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08篇 |
免费 | 382篇 |
国内免费 | 36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88篇 |
妇产科学 | 70篇 |
基础医学 | 414篇 |
口腔科学 | 308篇 |
临床医学 | 1251篇 |
内科学 | 657篇 |
皮肤病学 | 58篇 |
神经病学 | 229篇 |
特种医学 | 3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4篇 |
外科学 | 969篇 |
综合类 | 2708篇 |
预防医学 | 1028篇 |
眼科学 | 65篇 |
药学 | 863篇 |
23篇 | |
中国医学 | 827篇 |
肿瘤学 | 2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1篇 |
2023年 | 178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251篇 |
2019年 | 150篇 |
2018年 | 156篇 |
2017年 | 110篇 |
2016年 | 164篇 |
2015年 | 166篇 |
2014年 | 403篇 |
2013年 | 327篇 |
2012年 | 353篇 |
2011年 | 395篇 |
2010年 | 398篇 |
2009年 | 406篇 |
2008年 | 405篇 |
2007年 | 437篇 |
2006年 | 424篇 |
2005年 | 383篇 |
2004年 | 382篇 |
2003年 | 401篇 |
2002年 | 329篇 |
2001年 | 296篇 |
2000年 | 338篇 |
1999年 | 383篇 |
1998年 | 309篇 |
1997年 | 278篇 |
1996年 | 297篇 |
1995年 | 225篇 |
1994年 | 247篇 |
1993年 | 180篇 |
1992年 | 151篇 |
1991年 | 139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112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65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29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4篇 |
1977年 | 5篇 |
1965年 | 8篇 |
195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早期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情进展迅速,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联合化疗,预后恶劣。本文就我院1986~1996年1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0例儿童NHL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5~12岁,平...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的流行特征和规律以及HFRS疫苗的预防接种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FRS疫苗接种效果观察、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采用IFAT方法。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1991 ̄1997年全市累计报告HFRS病例3279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7.71/10万,男、女比例为1.79:1(21051/11741),病例中农民占87 相似文献
56.
王兴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3):229-234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治疗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0~2013年13年间,应用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60例。男42例,女18例;治疗时年龄:最小6岁,最大52岁,平均34岁。股骨20例,胫骨40例,合并足下垂30例。骨缺损长度7~9 cm 16例,9~12 cm 18例,12 cm以上26例,最长缺损25 cm。治疗时仍有感染的42例,股骨15例,胫骨27例;感染静止18例。治疗过程:彻底切除感染病灶,从切除骨端清除髓腔内炎症肉芽组织,骨髓腔内及残存髓腔内放置川嶌式持续洗净管,生理盐水加敏感抗生素洗净,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一期尽可能加压短缩使两断端接合;如缺损范围过长或软组织臃肿,一期不能完成加压短缩对接,术后缓慢加压短缩,直到两断端对接。骨干骺端皮质骨截骨,截骨后2周开始延长,每日延长0.5~1 mm,分4~6次进行,直到两下肢等长。对接点部分骨缺损,股骨12例,胫骨26例,经再次补充植骨16例,碎骨术8例,骨断端愈合及延长段骨皮质化完成后,拆除外固定。[结果]炎症全部治愈。股骨20例全部对接点愈合,两下肢等长;13例膝关节僵硬,7例能部分屈伸,1例合并髋内翻。胫骨40例,38例两下肢等长,2例下肢短缩1 cm,自感满意。足下垂30例同时矫正27例,2例部分矫正,1例出院时尚未矫正。[结论]Ilizarov技术一期短缩延长术是治疗大段感染性骨缺损肯定有效的方法,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57.
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在大鼠实验性脑震荡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雄性二级大鼠复制脑震荡动物模型。于伤后1,3,7,14及30d取脑组织,经免疫组化等技术研究5-羟色胺在脑震荡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结果 100g组见典型脑震肠的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为脑血管收缩与扩张,脑组织淤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减少甚至消失,5-羟色胺于伤后1d表达增强,3d达高峰,7d后开始减少,而于14d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阳性染色见于大脑,海马,丘脑及小脑神经元胞浆内。结论 脑震荡以血液循环障碍和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理改变;5-羟色胺参与脑震荡发生时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可能是脑震荡时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59.
60.
1885年,VonMonakow率先提出神经机能联系不能这个术语,以后人们从脑血流、脑代谢、电生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人们对其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文章从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定义、分类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