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方剂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上肢水肿的疗效.方法 检索CNKI、VIP、CBM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6年1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检索策略为中药方剂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1篇RCTs显示,中药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中药组较物理治疗组OR=4.40,95%CI=(2.82,6.85),P<0.00001〕〔中药组较利尿剂治疗组OR=5.67,95%CI=(3.27,9.82),P<0.00001〕,中药治疗能明显增加水肿患者肢体周径差〔SMD=-2.37,95%CI=(-2.85,-1.89),P<0.00001〕,中药治疗降低水肿患者的上臂周径显著〔SMD=-1.98,95%CI=(-2.34,-1.64),P<0.00001〕.结论 中药可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上臂周径差,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2.
33.
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需要接受眼科手术的老年人越来越多。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特点,蘑要的生命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性病变,消化、吸收、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与此同时还常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斟此对手术的耐受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无疑对医护人员是一种压力和挑战。我院在2008年对317例7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不同的眼科手术。就如何提高高龄病人的同术期安全、如何做好相应的护理进行了有益探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危重症患儿营养支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婕  钟燕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20(12):1075-1078
危重症患儿多处于严重应激状态,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修复力下降,从而加重患儿病情。对患儿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疾病的预后,所以对危重症患儿进行营养支持是必要的。该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危重症患儿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情况及其临床应用现状,同时主要介绍了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并阐述了早期肠内营养、免疫肠内营养及补充肠外营养等新型营养支持方法,以期更好地为危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透明质酸广泛存在于人体中,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具有独特的流体力学性质、良好的黏弹性和应变性.目前透明质酸被广泛用于生物材料、药物靶向制剂、美容以及腹部手术后预防黏连等.随着透明质酸应用范围的扩展及新型医用材料的不断涌现,近年来对透明质酸的研究日益增加.本文对透明质酸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透明质酸产品...  相似文献   
37.
淋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对生活质量及生殖能力危害最大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峻,严重影响对淋病的有效治疗及传播的控制。应对日益严重的淋球菌耐药问题,除了研究病原菌的遗传特征及基因变异之外,如何加强药物的科学应用,提高治疗效能,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控制其传播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在治疗淋病药物使用的策略方面,如何既能提高治疗效能加强疗效,又可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与传播进行了有益的研究,通过监测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适度增大用药剂量、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等综合措施有效预防及控制淋球菌耐药菌株的形成与传播。  相似文献   
38.
目的:系统评价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5个数据库,纳入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8篇,2个试验被排除;最后共6个试验包括67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胺碘酮优于利多卡因(P〈0.001);②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利多卡因低于胺碘酮(P〈0.05)。结论:本系统评价显示在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方面,胺碘酮优于利多卡因;在降低患者病死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胺碘酮高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39.
(1. [摘要]目的探讨散瘀消肿膏的定性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3种方法联合鉴定样品中的黄芩、大黄、黄柏和冰片。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清晰,高效液相色谱图区别明显。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散瘀消肿膏中主要成分的鉴别。  相似文献   
40.
邓婕  单可人  官志忠 《临床荟萃》2009,24(18):1644-164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以学习记忆和认知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有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brillary tangles,NFTs)。自1985年Masters等发现β淀粉样肽(pamyloid peptide,Aβ)是细胞外SP的主要结构物质以来,人们对Aβ做了大量研究。Aβ的出现早于NFTs、轴索缺乏营养等病理变化及临床症状,它在各个特征病理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Aβ的沉积是AD病理改变的始发因素和中心环节,是多种因素导致AD发生发展的共同通路。因而,抑制Aβ的生成,促进Aβ的清除,降低其毒性和对神经元损伤后的修复等方面成为AD药物研究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