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7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9年8月本院42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4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横断伤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左右肝管损伤1例,行左右肝管合并+与肝总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副右肝管损伤2例,1例直接结扎肝管,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经胆总管T管内放小管支撑引流术.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警惕术中胆管副损伤,仔细操作,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方能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2.
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接受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的11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是否合并心肌桥分为肌桥组(n=26)和非肌桥组(n=92),比较两组乙酰胆碱试验、运动心电图、核素灌注心肌显像负荷试验的结果及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结果 肌桥组乙酰胆碱试验阳性21例(81%),非肌桥组乙酰胆碱试验阳性52例(57%,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者两组分别为19例(73%)和7例(8%,P<0.001),核素灌注心肌显像负荷试验显示缺血性改变者两组分别为20例(77%)和9例(10%,P<0.001),反相再分布分别为23例(88%)和68例(74%,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作特点亦显著不同,肌桥合并痉挛患者的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132.1±6.5)ng/L比(108.5±8.2)ng/L,P<0.01],而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84.7±17.5)ng/L比(99.8±18.2)ng/L,P<0.05].结论 心肌桥患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该类患者多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心脏负荷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与冠状动脉痉挛(CAS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CAS组(n=31):临床上具有胸痛表现,冠状动脉造影无显著狭窄并经过乙酰胆碱试验确诊的患者;SAP组(n=35):稳定的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n=24),为健康体检者。3组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ox-LDL含量,按照痉挛与非痉挛、弥漫性痉挛和节段性痉挛以及SAP患者冠脉病变范围进行分组比较其ox-LDL水平。结果SAP组血浆ox-LDL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CAS组(P<0.01),CAS组血浆ox-LDL含量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节段性痉挛患者血浆ox-LDL水平较弥漫性痉挛患者高(P相似文献   
74.
随着社会经济的改革、市场经济已成为秘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而医疗护理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正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护理伦理观也日益;引起广大医护工作的关注。笔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护理伦理道德问题提出讨论.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下心肌细胞凋亡对兔左室重构中的作用.[HTH方法采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dUTP-生物素平移末端标记技术,观察持续压力超负荷引起兔心力衰竭的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结果对照组罕见凋亡细胞,腹主动脉狭窄术后第1天凋亡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主要分布在心内膜下和乳头肌;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7天之间存在一个峰值,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心内膜下、乳头肌和心肌中层;术后第14天凋亡数下降,但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出现后凋亡细胞数再次明显增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慢性压力超负荷持续存在时,凋亡细胞可能参与了左室重构的调节.  相似文献   
76.
77.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是2l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其早期表现包括内皮功能障碍、动脉僵硬度增加、血管内中膜增厚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等。虽然侵入性的血管介入手术成为诊治多种血管疾病的快速和准确的方法,但限于其有创性、滞后性、不适合随访。因此,无创检测技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这对“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79.
在直肠癌手术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是关键步骤之一,无论是高位结扎还是低位结扎各有优势与不足,目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仍需要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就现阶段而言,依据个体及术中情况决定IMA结扎方式更为可靠。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直肠癌根治术中IMA的不同处理方式及争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