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赵致广  邵国兴 《医学争鸣》2005,26(12):1116-1118
目的: 探讨肾癌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表达与肾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研究肾癌组织中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表达;病理切片CD34染色,检测肾癌细胞对微血管的侵袭;检测肾癌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 elastase ,PMNE)启动子基因重复序列突变,应用pGL-3 Basic载体分别构建突变型及野生型PMNE荧光素酶真核表达载体(pGL/PMNE), 分别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探讨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启动子重复序列突变的意义.结果: 59例肾癌组织中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表达明显高于22例正常肾组织(P<0.01);肾癌组织中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表达与肿瘤Fuhrmans分期密切相关(P<0.01);肾癌组织中癌细胞对微血管的侵袭与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表达关系密切(P<0.01);59例肾癌组织中发现1例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启动子重复序列突变:-879/-716TCCA,荧光素酶活性试验显示该突变对其下游基因表达有明显增强作用.结论: 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病理学表现关系密切,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启动子重复序列-879/-716TCCA突变可能与肾癌PMNE的表达及侵袭能力有关.多型核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在肾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肾移植中PRA的动态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移植受者高敏状态是指受者HLA抗原体液致敏,导致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根本原因。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给受者精神、经济及社会均带来严重影响,为了筛选出高敏受者,避免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或减少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人/肾存活率,我们对肾移植受者由术前到术后进行了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动态监测,并按照美国国立器官分配中心(UNOS)制定的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取得了满意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选择我科1998年8月~2001年10月共226例肾移植受者,男156例,女70例,年龄14~68岁。首次移植213例,2次及2次以上移植13例。术后常规使用强的松(Pred)、环孢素 A(CsA)和霉酚酸酯(MMF)三联或CsA+Pred二联治疗。  相似文献   
23.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了NM23/NDPK在正常膀胱,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NM23在正常膀胱中表达阴性,而癌和癌旁组织中的阳率表达率分别为83.3%和87.5%。鳞癌,腺癌的NM23表达与诸临床病理因素无关;而移行细胞癌NM23表达强度与肿瘤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正相关。  相似文献   
24.
前列腺癌基因p16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从翻译水平研究p16基因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SABC染色法技术、兔抗人pl6多克隆抗体(C-20)和组织抗原修复技术(SanyoEM-715FW微波炉的“慢速烹调、高火力档”15’)对41例前列腺癌标本进行检测p16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在41例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8.8%)较高.提示p16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SABC法免疫组化的结果表明,P16蛋白均表达在前列腺癌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大部分呈弥漫均匀分布,部分呈区域性表达.②p16基因蛋白低表达是病理分级高(恶性程度高)、具有侵袭性前列腺癌的重要特征,是其晚期事件.pl6基因蛋白表达率在病理Ⅰ,Ⅱ,Ⅲ级分别为80%,474%,25%,差异显著(P<0.05);在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的A+B期为65.4%,侵袭包膜外及扩散、转移的C+D期为20%,差异显著(P<O.05);在死亡组为卫2.5%,存活组为61.5%,差异显著(P<O.05),预示检测P16蛋白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结论:p16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参与前列腺癌的自然病程;p16蛋白的检测是判定前列腺癌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细胞色素氧化酶10(COX10)基因在非梗阻性人无精子症及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包含有人COX10及RBM、EIF1AY等基因的微矩阵芯片对人正常睾丸及无精子症睾丸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谱进行了研究:通过RT-PCR方法获得两种组织mRNA,再分别用Cy5-dUTP及Cy3-dUTP标记制备cDNA探针。两种探针混合后与包含有人4096条cDNA序列的cDNA微矩阵芯片杂交,经扫描、计算机处理分析比较杂交结果;随后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COX10mRNA在10例正常生育及39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获得128个可能与无精子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6个基因表达上调,72个基因表达下调,其中COX10下调明显。与cDNA微矩阵杂交结果相同,原位杂交证实COX10mRNA在正常睾丸组织生精细胞中表达强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睾丸组织。结论:COX10可能在无精子症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cDNA微矩阵技术可以应用于筛选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相关基因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CD4 4v6和C myc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5 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CD4 4v6和C myc的表达情况、并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随访结果相比较。 结果  2 8例CD4 4 v6表达阳性 ,阳性率 5 6 % ,且膀胱癌分化越好 ,CD4 4v6表达率越高 ,临床预后亦较好 ,这与其它肿瘤具有很大区别。 36例C myc表达阳性 ,阳性率 72 % ,膀胱癌分化越差 ,表达率越高 ,临床预后也较差。结论 CD4 4v6和C myc表达可以作为监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7.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前列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bFGF的表达,并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的bFGF表达高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P<0.05);bFGF表达升高的程度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无明显关系。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bFGF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提示bF-GF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8.
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DU-145凋亡有关的基因克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克隆维甲酸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DU-145凋亡的未知相关基因。方法 以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acid)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细胞凋亡,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PCR技术的改良消减杂交方法克前列腺癌凋亡相关基因。结果 成功克隆出一条与凋亡可能有密切关系的未夭基因。结果 成功克隆出一条与凋亡可能有密切关系的未知基因pcar,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为AF174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输尿管癌36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2a来收治的3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B超检查、CT扫描、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及逆行尿路造影。30例行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其余6例行其他手术方式,术后均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获随访33例。结果 尿脱落细胞阳性率为52.4%,B超检查及CT扫描阳性率分别为71.0%和93.1%,36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为移行细胞癌,13例术后再发膀胱癌。结论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简便低廉、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方法,CT扫描是重要的定位诊断方法,各种检查方法有相互补充的作用、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患的邓原形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DNA的倍体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克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系DU 145细胞产生凋亡的相关基因。探讨前列腺癌细胞产生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前列腺癌DU 145细胞凋亡 ,建立细胞凋亡模型 ,采用基于PCR的改良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结果 :在前列腺癌DU 145细胞凋亡过程中 ,克隆出包括HSP90基因在内的多个基因序列。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前列腺癌细胞DU 145凋亡有多基因参与其中 ,其中HSP90基因可能与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