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目的 探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LY294002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β-连环蛋白(catenin)的影响。方法 采用两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缺血再灌注+抑制剂LY294002后处理组(LY组)、脑缺血再灌注+IGF-1后处理组(IGF-1组)。应用HE染色检测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形态变化,穿梭箱测试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PI3K和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S组,I/R组脑组织损伤严重,组织学变化明显,PI3K和β-catenin表达明显增高(P<0.05);LY组PI3K和β-catenin的表达较I/R组表达明显减少(P<0.05)。IGF-1组组织学变化减轻,PI3K和β-catenin的表达量明显较I/R组和LY组增加(P<0.05)。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GF-1促进缺血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可以激活缺血性脑损伤中的PI3K/β-cate... 相似文献
33.
背景:干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互相作用需要Wnt信号途径的参与.在气管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不同的分子信号级联控制干细胞的迁移、增生与分化,Wnt信号途径是否参与其中?目的:检测并验证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气管干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4-05/2006-07在沈阳医学院完成.材料:2周龄Wistar 大鼠,雌雄不拘,作为离体气管来源.方法:实验组以含氟尿嘧啶的Hams F12培养液作用离体大鼠气管,作用12h后换成单纯Hams F12液,对照组只用HamsF12液培养.主要观察指标:去除氟尿嘧啶后于0,6,12,24,48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及蛋白印迹法检测气管上皮中Wnt-1和β-Catenin的表达.结果:氟尿嘧啶作用12 h后,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绝大部分脱落,暴露出基底膜,仅剩余少数较分散的间隔分布的近于裸核的细胞,呈钉状位于基底膜上.氟尿嘧啶去除6 h后,气管基底膜上可见少量扁平样细胞.24 h后基底膜上细胞数目增加,并逐渐分化旱立方状,连接成片.48 h后气管上皮中出现假复层柱状上皮,并可见纤毛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定量结果显示:正常及损伤后0 h气管上皮极少量表达Wnt-1及β-Catenin,损伤后6 hWnt-1及β-Catenin表达最强,其后随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减少.结论:Wnt-1时间依赖性表达与气管上皮损伤修复进程相吻合,胞浆中游离状态的13.Catenin表达可能产生了促进气管干细胞的增殖并抑制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检测音猬蛋白(Shh)在血管性痴呆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其的影响.探讨bFGF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Shh的表达及bFGF的作用.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缺血海马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第7天达高峰.Shh反应产物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较假手术组增多,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第14天开始减少.注射bFGF后BrdU、Shh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结论:bFGF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缺血脑组织Shh的表达,提示bFGF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可能由Shh信号介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TNP-470对内皮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其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相互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10在沈阳医学院完成。采用本室改进的Jaffe法进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细胞生长达亚融合状态后,换成无血清培养液使其停止生长。实验分组:依据施加的实验因素不同,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DMEM无血清)、TNP-470组(10-4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5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TNP-470组。实验评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分析测定各组内皮细胞吸光度,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内皮细胞周期各时相相对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内皮细胞中核因子Kappa B p65和ki-67蛋白的表达阳性率。结果: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活性:TNP-470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增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显著刺激内皮细胞增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0.119±0.002,0.168±0.004,0.138±0.003,P<0.05)。②内皮细胞周期各时相相对细胞数:TNP-470阻滞内皮细胞进入增殖期,使G0/G1期内皮细胞比例上升,S期 G2/M期比例下降;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具有很强的促内皮细胞分裂增殖活性,使G0/G1期内皮细胞比例减少,S期 G2/M期比例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NF-κB p65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对照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NF-κB p65蛋白呈棕褐色染色、ki-67极少表达;TNP-470可显著降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核内NF-κB p65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比较,差异显著[NF-κB p65蛋白:(16.200±1.344)%,(68.400±1.204)%;Ki-67蛋白:(1.500±0.813),(65.700±1.113)%,P<0.05]。结论:TNP-470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分裂与增殖;TNP-470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增生与其影响内皮细胞中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皮瓣移植前后表皮生长因子( EGF)受体分布特点及外源性 EGF对受体分布的影响. 方法选择健康 Wistar大鼠背部两侧随意皮瓣( 2.5 cm× 1.5 cm)模型,于原位缝合后即刻在皮下注入 EGF, 应用 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免疫组化阳性着色主要存在于皮肤的表皮、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中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毛囊汗腺的上皮细胞. EGF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皮瓣移植术后 1~ 9 d 逐渐增加,第 9天达高峰( 95± 6)个,第 13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38± 4)个.加入外源性 EGF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EGF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在术后 1~ 6 d都有明显增加,术后第 6天达高峰( 128± 5)个,高峰期比对照组提前 3 d. 结论大鼠皮瓣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存在于表皮、皮下组织和深筋膜中的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毛囊汗腺的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对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CHOP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12 h,采用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CHOP的表达.结果:Sham组海马及皮质偶见凋亡细胞,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少见CHO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I/R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CHOP阳性表达高于假手术组.bFGF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减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CHOP表达较I/R组减少.结论:bFGF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抑制脑缺血诱导的CHOP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CGRP和NGF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Erk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信使RNA(ErkmRNA)的表达,探讨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CGR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颈动脉负压分流法制作大鼠脑缺 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杂交及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海马及皮质内Erk的表达。 结果 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 及皮质内ErkmRNA较正常组增多(P<0.05),而注射CGRP或NGF后ErkmRNA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 0.01),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P<0.05)。 结论 CGRP及NGF可能参与缺血神经元ErkmRNA的调节,两 者对缺血神经元有协同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NF-κB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bFGF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24h,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NF-κB的表达。结果sham组海马及皮质偶见凋亡细胞,NF-κBp65在细胞核内无表达,在胞浆内极少表达;I/R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NF-κBp65在细胞内有所表达,皮质及海马NF-κBp65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bFGF组大脑皮质及海马NF-κBp65的表达较I/R组明显增多。结论bFGF显著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上调脑缺血诱导的NF-κB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