,福松组105例(男43,女62,年龄11.29±2.80岁),乳果糖组111例(男47,女64,年龄11.20±2.75岁)。设福松组(口服福松)及乳果糖组(口服乳果糖)分别按20 g/d及15 mL/d口服,疗程2周。观察主要疗效指标(每周排便次数、每周主要大便性状、大便性状正常率)、次要疗效指标(临床完全缓解率、腹痛情况)及安全性评价(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结果:①福松组及乳果糖组服药第1、2周后每周排便次数分别增加4次、5次(中位数)和3次、4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治疗后大便性状均有明显改善,1周后大便性状评分分别为3.41±1.11及3.64±1.33;2周后为4.26±0.89及3.6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第1周70%及40%,第2周为72%及41%;在123例治疗前伴有腹痛患儿中,治疗14 d时福松组75%腹痛消失,乳果糖组为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及体格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结论:福松治疗8岁以上儿童便秘安全有效。[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5):429-432]  相似文献   
16.
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布拉酵母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象为儿科门诊年龄在1个月~8岁之间、病程在48 h内、镜下大便白细胞<10个/HP、未使用任何抗腹泻治疗方法的急性腹泻患儿共137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布拉酵母菌或双八面体蒙托石口服,治疗5 d后判断疗效.结果 共有134例完成本试验,治疗后48 h大便好转率双八面体蒙托石组为69.35%,布拉酵母菌组为84.00%;治疗后72 h愈合率双八面体蒙托石组为53.22%,布拉酵母菌组为60.00%;患儿平均止泻时间双八面体蒙托石组约3.58 d,布拉酵母菌组为3.12 d;病程在7 d以内的患儿比率均超过85%;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腹泻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结论 布拉酵母菌治疗急性腹泻的疗效等同于双八面体蒙托石,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布拉酵母菌作为治疗腹泻病的新型药物,可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小儿门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小儿门急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该院内科门急诊患者在2001年1~2月和2~3月间进行了两阶段为期16 d的调查。结果:内科初复诊第一诊断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第一阶段占68.9%,第二阶段为78.5%(下同)。其中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病数最高(分别占呼吸系统疾病的37.5%和47.2%)。其次为急性支气管炎(分别占30.5%和31.5%)、肺炎(分别占22.2%和12.1%)。从年龄分析,新生儿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患病数最高。其余各年龄段则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患病数最高。结论:在调查阶段小儿好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依次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其中新生儿好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其余各年龄段则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为主。  相似文献   
18.
19.
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组非特异性慢性胃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未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我国的人疱疹病毒 6型(Human herpesvirus-6, HHV-6)与疾病的关系。应用淋巴细胞分离培养技术,对 4例临床确诊为婴儿玫瑰疹(Exanthem Subitum, ES)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作病毒分离,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鉴定。结果:3例出现细胞病变(CPE),表现为细胞肿大,呈气球状。新分离毒株置-40℃冻存6个月后,对脐血淋巴细胞(CBM)仍能产生明显CPE。用抗HHV-6单抗或恢复期病人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产生明显的荧光。结论:结果证实新分离的病毒为HHV-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